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下护板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69676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8 0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下护板及汽车,涉及发动机防护装置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更换发动机下护板时需将其整体拆下,导致即使没有划伤或被破坏的部位也被替换掉,经济性较差的问题,及在碰撞过程中发动机下护板不易变形,不易帮助发动机顺利下沉的问题而设计。所述的汽车发动机下护板包括:第一板体(1),与所述第一板体(1)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板体(2);所述第一板体(1)为平滑阶梯状安装板,且所述平滑阶梯状安装板两端的宽度不相等,所述第二板体(2)为长方形安装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分段式设计,可以根据需要更换受损部位,经济环保,节约成本。且其在碰撞过程中易变形,可以帮助发动机顺利下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防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分段式汽车发动机下护板及汽车
技术介绍
发动机下护板是一种引擎防护装置。首先防止在日常行驶中,泥沙和雨雪对发动机裸露的部分造成腐蚀,影响使用寿命。其次防止在恶劣路况下,如越野路等,发动机底部被划伤。再次防止在碰撞过程中,发动机不易下沉。传统发动机下护板一般为整段式,即一整片下护板安装在发动机底部。从维护保养角度讲,传统下护板更换时需要整体拆下,即使没有划伤或被破坏的部位也被替换掉,经济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下护板,从而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更换发动机下护板时需将其整体拆下,导致即使没有划伤或被破坏的部位也被替换掉,经济性较差的问题,及在碰撞过程中下护板不易变形,不易帮助发动机顺利下沉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一种汽车发动机下护板,包括:第一板体,与所述第一板体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为平滑阶梯状安装板,且所述平滑阶梯状安装板两端的宽度不相等,所述第二板体为长方形安装板;所述第一板体及第二板体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一板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横向加强筋和多个第一纵向加强筋,且所述第一板体两侧设置有翻边;所述第二板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横向加强筋和多个第二纵向加强筋,且所述第二板体两侧设置有翻边。其中,所述第一板体一端与第二板体固定连接处的宽度与第二板体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一板体另一端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板体的宽度。其中,所述第一板体的两个第一横向加强筋之间的多个第一纵向加强筋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凸台,所述安装孔设置于所述凸台上。其中,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上的安装孔处设置有卡扣,螺栓穿过卡扣和所述安装孔与车架前部螺接固定,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连接处的板体有重叠。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汽车发动机下护板采用分段式设计,使得发动机下护板可以根据需要随意变化长度宽度,使用方式更加灵活;在更换时可根据需要更换受损部位,经济环保,节约成本;在碰撞过程中易变形,可以帮助发动机顺利下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汽车发动机下护板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汽车发动机下护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第一板体,2第二板体,3第一横向加强筋,4第一纵向加强筋,5第二横向加强筋,6第二纵向加强筋,7凸台,8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发动机下护板,如图1、图2所示,该汽车发动机下护板包括:第一板体1,与所述第一板体I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板体2 ;该下护板采用分段式设计,使得发动机下护板可以根据需要随意变化长度宽度,使用方式更加灵活;在更换时可根据需要更换受损部位,经济环保,节约成本;在碰撞过程中易变形,可以帮助发动机顺利下沉。第一板体I为平滑阶梯状安装板,且该平滑阶梯状安装板两端的宽度不相等,第二板体2为长方形安装板;其中,第一板体I及第二板体上2设置有安装孔;第一板体I上设置有两个第一横向加强筋3和三个第一纵向加强筋4,且第一板体I两侧设置有翻边。第二板体2上设置有一个第二横向加强筋5和三个第二纵向加强筋6,且第二板体2两侧设置有翻边。第一板体I的一端与第二板体2固定连接处的宽度与第二板体2的宽度相等,第一板体I的另一端的宽度小于第二板体2的宽度。第一板体I的两个第一横向加强筋3之间的三个第一纵向加强筋4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凸台7,每个凸台7上均具有一安装孔,该凸台7可根据需要设置,其可以加强安装点的刚度。第一板体I和第二板体2上的安装孔处可安装卡扣8,螺栓穿过卡扣8和安装孔螺接固定在车架前部,该第一板体I和第二板体2连接处的板体有重叠。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汽车发动机下护板。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中,汽车发动机下护板的板体的数量不固定,可根据情况需要设置,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的数量不固定,且加强筋的形式可视情况不同。以上所述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汽车发动机下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板体(I),与所述第一板体(I)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板体(2);所述第一板体(I)为平滑阶梯状安装板,且所述平滑阶梯状安装板两端的宽度不相等,所述第二板体(2)为长方形安装板; 所述第一板体(I)及第二板体(2)上设置有安装孔; 所述第一板体(I)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横向加强筋(3)和多个第一纵向加强筋(4),且所述第一板体(I)两侧设置有翻边; 所述第二板体(2)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横向加强筋(5)和多个第二纵向加强筋(6),且所述第二板体(2)两侧设置有翻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下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I)一端与第二板体(2)固定连接处的宽度与第二板体(2)的宽度相等,所述第一板体(I)另一端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板体(2)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下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I)的两个第一横向加强筋(3)之间的多个第一纵向加强筋(4)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凸台(7),所述安装孔设置于所述凸台(7)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发动机下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I)和第二板体(2)上的安装孔处设置有卡扣(8),螺栓穿过卡扣和所述安装孔与车架前部螺接固定,所述第一板体(I)和第二板体(2)连接处的板体有重叠。5.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 一 4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发动机下护板。【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下护板及汽车,涉及发动机防护装置领域。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更换发动机下护板时需将其整体拆下,导致即使没有划伤或被破坏的部位也被替换掉,经济性较差的问题,及在碰撞过程中发动机下护板不易变形,不易帮助发动机顺利下沉的问题而设计。所述的汽车发动机下护板包括:第一板体(1),与所述第一板体(1)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板体(2);所述第一板体(1)为平滑阶梯状安装板,且所述平滑阶梯状安装板两端的宽度不相等,所述第二板体(2)为长方形安装板。本技术为分段式设计,可以根据需要更换受损部位,经济环保,节约成本。且其在碰撞过程中易变形,可以帮助发动机顺利下沉。【IPC分类】B60R19/54【公开号】CN204641642【申请号】CN201520303218【专利技术人】王春晓, 马忠民, 肖介平, 宋嘉洋, 吴学华, 王传佩 【申请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申请日】2015年5月12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发动机下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板体(1),与所述第一板体(1)可拆卸连接的第二板体(2);所述第一板体(1)为平滑阶梯状安装板,且所述平滑阶梯状安装板两端的宽度不相等,所述第二板体(2)为长方形安装板;所述第一板体(1)及第二板体(2)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一板体(1)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横向加强筋(3)和多个第一纵向加强筋(4),且所述第一板体(1)两侧设置有翻边;所述第二板体(2)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横向加强筋(5)和多个第二纵向加强筋(6),且所述第二板体(2)两侧设置有翻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晓马忠民肖介平宋嘉洋吴学华王传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