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线断股应急处理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81799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9-02 1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线断股应急处理工具,它包括由上半管和下半管组成的管体,管体的前后两侧部均设置有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上压板和下压板,上压板位于管体左右两侧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第一左通孔和第一右通孔,下压板上开设有第二左通孔和第二右通孔;第一左通孔和第二左通孔内穿过有左螺栓,左螺栓的螺杆部套设有与左螺栓相配合的左螺母,左螺母与下压板之间设置有左压簧;第一右通孔和第二右通孔内穿过有右螺栓,右螺栓的螺杆部套设有与右螺栓相配合的右螺母,右螺母与下压板之间设置有右压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装方便、操作简单,能够防止地线从断股处持续松脱,对线路安全运行造成隐患,而且不需要带电作业,降低缺陷处理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力维护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地线断股应急处理工具
技术介绍
在电力设施的正常巡视过程中,会经常发现高压线地线断股的情况,且断裂处各向两侧散股下垂约lm,已构成了危急缺陷,虽然地线断一股不需要切断重接,但仍需要及时进行相应的处理,负责断股处两端会在风力及振动的影响作用下,不断松股、且越来越长,距离带电导线的净空距离越来越近,一旦出现大风恶劣天气,再次发生松股下垂,很容易导致线路短路跳闸。面对地线断股的情况,目前一般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1、申请线路临时停电进行处理;2、上报公司申请带电处理;3、线路年度检修中进行处理。现这种有缺陷处理方式的缺点在于:1、申请线路临时停电进行处理;如果申请线路临时停电处理,对电网运行有一定的影响,并且会损失一定的负荷;2、上报公司申请带电处理;如果采用带电处理,需要验算带电作业的人员及设备之间安全距离,在消除缺陷的同时要保证线路的安全距离等,由于从未开展过这类带电作业且现场条件不满足带电作业的要求;3、线路年度检修中进行处理:发现缺陷的线路距离本年度计划检修时间较长。这就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对地线断股进行高效、方便的应急处理的工具,防止地线从断股处持续松脱,对线路安全运行造成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安装方便、操作简单的地线断股应急处理工具,能够防止地线从断股处持续松脱,对线路安全运行造成隐患,而且不需要带电作业,降低缺陷处理的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地线断股应急处理工具,它包括由两个可分离的上半管和下半管组成的管体,管体的前后两侧部均设置有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横向设置在上半管上侧的上压板和横向设置在下半管下侧的下压板,上压板与所述上半管固定连接,下压板与所述下半管固定连接,上压板位于管体左右两侧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第一左通孔和第一右通孔,下压板上与所述第一左通孔对应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左通孔,下压板上与所述第一右通孔对应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右通孔;第一左通孔和第二左通孔内穿过有左螺栓,所述左螺栓依次穿过第一左通孔和第二左通孔,且左螺栓的螺杆部套设有与左螺栓相配合的左螺母,左螺母与下压板之间设置有左压簧,所述左压簧套设在左螺栓的螺杆部;第一右通孔和第二右通孔内穿过有右螺栓,所述右螺栓依次穿过第一右通孔和第二右通孔,且右螺栓的螺杆部套设有与右螺栓相配合的右螺母,右螺母与下压板之间设置有右压簧,所述右压簧套设在右螺栓的螺杆部。所述上半管或下半管外侧上设置有吊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上压板、下压板、左螺栓、左螺母、左压簧、右螺栓、右螺母、右压簧、上半管和下半管配合设置,管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上半管和下半管在上压板、下压板、左压簧和右压簧的压紧作用下始终压紧贴合,管体处于移动状态时由于左压簧和右压簧的存在上半管和下半管之间可在左螺栓和右螺栓的导向内产生开合的形变;工作时,工作人员在铁塔上将本技术进行组装,使地线位于上半管和下半管之间,且上半管和下半管在左压簧和右压簧的压紧作用下始终压紧贴合地线,然后使用绝缘绳将本技术拉至断股地线处,在移动过程中上半管和下半管之间可产生开合的轻微形变,便于移动,防止卡死在地线其他位置处,当本技术移动至断股地线处,上半管和下半管靠左压簧和右压簧的压力固定地线断股处的断头,防止地线断股处的地线继续在风力,震动等情况的影响下继续松股下垂,对线路的安全运行造成潜在的威胁,而且使用时不需要带电作业,降低缺陷处理的成本;管体的前后两侧部均设置有压紧机构,能够对地线断股处的断头的前后两侧都进行压