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伺服专用恒温冷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65742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8 0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液压系统的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液冷伺服专用恒温冷油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制冷系统与液压油系统,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与压缩机的出口连通的冷凝管,与冷凝管出口连通节流阀,与节流阀出口连通的换热器,换热器设有可与制冷系统连通的冷媒接口,换热器设有可与液压油系统连通的液压油接口,其中,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单位体积的换热结构中的换热面积的液冷伺服专用恒温冷油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压系统的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液冷伺服专用恒温冷油机
技术介绍
液压油是液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液压系统中液压油的工作温度应控制一定的范围内,当液压油的温度超过该范围后会极大的影响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以及工作寿命。液冷伺服专用恒温冷油机就是一种降低液压油温度的降温设备,液冷伺服专用恒温冷油机是根据制冷系统原理而设计的制冷机械,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在蒸发器里面与周围液压油进行热交换,蒸发器中的冷媒吸收油的热量,蒸发成低温低压的气态,蒸发过程中冷媒温度不变,低温低压气态的冷媒进入到压缩机,经压缩机压缩,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态,然后进入冷凝器,在冷凝器里与室内的介质进行热交换,高温高压的气态的部份热量被介质吸收,介质温度升高,冷媒放热变成高温高压液态,冷凝器过程温度不变,然后进入膨胀阀进行节流,节流是迅速降温的过程,冷媒变成低温低压的液态,此过程后的冷媒再进入到蒸发器进行换热蒸发,从而实现制冷系统的整个过程。现有的液冷伺服专用恒温冷油机多采用桶式的换热结构,该换热结构中管状的蒸发器呈螺旋状安装在桶内,工作时,高温的液压油注入桶中与蒸发器中的冷媒完成换热。该种结构的缺点是,在单位体积桶式换热结构中,螺旋状的管状蒸发器与液压油的接触面积有限,接触面积影响了换热效率,为了达到预定的冷却效果,需要准备更大的体积的桶式的换热结构,液冷伺服专用恒温冷油机的体积增大,进一步增大了换热器的能量损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单位体积的换热结构中的换热面积的液冷伺服专用恒温冷油机。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液冷伺服专用恒温冷油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制冷系统与液压油系统,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与压缩机的出口连通的冷凝管,与冷凝管出口连通节流阀,与节流阀出口连通的换热器,换热器设有可与制冷系统连通的冷媒接口,换热器设有可与液压油系统连通的液压油接口,其中,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的壳体为封闭的框体,壳体内上下堆叠有换热片,换热片分隔壳体内部形成多条流体通道;流体通道包括冷媒通道和液压油通道,冷媒通道和液压油通道上下交替分布,相邻的冷媒通道连通,相邻的液压油通道连通,冷媒通道连通冷媒接口,液压油通道连通液压油接口。制冷原理:低温气态的冷媒通过管道输入压缩机,压缩机对冷媒做工,压缩冷媒,冷媒变为高温高压的气态,然后进入冷凝管,冷凝管中冷媒液化,冷媒液化的过程中向外散热,散热风扇加快该过程,冷媒经节流阀节流减压,进入板式换热器的冷媒通道,在冷媒通道中汽化,冷媒汽化过程中向外吸热,冷媒再次进入压缩机,制冷系统循环上述过程。高温的液压油通过的液压油接口注入液压油通道,冷媒通道和液压油通道交替分布,冷媒在汽化过程中隔着换热片完成与高温液压油的热交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而本技术结构的采用的板式换热器是由多块换热片堆叠构成,相邻的换热片形成供流体流动的冷媒通道和液压油通道,冷媒通道和液压油通道交替分布,以一条液压油通道为例,与其相邻的皆为冷媒通道,其换热面积为换热片的表面积,相比背景的采用螺旋管状的桶式散热器,板式换热器冷媒与液压油在单位体积的换热空间中具有更大的换热面积,换热效率会更高,同时,由于换热效率的提高,换热器的体积会有所减小,体积减小后在换热过程中能量的损耗也会减小,进一步的增加了液冷伺服专用恒温冷油机的能量利用率。