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离子空气净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2077879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8 1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负离子空气净化系统。其包括:壳体,包括容纳腔;离心风扇,设置于容纳腔内;碳纤维放电头组件,包括第一碳纤维放电头组和第二碳纤维放电头组,第一碳纤维放电头组和第二碳纤维放电头组相对地设置于离心风扇的周边;不锈钢集尘片组件,包括分别构造为板状的第一不锈钢集尘片和第二不锈钢集尘片,第一不锈钢集尘片设置于第一碳纤维放电头组的外侧,第二不锈钢集尘片设置于第二碳纤维放电头组的外侧,并且不锈钢集尘片组件接地;负离子发生器,其两个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于第一碳纤维放电头组和第二碳纤维放电头组。采用负离子空气净化系统可以在减少副作用的情况下获得较高的负离子浓度,提高负离子空气净化系统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尤其涉及一种负离子空气净化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无法产生较高的负离子浓度,如果需要产生较高的负离子浓度,则会出现臭氧过高和静电过大的副作用。因为,常用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一般采用金属尖端放电或碳纤维尖端放电的原理,但是,金属尖端放电极采用屏蔽的方式来避免静电的产生,易产生较高浓度的臭氧,即使臭氧浓度远没有达到国标中的危险浓度,但却会让一部分嗅觉敏感的用户产生厌恶,会给用户带来不适,甚至危害用户的身体健康。碳纤维尖端放电容易造成过高的空气静电和电磁干扰,由此电磁干扰空气净化器周边的电子设备,对用户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为了尽可能地降低这些副作用的不利影响,目前的负离子空气净化器所产生的负离子浓度不够高,通常在300万PCS/CM3-500万PCS/CM3。因此,需要一种负离子空气净化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负离子空气净化系统。采用所述负离子空气净化系统可以在减少副作用的情况下获得较高的负离子浓度,提高负离子空气净化系统的使用性能。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负离子空气净化系统,其包括:壳体,包括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容纳腔;离心风扇,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离心风扇的吸入口靠近所述进气口,所述离心风扇的出气口靠近所述排气口 ;碳纤维放电头组件,包括第一碳纤维放电头组和第二碳纤维放电头组,所述第一碳纤维放电头组和所述第二碳纤维放电头组分别包括串联的多个碳纤维放电头,所述第一碳纤维放电头组和第二碳纤维放电头组相对地设置于所述离心风扇的周边;不锈钢集尘片组件,包括分别构造为板状的第一不锈钢集尘片和第二不锈钢集尘片,所述第一不锈钢集尘片设置于所述第一碳纤维放电头组的外侧,所述第二不锈钢集尘片设置于所述第二碳纤维放电头组的外侧;负离子发生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碳纤维放电头组和所述第二碳纤维放电头组。优选地,所述第一不锈钢集尘片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不锈钢集尘片,并且所述不锈钢集尘片组件电性连接于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接地端。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扣合,以形成所述容纳腔,其中,所述离心风扇设置于所述下壳体上并且所述离心风扇的吸入口朝向所述下壳体的底部,所述上壳体内设置有自所述上壳体的周缘向内延伸的隔板,以将所述容纳腔对应地划分为上部腔室和下部腔室,并且所述隔板卡扣于所述离心风扇的机壳上,所述进气口设置于所述下壳体上并且流体连通于所述离心风扇的吸入口,所述排气口设置于所述上壳体上并且流体连通于所述离心风扇的出气口。优选地,所述下壳体包括平整的安装底面,所述离心风扇和所述负离子发生器设置于所述安装底面上,并且所述离心风扇设置于所述安装底面的中心处。优选地,所述碳纤维放电头组件和所述不锈钢集尘片组件均设置于所述下部腔室内,其中所述碳纤维放电头组件中的碳纤维放电头的头部背离所述离心风扇,所述第一不锈钢集尘片的一表面和所述第二不锈钢集尘片的一表面分别朝向所述碳纤维放电头。优选地,所述第一碳纤维放电头组和所述第二碳纤维放电头组分别包括串联的5个碳纤维放电头。优选地,所述第一碳纤维放电头组中的5个碳纤维放电头和所述第二碳纤维放电头组中的5个碳纤维放电头相对于所述离心风扇对称设置。