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远程专利>正文

一种插座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039503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12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插座保护电路,包括电源电路、触发电路和控制电路,电源电路包括整流桥Q、电阻R1和电阻R10,触发电路包括二极管VD2、电阻R2和电阻R3,控制电路包括双向晶闸管U1、二极管VD5和二极管VD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一些简单、便宜的电子元件,构成了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的可自动复位插座保护电路,在长时间过压时能够自动切断插座RL供电,电压正常后又能自动复位;另外加入串联的二极管VD3和二极管VD8,能将电路产生的尖峰电压钳位到安全值,防止电压偶尔的正常波动造成频繁关断,稳定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插座,具体是一种插座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随着现在电气设备的普及,给工农业生产、国防事业、科技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加快了社会的发展,人们步入了电气化时代,也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也越来越离不开这些电器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器设备的精度也逐渐提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如何保护好这些电器设备的不受外界的干扰,成了当今科技发展关注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的电网正在普及,庞大的电网系统给了我们许多方便,但是随着接入电网的用户增多,和用户电器的多样化,也造成了电网电压的不稳定,忽高忽低的电压,也成了损坏电器设备的主要因素,现有的一些保护控制电路在过压时会频繁动作,稳定性低,影响人们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座保护电路,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座保护电路,包括电源电路、触发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包括整流桥Q、电阻Rl和电阻R10,所述触发电路包括二极管VD2、电阻R2和电阻R3,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双向晶闸管U1、二极管VD5和二极管VD6。所述整流桥Q端口 I分别连接220V交流电、电阻R2、电阻R7、电容C4和双向晶闸管Ul的Tl极,整流桥Q端口 3分别连接220V交流电另一端、电阻R9和插座RL,整流桥Q端口 2分别连接电阻RlO、二极管VD8正极、电容Cl、二极管VD2、电阻R3、电容C2、单向晶闸管Tl的K极、电容C3、三极管VTl发射极和单向晶闸管T2的K极,二极管VD8负极连接二极管VD3负极,所述整流桥Q端口 4连接电阻R1,电阻Rl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lO另一端、电容Cl另一端、二极管VD3正极和二极管VDl正极,二极管VDl负极分别连接电阻R3另一端和单向晶闸管Tl的G极,单向晶闸管Tl的A极连接电阻R4,电阻R4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l基极,三极管VTl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6和单向晶闸管T2的G极,电阻R6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5另一端、电容C2另一端、二极管VD2负极和电阻R2另一端,所述单向晶闸管T2的A极连接二极管VD4负极,二极管VD4正极分别连接二极管VD5正极和电阻R8,电阻R8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7另一端和电容C4另一端,所述双向晶闸管Ul的G极连接二极管VD6负极,二极管VD6正极分别连接二极管VD5负极、二极管VD7负极和电容C5,电容C5另一端连接电阻R9另一端,所述二极管VD7正极分别连接插座RL另一端和双向晶闸管Ul的T2极。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单向晶闸管Tl和单向晶闸管T2均为TL43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二极管VD8为稳压二极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使用一些简单、便宜的电子元件,构成了一种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的可自动复位插座保护电路,在长时间过压时能够自动切断插座RL供电,电压正常后又能自动复位;另外加入串联的二极管VD3和二极管VD8,能将电路产生的尖峰电压钳位到安全值,防止电压偶尔的正常波动造成频繁关断,稳定性尚。【附图说明】图1为插座保护电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插座保护电路,包括电源电路、触发电路和控制电路,电源电路包括整流桥Q、电阻Rl和电阻R10,触发电路包括二极管VD2、电阻R2和电阻R3,控制电路包括双向晶闸管U1、二极管VD5和二极管VD6。