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处理末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087803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20 0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空气处理末端装置,包括主箱体和收装在该主箱体内的空气处理系统,空气处理末端装置整体置于室内隔断墙所具有的腔体内,主箱体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平面部和第二平面部,该第一平面部和/或第二平面部与室内隔断墙的龙骨连接成一体。采用上述结构,节省了室内空间,有利于提高室内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空气处理末端装置,包括主箱体和收装在该主箱体内的空气处理系统,空气处理末端装置整体置于室内隔断墙所具有的腔体内,主箱体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平面部和第二平面部,该第一平面部和/或第二平面部与室内隔断墙的龙骨连接成一体。采用上述结构,节省了室内空间,有利于提高室内空间利用率。【专利说明】空气处理末端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处理末端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用来衡量空气质量好坏的参数主要包括湿度、温度、洁净度和新鲜度,它们主要通过加湿器、空调器、净化器和新风换气机来调节。然而,现有空气处理装置仅能够监测调控上述参数中的一个或两个,其功能比较单一,难以适应人们更多的健康保健需求。若用户想同时监测上述多个参数则需在室内设置至少两个设备,既占用大量的空间又操作麻烦。鉴于此,开发一种功能集成化并能节省空间的空气处理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能集成化并能节省空间的空气处理末端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空气处理末端装置,包括主箱体和收装在该主箱体内的空气处理系统,所述空气处理末端装置整体置于室内隔断墙所具有的腔体内,并所述主箱体固定在所述室内隔断墙的龙骨上。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所述空气处理末端装置整体置于室内隔断墙所具有的腔体内,并所述主箱体固定在所述室内隔断墙的龙骨上,与空气处理末端装置独立于室内隔断墙设置相比,能够节省室内空间,有利于提高室内空间利用率。 优选的,所述主箱体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平面部和第二平面部,该第一平面部和/或第二平面部与所述室内隔断墙的龙骨连接成一体。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所述第一平面部和/或第二平面部与所述室内隔断墙的龙骨连接成一体,使它们构成室内隔断墙的一部分,与空气处理末端装置独立于室内隔断墙设置相比,能够节省室内空间,有利于提高室内空间利用率。 优选的,所述第一平面部和第二平面部均由具有隔热保温及防水功能的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空气处理系统包括净化模块、换热模块和加湿模块。 优选的,所述净化模块、换热模块和加湿模块在所述主箱体内自下而上依次间隔设置。 优选的,在所述主箱体底端设有位于所述净化模块下方的排水盒,并该排水盒与所述空气处理末端装置的外部连通。 优选的,在所述第二平面部上靠近其下部开设供室内空气进入主箱体内的回风口,靠近所述第二平面部的上部开设供被处理后的空气送至室内的送风口。 优选的,在所述主箱体内于所述送风口处设有动力模块。 优选的,在所述主箱体内于所述送风口的上方设有控制模块。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空气处理末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对本技术所述的空气处理末端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在下述描述中,室内隔断墙的墙面板的内表面是指墙面板不能被直接看到的那一侧所对应的表面。 如图1所示,空气处理末端装置通常位于屋顶13和地面14之间,它主要包括主箱体I和收装在该主箱体I内的空气处理系统,其中,主箱体I包括第一侧板15a、第二侧板15b、置于屋顶13和地面14之间并两端分别安装在前述两个支架上的第一平面部11和第二平面部12。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屋顶13所在平面与地面14保持平行,第一平面部11和第二平面部12这两者均垂直于地面14设置,并该第一平面部11和第二平面部12相平行设置。第一平面部11和第二平面部12均由具有隔热保温及防水功能的材料制成。 值得注意的是,本技术所述空气处理末端装置处于安装状态时,整个主箱体I置于室内隔断墙所具有的空腔内,具体地,室内隔断墙通常具有两个平行设置的墙面板,在这两个墙面板之间设有用以起支撑作用的龙骨,空气处理末端装置的主箱体I的第一平面部11、第二平面部12以及上述第一侧板15a和第二侧板15b分别通过连接件被固定在室内隔断墙的龙骨上。 由第一侧板15a、第二侧板15b、第一平面部11和第二平面部12共同围成一腔体,空气处理系统收装在该腔体内。在第二平面部12上靠近其下部开设供室内空气进入主箱体I内的回风口 122,在第二平面部12上靠近其上部开设供被处理后的空气送至室内的送风口 121,相应地,在与第二平面部12相对置的室内隔断墙的墙面板上分别开设与回风口122和送风口 121相对准的通孔,利用连接管件将回风口 122和送风口 121与开设在墙面板上的对应的通孔连通,由此形成气流流通。如图1所示,空气处理系统包括在主箱体I内自下而上依次间隔设置的净化模块22、换热模块21和加湿模块23。 其中,净化模块22位于回风口 122处,该净化模块22是由多种滤材组成滤芯来对室内回风进行过滤、空气杀菌和净化的装置。加湿模块23位于换热模块21与送风口 121之间,该加湿模块23通常具有超声波加湿喷头。在空气处理末端装置的外侧配套设有纯净水供给器,该纯净水供给器与加湿模块23管路连接,用以向加湿模块23持续不断地供应纯净水。 换热模块21位于净化模块22的上方,该换热模块21是整体呈方形的管板式换热器,在第一平面部11和第二平面部12之间固定有第三支架15c,换热模块21的底端紧贴第二平面部12内表面设置并支撑固定在该第三支架15c上,换热模块21的顶端抵接支撑在第一平面部11内表面上,使换热模块21整体呈倾斜设置。在空气处理末端装置以外还设有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的供/回水管路与换热模块21管路连接,以共同形成供冷媒循环流通的循环管路从而对空气进行制冷或制热。在本实施例中,换热模块21内流通的冷媒为水或防冻液。在主箱体I的底端设有排水盒24,该排水盒24位于净化模块22的下方并整体上覆盖换热模块21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面积,利用排水盒24收集换热模块21表面在夏季制冷时所产生的冷凝水。排水盒24通过连接管与空气处理末端装置的外部的地漏连通以将冷凝水直接排出。 在主箱体I内于送风口 121处设有动力模块25,该动力模块25包括送风机和消声机构,其中,送风机用以将经过热交换后的空气经由送风口 121送至室内,消声机构用以降低送风机在运行中所产生的噪音。在主箱体I内于第一平面部11的内表面上设有控制模块26,该控制模块26位于动力模块25上方,该控制模块26与前述加湿模块23和动力模块25连接,在接收到中央控制显示器所发出的调控指令后执行对应的操作。 下面参照图1并结合上述结构描述,对空气处理末端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简单地描述。室内空气由回风口 122进入主箱体I内,流经净化模块22时,通过净化模块22所具有的滤芯对室内空气进行过滤净化;净化后的空气在主箱体I内自下而上继续流动至换热模块21处,净化后的空气与换热模块21内的冷媒(本实施例中冷媒为水)进行热交换后被制冷或制热,在该过程中所产生的冷凝水通过排水盒24收集并排至外部;经过热交换后的空气在主箱体I内自下而上继续流动至加湿模块23处,通过加湿模块23对热交换后的空气进行加湿处理,而后这部分空气在动力模块25的风机作用下经由送风口 121被送至室内。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空气处理末端装置整体收装在室内隔断墙所具有的腔体内,与在室内单独设置空气处理末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处理末端装置,包括主箱体(1)和收装在该主箱体(1)内的空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处理末端装置整体置于室内隔断墙所具有的腔体内,并所述主箱体(1)固定在所述室内隔断墙的龙骨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鲁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威斯汀豪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