优选地,所述碳纤维放电头为24K碳刷头。优选地,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供电电源为直流12V,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形成的脉冲电压不小于10KV。优选地,所述离心风扇的转速不低于3500RPM。本技术中所使用的术语“外”和“内”是指相对于离心风扇而言的,其中靠近所述离心风扇的位置为内,远离所述离心风扇的位置为外。另外,本技术中所述的不锈钢集尘片的一表面是指板状的不锈钢集尘片的面积较大的表面中的一个。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中采用大功率负离子发生器和10个碳纤维放电头左右平行对称放置,同时对空气放电,大幅提高了现有技术难以企及的超高负离子浓度。采用不锈钢集成片接地连接,大幅降低了静电影响和电磁辐射干扰。10个碳纤维放电头以分压的方式也显著降低了臭氧浓度。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碳纤维放电头和不锈钢集尘片所构成负离子发生装置可以突破传统设计上的功率极限,在对用户健康和使用环境无害影响的前提下负离子浓度可以达到的3000万PCS/CM3。【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负离子空气净化系统的俯视图;图2为图1所示负离子空气净化系统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负离子空气净化系统的电路连接关系图。其中,1-上壳体;2_隔板;3_碳纤维放电头组件;4_不锈钢集成片组件;5_下壳体;6_负离子发生器;7_离心风扇;8_负离子。【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提供的负离子空气净化系统包括壳体、离心风扇7、碳纤维放电头组件3、不锈钢集尘片组件4和负离子发生器6。下面将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负离子空气净化系统及其各个部分。壳体包括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的容纳腔。其中进气口和排气口只是相对这样称谓的两个端口,目的是离心风扇7工作时,气体便于进出容纳腔。另外,壳体可以是形成为一体,考虑到壳体内部器件安装的便利性,壳体优选地分体安装,下面将会就分体安装举例说明。离心风扇7设置于容纳腔内,离心风扇7的吸入口靠近进气口,离心风扇7的出气口靠近排气口。离心风扇7的选用可以是:离心风扇7的转速不低于3500RPM。碳纤维放电头组件包括第一碳纤维放电头组和第二碳纤维放电头组,第一碳纤维放电头组和第二碳纤维放电头组分别包括串联的多个碳纤维放电头,第一碳纤维放电头组和第二碳纤维放电头组相对地设置于离心风扇7的周边。碳纤维放电头是以碳纤维束成毛刷状结构的对外放电设备,例如可以是纯度为24K的碳刷头的,由此提高碳纤维放电头的放电效果。不锈钢集尘片组件4包括构造为板状的第一不锈钢集尘片和第二不锈钢集尘片,所述第一不锈钢集尘片设置于所述第一碳纤维放电头组的外侧,所述第二不锈钢集尘片设置于所述第二碳纤维放电头组的外侧,并且不锈钢集尘片组件4接地。不锈钢集尘片组件接地可以显著降低臭氧浓度和静电,由此确保负离子空气净化系统安全、可靠地工作。负离子发生器6的两个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于第一碳纤维放电头组和第二碳纤维放电头组。从而在第一碳纤维放电头组和第二碳纤维放电头组的周围产生高压电离场,例如负离子发生器6接入12V直流电源后形成不小于1KV的脉冲电压,由此,碳纤维放电头组件3隔空对不锈钢集尘片组件进行放电。负离子发生器6可以为能产生不小于1KV电压的直流脉冲电源。第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负离子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包括设置有进气口和排气口的容纳腔;离心风扇,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离心风扇的吸入口靠近所述进气口,所述离心风扇的出气口靠近所述排气口;碳纤维放电头组件,包括第一碳纤维放电头组和第二碳纤维放电头组,所述第一碳纤维放电头组和所述第二碳纤维放电头组分别包括串联的多个碳纤维放电头,所述第一碳纤维放电头组和所述第二碳纤维放电头组相对地设置于所述离心风扇的周边;不锈钢集尘片组件,包括分别构造为板状的第一不锈钢集尘片和第二不锈钢集尘片,所述第一不锈钢集尘片设置于所述第一碳纤维放电头组的外侧,所述第二不锈钢集尘片设置于所述第二碳纤维放电头组的外侧,并且所述不锈钢集尘片组件接地;负离子发生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碳纤维放电头组和所述第二碳纤维放电头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军伟宋述家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