整流桥Q端口 I分别连接220V交流电、电阻R2、电阻R7、电容C4和双向晶闸管Ul的Tl极,整流桥Q端口 3分别连接220V交流电另一端、电阻R9和插座RL,整流桥Q端口 2分别连接电阻R10、二极管VD8正极、电容Cl、二极管VD2、电阻R3、电容C2、单向晶闸管Tl的K极、电容C3、三极管VTl发射极和单向晶闸管T2的K极,二极管VD8负极连接二极管VD3负极,整流桥Q端口 4连接电阻R1,电阻Rl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lO另一端、电容Cl另一端、二极管VD3正极和二极管VDl正极,二极管VDl负极分别连接电阻R3另一端和单向晶闸管Tl的G极,单向晶闸管Tl的A极连接电阻R4,电阻R4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l基极,三极管VTl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6和单向晶闸管T2的G极,电阻R6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5另一端、电容C2另一端、二极管VD2负极和电阻R2另一端,单向晶闸管T2的A极连接二极管VD4负极,二极管VD4正极分别连接二极管VD5正极和电阻R8,电阻R8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7另一端和电容C4另一端,双向晶闸管Ul的G极连接二极管VD6负极,二极管VD6正极分别连接二极管VD5负极、二极管VD7负极和电容C5,电容C5另一端连接电阻R9另一端,二极管VD7正极分别连接插座RL另一端和双向晶闸管Ul的T2极。单向晶闸管Tl和单向晶闸管T2均为TL431。二极管VD8为稳压二极管。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请参阅图1,电路主要包括电源电路、触发电路和控制控制电路,通过双向晶闸管Ul控制负载RlO接通或断开电源。一旦交流电源电压过高,电阻RlO上电压升高,使单向晶闸管Tl导通而三极管VTl关断,单向晶闸管T2也关断,从而使双向晶闸管Ul关断,使插座RL上外接负载免受过压损坏,由于使用的是双向晶闸管U1,双向晶闸管Ul关断后一旦电压回复正常,双向晶闸管Ul即可立即导通,达到自动复位的效果;另外加入串联的二极管VD3和二极管VD8,能将电路产生的尖峰电压钳位到安全值,防止电压偶尔的正常波动造成频繁关断,稳定性高。【主权项】1.一种插座保护电路,包括电源电路、触发电路和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包括整流桥Q、电阻Rl和电阻R10,所述触发电路包括二极管VD2、电阻R2和电阻R3,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双向晶闸管U1、二极管VD5和二极管VD6 ; 所述整流桥Q端口 I分别连接220V交流电、电阻R2、电阻R7、电容C4和双向晶闸管Ul的Tl极,整流桥Q端口 3分别连接220V交流电另一端、电阻R9和插座RL,整流桥Q端口 2分别连接电阻R10、二极管VD8正极、电容Cl、二极管VD2、电阻R3、电容C2、单向晶闸管Tl的K极、电容C3、三极管VTl发射极和单向晶闸管T2的K极,二极管VD8负极连接二极管VD3负极,所述整流桥Q端口 4连接电阻Rl,电阻Rl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lO另一端、电容Cl另一端、二极管VD3正极和二极管VDl正极,二极管VDl负极分别连接电阻R3另一端和单向晶闸管Tl的G极,单向晶闸管Tl的A极连接电阻R4,电阻R4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l基极,三极管VTI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6和单向晶闸管T2的G极,电阻R6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5另一端、电容C2另一端、二极管VD2负极和电阻R2另一端,所述单向晶闸管T2的A极连接二极管VD4负极,二极管VD4正极分别连接二极管VD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座保护电路,包括电源电路、触发电路和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包括整流桥Q、电阻R1和电阻R10,所述触发电路包括二极管VD2、电阻R2和电阻R3,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双向晶闸管U1、二极管VD5和二极管VD6;所述整流桥Q端口1分别连接220V交流电、电阻R2、电阻R7、电容C4和双向晶闸管U1的T1极,整流桥Q端口3分别连接220V交流电另一端、电阻R9和插座RL,整流桥Q端口2分别连接电阻R10、二极管VD8正极、电容C1、二极管VD2、电阻R3、电容C2、单向晶闸管T1的K极、电容C3、三极管VT1发射极和单向晶闸管T2的K极,二极管VD8负极连接二极管VD3负极,所述整流桥Q端口4连接电阻R1,电阻R1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10另一端、电容C1另一端、二极管VD3正极和二极管VD1正极,二极管VD1负极分别连接电阻R3另一端和单向晶闸管T1的G极,单向晶闸管T1的A极连接电阻R4,电阻R4另一端连接三极管VT1基极,三极管VT1集电极分别连接电阻R6和单向晶闸管T2的G极,电阻R6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5另一端、电容C2另一端、二极管VD2负极和电阻R2另一端,所述单向晶闸管T2的A极连接二极管VD4负极,二极管VD4正极分别连接二极管VD5正极和电阻R8,电阻R8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7另一端和电容C4另一端,所述双向晶闸管U1的G极连接二极管VD6负极,二极管VD6正极分别连接二极管VD5负极、二极管VD7负极和电容C5,电容C5另一端连接电阻R9另一端,所述二极管VD7正极分别连接插座RL另一端和双向晶闸管U1的T2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远程
申请(专利权)人:沈远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