进一步,机架上设有与冷凝管配合的散热风扇。冷媒在经过压缩机后,由气体变成高温液体,散热风扇加快冷凝管中冷媒与空气的热交换。进一步,机架上部固定安装有制冷系统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的测温器固定于液压油接口的液压油接头的外壁上。机架通常固定在液压装置的上部,通常的液压装置高大约在一米左右,加上机架的高度,控制装置设置在机架的上部,正好是成年人不用弯腰就能操作的高度,测温器设置于液压油接头位置,该位置测到的温度是最接近液压油工作状态的温度。当液压油的温度较低时,控制装置控制制冷系统停止工作节约能源。进一步,液压油系统包括固定于机架底部的油箱和与油箱连通的油泵。机架通常固定在液压装置的上部,为了减小油泵运输液压油所消耗的能量,油箱设置的位置越低越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液冷伺服专用恒温冷油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机架1、压缩机2、冷凝管3、毛细管34、板式换热器4、换热片41、液压油通道42、冷媒通道43、冷媒进口接头51、冷媒出口接头52、进口接头62、液压油出口接头63、测温器61、散热风扇7、控制装置8、油箱9。【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液冷伺服专用恒温冷油机,包括机架1,机架I上设有制冷系统与液压油系统,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2,与压缩机2的出口连通的冷凝管3,与冷凝管3出口连通毛细管34,毛细管34作为制冷系统的节流阀,毛细管34通过冷媒进口接头51与板式换热器4连接,板式换热器4通过冷媒出口接头52与压缩机2连接。机架I上安装有加速冷凝管3散热的散热风扇7。液压油系统通过液压油接头连通板式换热器4,机架I上部焊接有制冷系统的控制装置8,控制装置8的测温器61固定于液压油进口接头62的外壁上。液压油系统包括固定于机架I底部的油箱9与油箱9连通的油泵。如图2所示板式换热器4,板式换热器4为封闭的框体,框体内由六块换热片41堆叠构成,相邻的换热片4之间形成冷媒通道43和液压油通道42,冷媒通道43和液压油通道42交替分布;冷媒通道43通过冷媒进口接头51与冷凝管3连通,冷媒出口接头52与压缩机2连接,高温液压油通过液压油进口接头62输入液压油通道42,液压油通道42的液压油通过液压油出口接头63输出。如图2所示的冷媒出口接头52和冷媒进口接头51与制冷系统的连接方式,以及液压油进口接头62和液压油出口接头63与液压油系统的连接方式,冷媒通道43和液压油通道42在通道内的流向相反,能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制冷原理:低温气态的冷媒通过管道输入压缩机2,压缩机2对冷媒做工,压缩冷媒,冷媒变为高温高压的气态,然后进入冷凝管3,冷凝管3中冷媒液化,冷媒液化的过程中向外散热,散热风扇7加快该过程,冷媒经过毛细管34节流减压,进入板式换热器4的冷媒通道43,在冷媒通道43中汽化,冷媒汽化过程中向外吸热,冷媒再次进入压缩机2,循环上述过程。使用效果与各部分特征效果:背景中提及现有技术中的桶式的换热结构中管状的蒸发器呈螺旋状安装在桶内,工作时,高温的液压油注入桶中与蒸发器中的冷媒完成换热。该种结构的缺点是:在单位体积换热空间中冷媒与液压油接触的面积过小。而在实施例的换热器结构中,换热器由多块换热片41堆叠构成,相邻的换热片41形成冷媒通道43和液压油通道42,冷媒通道43和液压油通道42交替分布,相比
技术介绍
中螺旋管式的换热器,采用换热片41堆叠而成的换热器工作时,冷媒与液压油在单位体积的换热空间中具有更大的换热面积,换热效率会更高,同时,由于换热效率的提高,板式换热器4相比桶式换热器体积会有所减小,体积减小后在换热过程中能量的损耗也会减小,进一步的增加了液冷伺服专用恒温冷油机的能量利用率。机架I上设有与冷凝管3配合的散热风扇7。冷媒在经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液冷伺服专用恒温冷油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制冷系统与液压油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与压缩机的出口连通的冷凝管,与冷凝管出口连通节流阀,与节流阀出口连通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有可与制冷系统连通的冷媒接口,所述换热器设有可与液压油系统连通的液压油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壳体为封闭的框体,所述壳体内上下堆叠有换热片,所述换热片分隔壳体内部形成多条流体通道;所述流体通道包括冷媒通道和液压油通道,冷媒通道和液压油通道上下交替分布,相邻的所述冷媒通道连通,相邻的所述液压油通道连通,所述冷媒通道连通所述冷媒接口,所述液压油通道连通所述液压油接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戴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博平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