天线装置及通信终端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142071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02 2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不受发射元件或壳体的形状、接近元器件的配置状况等的影响而使高频信号的频率特性稳定的稳频电路、稳频器件、天线装置、及通信终端设备、以及插入损耗较小的阻抗变换元件。天线装置包括第一及第二放射元件(11、21)、与该发射元件(11、21)分别连接的供电电路(30)、以及设置在供电电路(30)与第一发射元件(11)之间的稳频电路(35)。稳频电路(35)包括与供电电路(30)相连接的一次侧串联电路(36)、以及通过电场或磁场与该一次侧串联电路(36)耦合的二次侧串联电路(37)。第一及第二电感元件(L1、L2)串联连接,第三及第四电感元件(L3、L4)串联连接。第一和第三电感元件(L1、L3)相互耦合,第二和第四电感元件(L2、L4)相互耦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天线装置及通信终端设备本申请是专利技术名称为“稳频电路、稳频器件、天线装置、及通信终端设备”、国际申请日为2011年I月19日、申请号为201180003206.4(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1/050816)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装置及通信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作为装载于移动通信终端的天线装置,像专利文献1、2、3所记载的那样,提出了利用配置在终端壳体内部的金属体(印刷布线基板的接地板等)作为发射元件的壳体偶极天线。在这种壳体偶极天线中,通过对折叠式或滑动式的便携式通信终端中的两块壳体接地板(主体部壳体的接地板和盖体部壳体的接地板)进行差动供电,能得到与偶极天线相同的性能。此外,由于利用设置于壳体的接地板作为发射元件,因此,无需另外设置专用的发射元件,能实现便携式通信终端的小型化。然而,在上述壳体偶极天线中,接地板的阻抗会根据用作为发射元件的接地板的形状、壳体的形状、甚至接近的金属体(接近配置的电子元器件、铰链零部件等)的配置状况等而变化。因此,为了要尽可能地减少高频信号的能量损耗,需要对每一机种设计阻抗匹配电路。此外,在折叠式或滑动式的便携式通信终端中,接地板、阻抗匹配电路的阻抗会根据主体部壳体和盖体部壳体的位置关系(例如,在折叠式中,关闭盖体部的状态和打开盖体部的状态)而变化。因此,为了控制阻抗,也有时需要控制电路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4-17291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5-6096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8-118359号公报【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不受发射元件或壳体的形状、接近元器件的配置状况等的影响而使高频信号的频率稳定的稳频电路、稳频器件、天线装置、及通信终端设备。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入损耗较小的阻抗变换元件。本专利技术的天线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天线元件和与该天线元件相连接的阻抗变换电路,所述阻抗变换电路包括由第I电感元件和第2电感元件通过互感值M耦合而成的变压器型电路,所述第I电感元件的第I端与供电电路相连接,第I电感元件的第2端接地,所述第2电感元件的第I端与所述天线元件相连接,所述第2电感元件的第2端接地,所述互感值M要大于所述第2电感元件的电感值。本专利技术的天线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第I电感元件包括第I线圈元件和第2线圈元件,所述第I线圈元件和所述第2线圈元件相互串联连接,并且形成导体的卷绕图案以构成闭合磁路。本专利技术的天线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第2电感元件包括第3线圈元件和第4线圈元件,所述第3线圈元件和所述第4线圈元件相互串联连接,并且形成导体的卷绕图案以构成闭合磁路。本专利技术的天线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第I电感元件和所述第2电感元件通过磁场和电场耦合,当所述第I电感元件中流过交流电流时,通过所述磁场的親合而在所述第2电感元件中流过的电流的方向与通过所述电场的耦合而在所述第2电感元件中流过的方向相同。本专利技术的天线装置的特征还在于,当所述第I电感元件中流过交流电流时,所述第2电感元件中流过的电流的方向是在所述第I电感元件与所述第2电感元件之间会产生磁壁皇的方向。