紧,保证地线断股处的的地线不脱离管体;所述上半管或下半管外侧上设置有吊环,便于绝缘绳与本技术通过吊环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和工作过程作进一步的说明,设定左螺栓5所处的方位为左,右螺栓6所处的方位为右,上半管I所处的方位为上,下半管所处的方位为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地线断股应急处理工具,它包括由两个可分离的上半管I和下半管2组成的管体,管体的前后两侧部均设置有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横向设置在上半管I上侧的上压板3和横向设置在下半管2下侧的下压板4,上压板3与所述上半管I固定连接,下压板4与所述下半管2固定连接,上压板3位于管体左右两侧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第一左通孔12和第一右通孔14,下压板4上与所述第一左通孔12对应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左通孔13,下压板4上与所述第一右通孔14对应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右通孔15 ;第一左通孔12和第二左通孔13内穿过有左螺栓5,所述左螺栓5依次穿过第一左通孔12和第二左通孔13,且左螺栓5的螺杆部套设有与左螺栓5相配合的左螺母7,左螺母7与下压板4之间设置有左压簧10,所述左压簧10套设在左螺栓5的螺杆部;第一右通孔14和第二右通孔15内穿过有右螺栓6,所述右螺栓6依次穿过第一右通孔14和第二右通孔15,且右螺栓6的螺杆部套设有与右螺栓6相配合的右螺母8,右螺母8与下压板4之间设置有右压簧9,所述右压簧9套设在右螺栓6的螺杆部。所述下半管外侧上设置有吊环Ilo本技术工作时,工作人员先在铁塔上将本技术进行组装,使地线位于上半管I和下半管2之间,且上半管I和下半管2在左压簧10和右压簧9的压紧作用下始终压紧贴合地线,然后使用绝缘绳连接吊环11并将本技术拉至断股地线处,在移动过程中上半管I和下半管2之间可产生开合的轻微形变,便于移动,防止卡死在地线其他位置处,当本技术移动至断股地线处,上半管I和下半管2靠左压簧10和右压簧9的压力固定地线断股处的断头,防止地线断股处的地线继续在风力,震动等情况的影响下继续松股下垂,对线路的安全运行造成潜在的威胁。本技术便于现场安装,操作安装简便,不需要带电作业处理或者对线路进行临时停电处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缺陷处理的成本,此处缺陷经过处理后有紧急缺陷降低为一般缺陷。通过运行维护人员持续的现场观察监测,断股的地线没有持续松脱的现象,保持原有的状态,效果良好,达到了理想的使用效果。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主权项】1.地线断股应急处理工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两个可分离的上半管和下半管组成的管体,管体的前后两侧部均设置有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横向设置在上半管上侧的上压板和横向设置在下半管下侧的下压板,上压板与所述上半管固定连接,下压板与所述下半管固定连接,上压板位于管体左右两侧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第一左通孔和第一右通孔,下压板上与所述第一左通孔对应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左通孔,下压板上与所述第一右通孔对应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右通孔;第一左通孔和第二左通孔内穿过有左螺栓,所述左螺栓依次穿过第一左通孔和第二左通孔,且左螺栓的螺杆部套设有与左螺栓相配合的左螺母,左螺母与下压板之间设置有左压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地线断股应急处理工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两个可分离的上半管和下半管组成的管体,管体的前后两侧部均设置有压紧机构,所述压紧机构包括横向设置在上半管上侧的上压板和横向设置在下半管下侧的下压板,上压板与所述上半管固定连接,下压板与所述下半管固定连接,上压板位于管体左右两侧的位置处分别开设有第一左通孔和第一右通孔,下压板上与所述第一左通孔对应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左通孔,下压板上与所述第一右通孔对应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右通孔;第一左通孔和第二左通孔内穿过有左螺栓,所述左螺栓依次穿过第一左通孔和第二左通孔,且左螺栓的螺杆部套设有与左螺栓相配合的左螺母,左螺母与下压板之间设置有左压簧,所述左压簧套设在左螺栓的螺杆部;第一右通孔和第二右通孔内穿过有右螺栓,所述右螺栓依次穿过第一右通孔和第二右通孔,且右螺栓的螺杆部套设有与右螺栓相配合的右螺母,右螺母与下压板之间设置有右压簧,所述右压簧套设在右螺栓的螺杆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东坡刘海东杨光杰李伟峰刘兵邢书慧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河南送变电工程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