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永权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门铃电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65518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8 0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介绍了一种智能门铃电路结构,它包括稳压器MU,稳压器MU与电阻R1连接后再与12V直流电源连接,稳压器MU的第三引脚与电阻R6和R7串联后接地;在电阻R7两端并联连接有电容C6;稳压器MU的第三引脚还分别与放大器A1的第二引脚、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放大器A2的第二引脚连接,放大器A1的第一引脚依次与电容C3、喇叭SP和反向连接的发光二极管D1连接,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与报警片PJ连接;在放大器A1的第三引脚与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2,放大器A1的第五引脚与正向连接的二极管D2连接后再连接到继电器开关KS。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靠性较好,功能更加丰富,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门铃的电路结构,属于电子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善,更新式、科技含量更高的建筑楼体以及相关的设备也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其中,智能门铃就是最常见的设备之一。现目前的智能门铃功能样式较多,有的具有通话功能,有的还具有视频功能,而根据用户需求的不同,可以灵活的进行选择。但是,目前市场上的门铃设备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可靠性不高,一方面在启动或相应时存在滞后性,另一方面还存在误报等情况,这给用户的正常使用带来了不便;不仅如此,现有的智能门铃虽然具有视频通话等功能,但是总的功能性还是相对单一,对于人们越来越多的智能化需求而言,还需要进一步的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目前的智能门铃存在可靠性较差,以及功能性相对单一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可靠性较好,而且功能齐全的智能门铃电路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门铃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压器MU,所述稳压器MU的第一引脚与电阻Rl连接后再与12V直流电源连接,稳压器MU的第二引脚接地,稳压器MU的第三引脚与电阻R6和电阻R7串联后接地;在电阻R7两端并联连接有电容C6,在稳压器MU的第三引脚与稳压器MU的第一引脚之间还正向连接有二极管D3 ;所述稳压器MU的第三引脚还分别与放大器Al的第二引脚、三极管Ql的发射极和放大器A2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放大器Al的第一引脚依次与电容C3、喇叭SP和反向连接的发光二极管Dl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l的正极与报警片PJ连接;放大器Al的第三引脚接地,在放大器Al的第三引脚与发光二极管Dl的正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2,放大器Al的第五引脚与正向连接的二极管D2连接后再连接到继电器开关KS,放大器Al的第四引脚依次与电容C4和滑动变阻器R3连接后接地,所述滑动变阻器R3的滑动头与电容C5连接后再连接到放大器A2的第一引脚,在放大器A2的第一引脚与放大器A2的第三引脚之间连接有电阻R4,放大器A2的第二引脚与三极管Ql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放大器A3的第一引脚连接,放大器A3的第三引脚接地,放大器A3的第四引脚连接在电阻R6和电阻R7之间,放大器A3的第五引脚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在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l的集电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5 ;所述放大器A2的第二引脚还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源输入端VCC。优化地,所述稳压器MU的型号为78L05。优化地,所述的放大器Al型号为LF353,所述放大器A2的型号为LF412,所述放大器A3的型号为LM386。优化地,所述的三极管Ql的型号为2SB544,所述三极管Q2的型号为2N130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可靠性较好:本技术的智能门铃电路结构采用了稳压器作为控制核心,它能够准确的处理和应对不同的操作,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同时利用放大器的隔离功能,能够提高设备的通话质量,降低杂音等,有利于提高设备的整体质量。2、功能更加丰富:本技术的智能门铃不仅具有常用的响应功能,同时还具有门锁控制、视频监控以及智能报警功能,并且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扩展,具有很宽广的适用范围。3、工作稳定性较好,因此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能够满足大部分家庭的需求,因此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智能门铃电路结构的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门铃电路结构,包括稳压器MU,所述稳压器MU的型号为78L05。