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耳式降噪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120164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4 2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入耳式降噪耳机,包括两个耳机头、第一耳机线、第二耳机线、耳机插头和按键机构,耳机头包括壳体和喇叭;按键机构包括按键壳、主控电路、噪音接收器、降噪电路以及功能按键,主控电路、噪音接收器、降噪电路均安装在按键壳内,功能按键安装于壳体上,且所述功能按键、噪音接收器、降噪电路均与主控电路电性连接;壳体上设有一供第一耳机线穿过的通孔,第一耳机线的一端与喇叭电性连接,降噪电路和主控电路均与第二耳机线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第二耳机线的一端连接噪音接收器电性连接,第二耳机线的另一端与耳机插头电性连接;耳机插头,用于与外部的智能设备电性连接以获取音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改善现有降噪耳机的不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声学噪声消除
,尤其涉及一种入耳式降噪耳机
技术介绍
在欣赏音乐或者学习的时候,最需要的是减少不想要的环境噪声。目前市场上的降噪耳机分为主动式降噪耳机和被动式降噪耳机。被动式降噪耳机主要通过包围耳朵形成封闭空间,或者采用硅胶耳塞等隔音材料来阻挡外界噪声,一般只能阻隔人生和低频噪声;主动式降噪耳机往往设计成头戴式,头戴式耳机的体积较大,里面空间比较多,能够安装降噪电路以及电源,但是头戴式耳机也由于体型过大,不适合出门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入耳式降噪耳机,其能够改善现有降噪耳机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入耳式降噪耳机,包括两个耳机头、第一耳机线、第二耳机线、耳机插头和按键机构,所述耳机头包括壳体和喇叭,该喇叭安装于壳体内;所述按键机构包括按键壳、主控电路、噪音接收器、降噪电路以及功能按键,所述主控电路、噪音接收器、降噪电路均安装在按键壳内,所述功能按键安装于壳体上,且所述功能按键、噪音接收器、降噪电路均与主控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壳体上设有一供第一耳机线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耳机线的一端与喇叭电性连接,所述降噪电路和主控电路均与第二耳机线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耳机线的一端连接噪音接收器电性连接,第二耳机线的另一端与耳机插头电性连接;所述耳机插头,用于与外部的智能设备电性连接以获取音源。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和背壳,所述前壳和背壳固定连接形成用于安装喇叭的容纳腔。优选的,所述功能按键包括音量键、通话键和降噪键。优选的,所述按键壳上还设有用于接收广播信号的天线以及用于调整频道的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和天线均与主控电路电性连接。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设置有一按键机构,能够实现入耳式耳机的主动降噪功能,通过按下按键机构上的降噪键,主控电路将音频信号通过降噪电路进行降噪处理后再进行输出,从而能够优化声音,去除噪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电路模块图;其中,1、耳机头;11、壳体;12、喇叭;2、第一耳机线;3、第二耳机线;4、耳机插头;5、按键机构;51、按键壳;52、功能按键;521、音量键;522、通话键;523、降噪键;53、控制按键;54、主控电路;55、噪音接收器;56、降噪电路;57、天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入耳式降噪耳机,包括两个耳机头1、第一耳机线2、第二耳机线3、耳机插头4和按键机构5,所述耳机头I包括壳体11和喇叭12,该喇叭12安装于壳体11内;按键机构5包括按键壳51、主控电路54、噪音接收器55、降噪电路56以及功能按键52,主控电路54、噪音接收器55、降噪电路56均安装在按键壳51内,功能按键52安装于壳体11上,且所述功能按键52、噪音接收器、降噪电路56均与主控电路54电性连接;壳体11上设有一供第一耳机线2穿过的通孔,第一耳机线2的一端与喇叭12电性连接,降噪电路56和主控电路54均与第二耳机线3的另一端电性连接,第二耳机线3的一端连接噪音接收器55电性连接,第二耳机线3的另一端与耳机插头4电性连接;耳机插头4是用于与外部的智能设备(如手机、MP3、平板电脑)电性连接以获取音源。第一耳机线2和第二耳机线3的外层均是绝缘体,内设有导线,第一耳机线2和第二耳机线3分别与其他结构的电性连接关系均是通过内设的导线形成电连接。噪音接收器55能够获取到外部智能设备的音源信号,并且将音源信号进行优化处理,如功率放大等。