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承式发光水下监测传输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65455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8 00:24
自承式发光水下监测传输电缆,涉及水下监测传输电缆的设计技术领域,包括缆芯,在缆芯外侧依次设置阻水带绕包层、铜丝屏蔽层、聚氯乙烯内护层和聚氨酯外护层;缆芯包括两组信号传输线、两组同轴线、抗拉加强芯、控制线和动力照明线;抗拉加强芯设置于缆芯的中心,两组信号传输线对称设置于抗拉加强芯的外周,两组同轴线对称设置于抗拉加强芯的外周,控制线和动力照明线分别设置于抗拉加强芯的外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生产容易、电气性能好,抗拉耐磨、抗干扰能力强,实现传输速度快、传输信息准确,使用寿命长、安装方便,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柔软及耐环境气候,并且符合绿色环保要求,适用于水下摄像机和机器人的传输用线缆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下监测传输电缆的设计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水下资源勘探、水下生物的研宄、水下环境监测等活动的日益频繁,对于广泛使用在水下摄像机和机器人的传输电缆的要求越来越高,还有电缆敷设在水下种种原因的损坏,在传统的电缆中,特别是水下监测和传输的电缆已经不能适应在现在的需要,使监测活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柔软及耐环境气候,并且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自承式发光水下监测传输电缆。本技术包括缆芯,在所述缆芯外侧依次设置阻水带绕包层、铜丝屏蔽层、聚氯乙烯内护层和聚氨酯外护层;所述缆芯包括两组信号传输线、两组同轴线、抗拉加强芯、控制线和动力照明线;所述抗拉加强芯设置于缆芯的中心,所述两组信号传输线对称设置于抗拉加强芯的外周,所述两组同轴线对称设置于抗拉加强芯的外周,所述控制线和动力照明线分别设置于抗拉加强芯的外周;每组所述的信号传输线分别包括三股信号传输线绝缘线芯,在所述三股信号传输线绝缘线芯外侧设置信号传输线屏蔽层;每股所述的信号传输线绝缘线芯分别包括镀锡铜丝导体,在所述镀锡铜丝导体的外侧设置信号传输线聚氯乙烯绝缘层;每组所述的同轴线分别包括同轴线铜导体,在所述同轴线铜导体外侧依次设置同轴线聚氯乙烯绝缘层、同轴线铜丝屏蔽层和同轴线聚氯乙烯外护层;所述控制线包括相互绞合的两股控制线绝缘线芯,在所述两股控制线绝缘线芯的外侧依次设置控制线铜丝屏蔽层和控制线聚氯乙烯护套层;每股控制线绝缘线芯分别包括控制线铜导体,在所述控制线铜导体的外侧设置控制线聚氯乙烯绝缘层;所述动力照明线包括相互绞合的两股动力照明线绝缘线芯,在所述两股动力照明线绝缘线芯外侧设置动力照明线聚氯乙烯护套层;每股动力照明线绝缘线芯分别包括动力照明线铜丝导体,在所述动力照明线铜丝导体的外侧设置聚氯乙烯护套层。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生产容易、电气性能好,抗拉耐磨、抗干扰能力强,实现传输速度快、传输信息准确,使用寿命长、安装方便,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柔软及耐环境气候,并且符合绿色环保要求,适用于水下摄像机和机器人的传输用线缆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缆芯1,在缆芯I外侧依次设置阻水带绕包层2、铜丝屏蔽层3、聚氯乙烯内护层4和聚氨酯外护层5 ;缆芯I包括两组信号传输线6、两组同轴线7、抗拉加强芯8、控制线9和动力照明线10 ;抗拉加强芯8设置于缆芯I的中心,两组信号传输线6对称设置于抗拉加强芯8的外周,两组同轴线7对称设置于抗拉加强芯8的外周,控制线9和动力照明线10分别设置于抗拉加强芯8的外周;每组的信号传输线6分别包括三股信号传输线绝缘线芯11,在三股信号传输线绝缘线芯11外侧设置信号传输线屏蔽层12 ;每股信号传输线绝缘线芯11分别包括镀锡铜丝导体13,在镀锡铜丝导体13的外侧设置信号传输线聚氯乙烯绝缘层14 ;每组的同轴线7分别包括同轴线铜导体15,在同轴线铜导体15外侧依次设置同轴线聚氯乙烯绝缘层16、同轴线铜丝屏蔽层17和同轴线聚氯乙烯外护层18 ;控制线9包括相互绞合的两股控制线绝缘线芯19,在两股控制线绝缘线芯19的外侧依次设置控制线铜丝屏蔽层21和控制线聚氯乙烯护套层22 ;每股控制线绝缘线芯20分别包括控制线铜导体23,在控制线铜导体23的外侧设置控制线聚氯乙烯绝缘层24 ;动力照明线10包括相互绞合的两股动力照明线绝缘线芯25,在两股动力照明线绝缘线芯25外侧设置动力照明线聚氯乙烯护套层26 ;每股动力照明线绝缘线芯25分别包括动力照明线铜丝导体27,在动力照明线铜丝导体27的外侧设置聚氯乙烯护套层28。