所述稳压器MU的第一引脚与电阻Rl连接后再与12V直流电源连接,稳压器MU的第二引脚接地,稳压器MU的第三引脚与电阻R6和电阻R7串联后接地;在电阻R7两端并联连接有电容C6,在稳压器MU的第三引脚与稳压器MU的第一引脚之间还正向连接有二极管D3 ;所述稳压器MU的第三引脚还分别与放大器Al的第二引脚、三极管Ql的发射极和放大器A2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的放大器Al型号为LF353,所述放大器Al的第一引脚依次与电容C3、喇叭SP和反向连接的发光二极管Dl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l的正极与报警片PJ连接;放大器Al的第三引脚接地,在放大器Al的第三引脚与发光二极管Dl的正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2,放大器AI的第五引脚与正向连接的二极管D2连接后再连接到继电器开关KS,放大器Al的第四引脚依次与电容C4和滑动变阻器R3连接后接地,所述滑动变阻器R3的滑动头与电容C5连接后再连接到放大器A2的第一引脚,在放大器A2的第一引脚与放大器A2的第三引脚之间连接有电阻R4,所述放大器A2的型号为LF412,放大器A2的第二引脚与三极管Ql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l的集电极与放大器A3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放大器A3的型号为LM386,放大器A3的第三引脚接地,放大器A3的第四引脚连接在电阻R6和电阻R7之间,放大器A3的第五引脚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在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l的集电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5 ;所述的三极管Ql的型号为2SB544,所述三极管Q2的型号为2N1305。所述放大器A2的第二引脚还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源输入端VCC。本技术中,稳压器MU是核心器件,二极管D3用于消反冲,防止停电后电容Cl放电击毁稳压器MU。因为稳压器MU —直处于接通电源状态,而且负载很重,所以其散热器面积尽量大,要使用优质的纯铜或纯铝板。本技术的声音放大部分由电容C4供电,电容C4输入端的电阻R3是为了防止其发热而加的。室内主人的麦克音频信号从放大器Al和放大器A2的反相脚输入,正向脚输出,其中R4是反馈电阻,其阻值的大小决定了喇叭SP音量的大小。放大器A3主要起消侧音的作用,从放大器A3取出的音频信号通过电容C6送往喇叭SP。开锁时,当按下继电器开关KS时,电容C4放电,使三极管Ql导通,并输出+24V左右的直流高压去执行开锁动作,因输出电压较高,即使有50米远的距离仍能正常开锁。报警时,通过报警片PJ送出警车声,通过蜂鸣器发出报警声音,这里的蜂鸣器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的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不能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权利要求范围当中。【主权项】1.一种智能门铃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压器MU,所述稳压器MU的型号为78L05 ;所述稳压器MU的第一引脚与电阻Rl连接后再与12V直流电源连接,稳压器MU的第二引脚接地,稳压器MU的第三引脚与电阻R6和电阻R7串联后接地;在电阻R7两端并联连接有电容C6,在稳压器MU的第三引脚与稳压器MU的第一引脚之间还正向连接有二极管D3 ;所述稳压器MU的第三引脚还分别与放大器Al的第二引脚、三极管Ql的发射极和放大器A2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的放大器Al型号为LF353,所述放大器A2的型号为LF412,所述放大器A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门铃电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压器MU,所述稳压器MU的型号为78L05;所述稳压器MU的第一引脚与电阻R1连接后再与12V直流电源连接,稳压器MU的第二引脚接地,稳压器MU的第三引脚与电阻R6和电阻R7串联后接地;在电阻R7两端并联连接有电容C6,在稳压器MU的第三引脚与稳压器MU的第一引脚之间还正向连接有二极管D3;所述稳压器MU的第三引脚还分别与放大器A1的第二引脚、三极管Q1的发射极和放大器A2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的放大器A1型号为LF353,所述放大器A2的型号为LF412,所述放大器A1的第一引脚依次与电容C3、喇叭SP和反向连接的发光二极管D1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与报警片PJ连接;放大器A1的第三引脚接地,在放大器A1的第三引脚与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2,放大器A1的第五引脚与正向连接的二极管D2连接后再连接到继电器开关KS,放大器A1的第四引脚依次与电容C4和滑动变阻器R3连接后接地,所述滑动变阻器R3的滑动头与电容C5连接后再连接到放大器A2的第一引脚,在放大器A2的第一引脚与放大器A2的第三引脚之间连接有电阻R4,放大器A2的第二引脚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放大器A3的第一引脚连接,所述放大器A3的型号为LM386,放大器A3的第三引脚接地,放大器A3的第四引脚连接在电阻R6和电阻R7之间,放大器A3的第五引脚与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在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5;所述放大器A2的第二引脚还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源输入端VCC。...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永权
申请(专利权)人:徐永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