降噪电路56的作用是对噪音接收器55接收的音源信号进行质量提高,降低噪音干扰。功能按键52包括音量键521、通话键522和降噪键523。其工作原理为:当耳机插头4与智能设备匹配的插孔连接时,使得耳机与智能设备形成电性连接关系,能够接收获取智能设备的音源信号,并将该音源信号发送至主控电路54,若是在按下降噪键523的情况下,噪音接收器55能够吸收音源信号中的噪音,则主控电路54将音源信号经过降噪电路56进行降噪处理后通过喇叭12进行输出,若是在没有按下降噪键523的情况下,则主控电路54不控制噪音接收器55工作,直接将音源信号通过喇叭12输出。本实施例耳机头的壳体包括前壳和背壳,前壳和背壳固定连接从而形成用于安装喇叭的容纳腔。定义本实施例的入耳式降噪耳机在使用时,壳体靠近人耳的一面为前壳,原理人耳的一面为背壳,根据现有技术,在前壳上开设有一通孔,并用网状的过滤网填充该通孔,喇叭正对该通孔,因而音源信号通过喇叭后更好的输送到人耳。另外,按键壳51上还设有用于接收广播信号的天线57以及用于调整频道的控制按键53,控制按键53和天线57均与主控电路54电性连接。该天线57能够接收广播信号,相当于本实施例的入耳式降噪耳机还可充当收音机使用,通过控制按键53可以调整收听频道。本实施例将所有的电路模块均装设至按键壳内,将所有按键都设置与按键壳上,其在结构上更加简单,使得器件结构更少,成本更低,而另一方面,本实施例还可以设置按键壳之外的其他外壳,如降噪壳,此时将主控电路安装在按键壳内,功能按键安装在按键壳上,而噪音接收器可以设置在耳机头的壳体内,锂电池和降噪电路可以安装在降噪壳内,所有按键结构和电路模块结构之间的电性连接关系不变。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入耳式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耳机头、第一耳机线、第二耳机线、耳机插头和按键机构,所述耳机头包括壳体和喇叭,该喇叭安装于壳体内;所述按键机构包括按键壳、主控电路、噪音接收器、降噪电路以及功能按键,所述主控电路、噪音接收器、降噪电路均安装在按键壳内,所述功能按键安装于壳体上,且所述功能按键、噪音接收器、降噪电路均与主控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壳体上设有一供第一耳机线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耳机线的一端与喇叭电性连接,所述降噪电路和主控电路均与第一耳机线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耳机线的一端连接噪音接收器电性连接,第二耳机线的另一端与耳机插头电性连接;所述耳机插头,用于与外部的智能设备电性连接以获取音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式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和背壳,所述前壳和背壳固定连接形成用于安装喇叭的容纳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式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按键包括音量键、通话键和降噪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入耳式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壳上还设有用于接收广播信号的天线以及用于调整频道的控制按键,所述控制按键和天线均与主控电路电性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入耳式降噪耳机,包括两个耳机头、第一耳机线、第二耳机线、耳机插头和按键机构,耳机头包括壳体和喇叭;按键机构包括按键壳、主控电路、噪音接收器、降噪电路以及功能按键,主控电路、噪音接收器、降噪电路均安装在按键壳内,功能按键安装于壳体上,且所述功能按键、噪音接收器、降噪电路均与主控电路电性连接;壳体上设有一供第一耳机线穿过的通孔,第一耳机线的一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入耳式降噪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耳机头、第一耳机线、第二耳机线、耳机插头和按键机构,所述耳机头包括壳体和喇叭,该喇叭安装于壳体内;所述按键机构包括按键壳、主控电路、噪音接收器、降噪电路以及功能按键,所述主控电路、噪音接收器、降噪电路均安装在按键壳内,所述功能按键安装于壳体上,且所述功能按键、噪音接收器、降噪电路均与主控电路电性连接;所述壳体上设有一供第一耳机线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耳机线的一端与喇叭电性连接,所述降噪电路和主控电路均与第一耳机线的另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耳机线的一端连接噪音接收器电性连接,第二耳机线的另一端与耳机插头电性连接;所述耳机插头,用于与外部的智能设备电性连接以获取音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毅信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