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汽车后防撞梁总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30451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3 0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汽车后防撞梁总成结构,包括后防撞梁本体,后防撞梁本体一端固定有吸能支架,另一端开有后牵引孔,后牵引孔内固定有牵引螺母,吸能支架包括支架前面板;支架前面板上端连接有与后防撞梁本体上部面板内侧固定的支架上面板,下端连接有与后防撞梁本体下部面板内侧固定的支架下面板;支架上面板和支架下面板上均设有多根连续的吸能筋,支架上面板尾部连接向上的第一支架固定板,支架下面板尾部连接有向下的第二支架固定板。吸能支架上设有向外凸起的吸能筋,具有质量轻,强度高,成本低的特点,在低速后碰中起到了很好的吸能作用。后防撞梁结构简单、成本低、重量轻、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汽车后防撞梁总成结构
技术介绍
当前常见的钢制后防撞梁总成一般有三种结构形式:第一种为直接采用冲压钢板焊接在车身上起到一定的吸能缓冲作用,这种结构吸能性能差,而且会影响车身其他零件的焊接空间,维修成本高;第二种为带安装孔的冲压钢板通过螺栓或螺母安装在车身上,拆装较方便,维修成本低,但是吸能性能差;第三种为包含防撞梁本体、左右吸能盒、左右安装板等零件的防撞梁总成,通过标准件安装在车身上,左右吸能盒较大的吸收了碰撞能量,对后排乘客及车身都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但是其结构复杂,重量较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汽车后防撞梁总成结构,该后防撞梁总成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同时具有良好的吸能效果。为实现此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新型汽车后防撞梁总成结构,它包括后防撞梁本体,所述后防撞梁本体的一端固定有吸能支架,另一端开有后牵引孔,所述后牵引孔内固定有牵引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支架包括支架前面板;所述支架前面板的上端连接有与后防撞梁本体的上部面板内侧固定的支架上面板,下端连接有与后防撞梁本体的下部面板内侧固定的支架下面板;所述支架上面板和支架下面板上均设有多根连续的吸能筋,所述支架上面板的尾部连接有向上的第一支架固定板,所述支架下面板的尾部连接有向下的第二支架固定板。进一步的,所述后防撞梁本体的另一端固定有一后部开放的牵引螺母安装盒,所述牵引螺母固定于牵引螺母安装盒内,所述牵引螺母安装盒的后端的上部、下部和一侧侧部固定有安装盒固定板,所述牵引螺母安装盒的前端开有与后牵引孔对应的牵引螺母过孔。进一步的,所述牵引螺母安装盒内固定有与牵引螺母安装盒的前端面板内侧贴合的牵引螺母加强板,所述牵引螺母加强板上开有与牵引螺母对应的加强板过孔,所述牵引螺母的前端依次穿过加强板过孔、牵引螺母过孔和后牵引孔。进一步的,所述吸能支架上固定有用于防撞梁在后围板上安装定位的第一定位销。更进一步的,所述牵引螺母安装盒的底部固定有用于防撞梁在后围板上安装定位的第二定位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后防撞梁本体采用高强钢冲压成型,吸能支架上设有向外凸起的吸能筋,具有质量轻,强度高,成本低的特点,在低速后碰中起到了很好的吸能作用。牵引螺母安装盒还兼具吸能盒的作用。通过定位销起到辅助定位安装后防撞梁的作用。本技术所设计的后防撞梁总成结构简单、成本低、重量轻、安装方便,降低了维修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后防撞梁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后防撞梁总成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后防撞梁总成的爆炸图;其中,I 一后防撞梁本体,2—吸能支架,2.1—支架前面板,2.2—支架上面板,2.3—支架下面板,3—后牵引孔,4一牵引螺母,5—吸能筋,6—第一支架固定板,7—第二支架固定板,8—螺母安装盒,9一安装盒固定板,10一螺母过孔,11一螺母加强板,12一加强板过孔,13 一第一定位销,14 一第二定位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如图1一3所示的新型汽车后防撞梁总成结构,它包括后防撞梁本体1,所述后防撞梁本体I的一端固定有吸能支架2,另一端开有后牵引孔3,所述后牵引孔3内固定有牵引螺母4,所述吸能支架2包括支架前面板2.1 ;所述支架前面板2.1的上端连接有与后防撞梁本体I的上部面板内侧固定的支架上面板2.2,下端连接有与后防撞梁本体I的下部面板内侧固定的支架下面板2.3 ;所述支架上面板2.2和支架下面板2.3上均设有多根连续的吸能筋5,所述支架上面板2.2的尾部连接有向上的第一支架固定板6,所述支架下面板2.3的尾部连接有向下的第二支架固定板7。