本专利技术的天线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第I电感元件和所述第2电感元件由在多个电介质层或磁性体层层叠而成的层叠体内所配置的导体图案形成,所述第I电感元件与所述第2电感元件在所述层叠体的内部进行耦合。本专利技术的天线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第I电感元件由电气并联连接的至少2个电感元件构成,该2个电感元件以将所述第2电感元件夹在其间的位置关系进行配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特征在于,本专利技术的天线装置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第2电感元件由电气并联连接的至少2个电感元件构成,该2个电感元件以将所述第I电感元件夹在其间的位置关系进行配置。本专利技术的通信终端装置的特征在于,该通信终端装置具备天线装置,所述天线装置包括天线元件、供电电路、和连接在所述天线元件与所述供电电路之间的阻抗变换电路,所述阻抗变换电路包括由第I电感元件和第2电感元件通过互感值M耦合而成的变压器型电路,所述第I电感元件的第I端与所述供电电路相连接,第I电感元件的第2端接地,所述第2电感元件的第I端与所述天线元件相连接,所述第2电感元件的第2端接地,所述互感值M要大于所述第2电感元件的电感值。根据本专利技术,能不受发射元件或壳体的形状、接近元器件的配置状况等的影响,稳定高频信号的频率。另外,能够获得插入损耗较小的阻抗变换元件。【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表示具有天线装置的便携式通信终端的说明图,图1 (A)表示第一示例,图1(B)表示第二示例。图2表示实施例1的天线装置,图2(A)是等效电路图,图2(B)是动作原理图,图2(C)是从作为滤波器的角度画出的电路图。图3(A)?图3(D)分别是表示实施例1的天线装置的通过特性的曲线图。图4表示构成作为层叠体的稳频电路,图4(A)是表面侧的立体图,图4(B)是背面侧的立体图。图5是将构成作为层叠体的稳频电路的第一示例分解而示出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图5所示的稳频电路的动作原理的说明图。图7是将构成作为层叠体的稳频电路的第二示例分解而示出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实施例2的天线装置的等效电路图。图9是将构成作为层叠体的稳频电路的第三示例分解而示出的立体图。图10是将构成作为层叠体的稳频电路的第四示例分解而示出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实施例3的天线装置的等效电路图。图12是表示实施例4的天线装置的等效电路图。图13是表示实施例5的天线装置的等效电路图。图14是表示实施例6的天线装置的等效电路图。图15是表示实施例6的天线装置的应用示例的等效电路图。图16表不稳频器件的第一不例,图16(A)是表面侧的立体图,图16⑶是背面侧的立体图。图17是将稳频器件的第一示例分解而示出的立体图。图18是表示稳频器件的第一示例的动作原理的说明图。图19是将稳频器件的第二示例分解而示出的立体图。图20是将稳频器件的第三示例分解而示出的立体图。图21 (A)是表示实施例7的天线装置的等效电路图,图21⑶是表示其变形例的等效电路图。图22是将稳频器件的第四示例分解而示出的立体图。图23是表示实施例8的天线装置的等效电路图。图24是将稳频器件的第五示例分解而示出的立体图。图25是表示实施例9的天线装置的等效电路图。图26是将稳频器件的第六示例分解而示出的立体图。图27是表示稳频器件的第六示例的动作原理的说明图。图28表示实施例10的阻抗变换元件,图28 (A)是等效电路图,图28 (B)是动作原理图。图29是实施例10的阻抗变换元件的层叠结构的简要立体图。图30是利用图29所示的层叠结构的动作原理图。图31表示构成作为层叠体的实施例10的阻抗变换元件,图31 (A)是表面侧的立体图,图31 (B)是背面侧的立体图。图32是将实施例10的阻抗变换元件的层叠结构分解而示出的立体图。图33是表示实施例11的阻抗变换元件的等效电路图。图34是将实施例11的阻抗变换元件的层叠结构分解而示出的立体图。图35是将实施例12的阻抗变换元件的层叠结构分解而示出的立体图。图36是实施例12的阻抗变换元件的动作原理图。图37是将实施例13的阻抗变换元件的层叠结构分解而示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元件和与该天线元件相连接的阻抗变换电路,所述阻抗变换电路包括由第1电感元件和第2电感元件通过互感值M耦合而成的变压器型电路,所述第1电感元件的第1端与供电电路相连接,第1电感元件的第2端接地,所述第2电感元件的第1端与所述天线元件相连接,所述第2电感元件的第2端接地,所述互感值M要大于所述第2电感元件的电感值。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登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