【主权项】1.自承式发光水下监测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缆芯,在所述缆芯外侧依次设置阻水带绕包层、铜丝屏蔽层、聚氯乙烯内护层和聚氨酯外护层;所述缆芯包括两组信号传输线、两组同轴线、抗拉加强芯、控制线和动力照明线;所述抗拉加强芯设置于缆芯的中心,所述两组信号传输线对称设置于抗拉加强芯的外周,所述两组同轴线对称设置于抗拉加强芯的外周,所述控制线和动力照明线分别设置于抗拉加强芯的外周; 每组所述的信号传输线分别包括三股信号传输线绝缘线芯,在所述三股信号传输线绝缘线芯外侧设置信号传输线屏蔽层;每股所述的信号传输线绝缘线芯分别包括镀锡铜丝导体,在所述镀锡铜丝导体的外侧设置信号传输线聚氯乙烯绝缘层; 每组所述的同轴线分别包括同轴线铜导体,在所述同轴线铜导体外侧依次设置同轴线聚氯乙烯绝缘层、同轴线铜丝屏蔽层和同轴线聚氯乙烯外护层; 所述控制线包括相互绞合的两股控制线绝缘线芯,在所述两股控制线绝缘线芯的外侧依次设置控制线铜丝屏蔽层和控制线聚氯乙烯护套层;每股控制线绝缘线芯分别包括控制线铜导体,在所述控制线铜导体的外侧设置控制线聚氯乙烯绝缘层; 所述动力照明线包括相互绞合的两股动力照明线绝缘线芯,在所述两股动力照明线绝缘线芯外侧设置动力照明线聚氯乙烯护套层;每股动力照明线绝缘线芯分别包括动力照明线铜丝导体,在所述动力照明线铜丝导体的外侧设置聚氯乙烯护套层。【专利摘要】自承式发光水下监测传输电缆,涉及水下监测传输电缆的设计
,包括缆芯,在缆芯外侧依次设置阻水带绕包层、铜丝屏蔽层、聚氯乙烯内护层和聚氨酯外护层;缆芯包括两组信号传输线、两组同轴线、抗拉加强芯、控制线和动力照明线;抗拉加强芯设置于缆芯的中心,两组信号传输线对称设置于抗拉加强芯的外周,两组同轴线对称设置于抗拉加强芯的外周,控制线和动力照明线分别设置于抗拉加强芯的外周。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生产容易、电气性能好,抗拉耐磨、抗干扰能力强,实现传输速度快、传输信息准确,使用寿命长、安装方便,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柔软及耐环境气候,并且符合绿色环保要求,适用于水下摄像机和机器人的传输用线缆中。【IPC分类】H01B7/04, H01B7/28, H01B7/17, H01B7/282, H01B7/18【公开号】CN204651050【申请号】CN201520385888【专利技术人】孙振, 张成和, 张成兵, 曾玉松 【申请人】扬州市中能电缆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9月16日【申请日】2015年6月8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自承式发光水下监测传输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缆芯,在所述缆芯外侧依次设置阻水带绕包层、铜丝屏蔽层、聚氯乙烯内护层和聚氨酯外护层;所述缆芯包括两组信号传输线、两组同轴线、抗拉加强芯、控制线和动力照明线;所述抗拉加强芯设置于缆芯的中心,所述两组信号传输线对称设置于抗拉加强芯的外周,所述两组同轴线对称设置于抗拉加强芯的外周,所述控制线和动力照明线分别设置于抗拉加强芯的外周;每组所述的信号传输线分别包括三股信号传输线绝缘线芯,在所述三股信号传输线绝缘线芯外侧设置信号传输线屏蔽层;每股所述的信号传输线绝缘线芯分别包括镀锡铜丝导体,在所述镀锡铜丝导体的外侧设置信号传输线聚氯乙烯绝缘层;每组所述的同轴线分别包括同轴线铜导体,在所述同轴线铜导体外侧依次设置同轴线聚氯乙烯绝缘层、同轴线铜丝屏蔽层和同轴线聚氯乙烯外护层;所述控制线包括相互绞合的两股控制线绝缘线芯,在所述两股控制线绝缘线芯的外侧依次设置控制线铜丝屏蔽层和控制线聚氯乙烯护套层;每股控制线绝缘线芯分别包括控制线铜导体,在所述控制线铜导体的外侧设置控制线聚氯乙烯绝缘层;所述动力照明线包括相互绞合的两股动力照明线绝缘线芯,在所述两股动力照明线绝缘线芯外侧设置动力照明线聚氯乙烯护套层;每股动力照明线绝缘线芯分别包括动力照明线铜丝导体,在所述动力照明线铜丝导体的外侧设置聚氯乙烯护套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振张成和张成兵曾玉松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市中能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