吸能支架2的结构简单,且吸能支架2上下设有吸能筋5保证了支架的结构强度,通过支架固定板在车身上定位,安装方便,结构紧凑。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后防撞梁本体I的另一端固定有一后部开放的牵引螺母安装盒8,所述牵引螺母4固定于牵引螺母安装盒8内,所述牵引螺母安装盒8的后端的上部、下部和一侧侧部固定有安装盒固定板9,所述牵引螺母安装盒8的前端开有与后牵引孔3对应的牵引螺母过孔10。螺母安装盒8具有一定的吸能效果,在有效保证牵引螺母4的安装固定强度的同时,加工工艺较为简单,安装方便。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牵引螺母安装盒8内固定有与牵引螺母安装盒8的前端面板内侧贴合的牵引螺母加强板11,所述牵引螺母加强板11上开有与牵引螺母4对应的加强板过孔12,所述牵引螺母4的前端依次穿过加强板过孔12、牵引螺母过孔10和后牵引孔3。通过牵引螺母加强板11的结构进一步保证了牵引螺母4的结构强度。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吸能支架2上固定有用于防撞梁在后围板上安装定位的第一定位销13。所述牵引螺母安装盒8的底部固定有用于防撞梁在后围板上安装定位的第二定位销14。通过两个定位销的结构进一步方便了后防撞梁总成在车身上的定位。本技术中,后防撞梁本体I采用高强钢冲压成型,截面为“几”字型,上面设有向外凸起的吸能筋5,具有质量轻,强度高,成本低的特点,在低速后碰中起到了很好的吸能作用。吸能支架2上布置有定位销,起到辅助定位安装后防撞梁的作用。牵引钩螺母4布置在螺母安装盒8内部,并与螺母加强板11焊接在一起,牵引钩在使用时拧紧到该支架中,满足了后拖钩最大拉力所需要的强度要求。同时后防撞梁本体I上开有后拖钩用的过孔。螺母安装盒8还兼具吸能盒的作用,采用自焊接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其上开有与牵引钩螺母4配合的过孔,并布置有定位销,起主定位安装后防撞梁的作用。螺母加强板11与螺母安装盒和牵引螺母4焊接在一起,起到加强后牵引环支架的作用,保证后拖钩在最大拉力下不产生较大变形及断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主权项】1.一种新型汽车后防撞梁总成结构,它包括后防撞梁本体(I),所述后防撞梁本体(I)的一端固定有吸能支架(2),另一端开有后牵引孔(3),所述后牵引孔(3)内固定有牵引螺母(4),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支架(2)包括支架前面板(2.1);所述支架前面板(2.1)的上端连接有与后防撞梁本体(I)的上部面板内侧固定的支架上面板(2.2),下端连接有与后防撞梁本体(I)的下部面板内侧固定的支架下面板(2.3);所述支架上面板(2.2)和支架下面板(2.3)上均设有多根连续的吸能筋(5),所述支架上面板(2.2)的尾部连接有向上的第一支架固定板¢),所述支架下面板(2.3)的尾部连接有向下的第二支架固定板(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后防撞梁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防撞梁本体(I)的另一端固定有一后部开放的牵引螺母安装盒(8),所述牵引螺母(4)固定于牵引螺母安装盒(8)内,所述牵引螺母安装盒(8)的后端的上部、下部和一侧侧部固定有安装盒固定板(9),所述牵引螺母安装盒(8)的前端开有与后牵引孔(3)对应的牵引螺母过孔(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汽车后防撞梁总成结构,它包括后防撞梁本体(1),所述后防撞梁本体(1)的一端固定有吸能支架(2),另一端开有后牵引孔(3),所述后牵引孔(3)内固定有牵引螺母(4),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支架(2)包括支架前面板(2.1);所述支架前面板(2.1)的上端连接有与后防撞梁本体(1)的上部面板内侧固定的支架上面板(2.2),下端连接有与后防撞梁本体(1)的下部面板内侧固定的支架下面板(2.3);所述支架上面板(2.2)和支架下面板(2.3)上均设有多根连续的吸能筋(5),所述支架上面板(2.2)的尾部连接有向上的第一支架固定板(6),所述支架下面板(2.3)的尾部连接有向下的第二支架固定板(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清华胡钊军黄腾飞刘其文曹卫林谢佑清吴小兵
申请(专利权)人: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