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钢生产冷却水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21466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1 1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轧钢生产冷却水沉淀池,其特征在于:第一沉淀池底部倾斜设置有斜板,第一沉淀池底部斜板与前端接触位置设置有出泥口,出泥口通过泥槽连接污泥分离池左侧,第一沉淀池右侧通过连通管连接第二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右侧通过连通管连接清水池,清水池中部设置有挡板,清水池左侧设置有填料框,填料框内部填充碎陶瓷,清水池右侧设置有循环水出口,污泥分离池中部设置有搅拌桨,污泥分离池底部设置有磁铁,污泥分离池右侧设置有污水出口,该设备结构合理规范,操作简单,合理的利用地球重力将不同层次的冷却水进行分离处理,降低电量的损耗,同时能将铁屑与污泥进行有效的分离,将这些铁屑合理的利用起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作业、运输类,用一般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或装置,用沉积法将悬浮固体微粒从液体中分离,尤指一种轧钢生产冷却水沉淀池
技术介绍
轧钢生产过程中,无论是出炉还是冷却都用到大量的冷却水,冷却水在接触轧钢以后都会携带大量的铁肩,特别在轧钢裁断工序,为保护锯片都会加入大量的喷淋水,为使这些冷却水得到充分的使用,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多级沉淀的方法将铁肩等杂物沉淀后使用冷却水,铁肩等杂物则当污泥处理,这样往往会造成铁肩的大量浪费,造成污泥后续处理复杂,同时由于沉淀池结构简单,当污泥到达一定厚度以后需要人工将沉淀物打捞,造成人力资源的大量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轧钢生产冷却水沉淀池,该设备结构合理规范,操作简单,合理的利用地球重力将不同层次的冷却水进行分离处理,降低电量的损耗,同时能将铁肩与污泥进行有效的分离,将这些铁肩合理的利用起来。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轧钢生产冷却水沉淀池,包括进水口,斜板,出泥口,泥槽,第二沉淀池,污泥分离池,清水池,第一沉淀池,其特征在于:第一沉淀池为梯形结构,第一沉淀池底部为后端高于前端的斜坡,第一沉淀池左侧上部设置有进水口,第一沉淀池底部倾斜设置有斜板,第一沉淀池底部斜板与前端接触位置设置有出泥口,出泥口通过泥槽连接污泥分离池左侧,第一沉淀池右侧通过连通管连接第二沉淀池,第二沉淀池内部设置有挡板,挡板将第二沉淀池分隔成沉淀单元,第二沉淀池底部设置有卸料口,卸料口中部设置有阀门,卸料口连接污泥分离池上部,第二沉淀池右侧通过连通管连接清水池,清水池中部设置有挡板,清水池左侧设置有填料框,填料框内部填充碎陶瓷,清水池右侧设置有循环水出口,污泥分离池中部设置有搅拌桨,污泥分离池底部设置有磁铁,污泥分离池右侧设置有污水出口。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沉淀池中部设置有防冲击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水池挡板顶部设置有波纹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污泥分离池中部靠右设置有曝气管。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污水出口设置有滤布。工作原理:本技术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合理的利用地球重力将不同层次的冷却水进行分离处理,降低电量的损耗,同时能将铁肩与污泥进行有效的分离,将这些铁肩合理的利用起来,冷却水通过进水口进入第一沉淀池,由于设置有防冲击板能起到良好的稳流作用,由于第一沉淀池为后端高于前端的结构设计,被斜板沉淀下来的铁肩和污泥能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出泥口流到污泥分离池,初沉淀后的冷却水进入第二沉淀池进行静置沉淀,沉淀下来的铁肩和污泥通过卸料口流入到污泥分离池,再次分离后的冷却水流入清水池左侧,由于清水池中部设置有挡板,冷却水通过填料框的过滤作用将携带的杂物沉淀下来,填料框起到一个固液分离的效果,由于在清水池设置有波纹板能有效的平稳水流,防止泡沫的产生,达到再次使用的目的,由于在污泥分离池底部设置有磁铁,能有效的对铁肩进行吸附,同时通过搅拌桨的扰动将污泥与铁肩分离,污泥通过滤布从污水出口流入到工厂废水系统进行处理,由于在污泥分离池设置有曝气管,能有效的增强扰动效果,将污泥分离开。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合理的利用地球重力将不同层次的冷却水进行分离处理,降低电量的损耗,同时能将铁肩与污泥进行有效的分离,将这些铁肩合理的利用起来;2、冷却水通过进水口进入第一沉淀池,由于设置有防冲击板能起到良好的稳流作用,由于第一沉淀池为后端高于前端的结构设计,被斜板沉淀下来的铁肩和污泥能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出泥口流到污泥分离池;3、再次分离后的冷却水流入清水池左侧,由于清水池中部设置有挡板,冷却水通过填料框的过滤作用将携带的杂物沉淀下来,填料框起到一个固液分离的效果,由于在清水池设置有波纹板能有效的平稳水流,防止泡沫的产生,达到再次使用的目的;4、由于在污泥分离池底部设置有磁铁,能有效的对铁肩进行吸附,同时通过搅拌桨的扰动将污泥与铁肩分离,污泥通过滤布从污水出口流入到工厂废水系统进行处理,由于在污泥分离池设置有曝气管,能有效的增强扰动效果,将污泥分离开。【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轧钢生产冷却水沉淀池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水□ ;2_防冲击板;3_挡板;4_斜板;5_出泥□ ;6_泥槽;7_污泥分离池;8-阀门;9_卸料口 ; 10-搅拌桨;11_磁铁;12-曝气管;13_滤布;14-污水出口 ;15_填料框;16_循环水出口 ;17_波纹板;18_清水池;19_沉淀单元;20_第二沉淀池;21_连通管;22-第一沉淀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轧钢生产冷却水沉淀池,包括进水口 1,斜板4,出泥口 5,泥槽6,第二沉淀池20,污泥分离池7,清水池18,第一沉淀池22,其特征在于:第一沉淀池22为梯形结构,第一沉淀池22底部为后端高于前端的斜坡,第一沉淀池22左侧上部设置有进水口I,第一沉淀池22底部倾斜设置有斜板4,第一沉淀池22底部斜板4与前端接触位置设置有出泥口 5,出泥口 5通过泥槽6连接污泥分离池7左侧,第一沉淀池22右侧通过连通管21连接第二沉淀池20,第二沉淀池20内部设置有挡板3,挡板3将第二沉淀池20分隔成沉淀单元19,第二沉淀池20底部设置有卸料口 9,卸料口 9中部设置有阀门8,卸料口 9连接污泥分离池7上部,第二沉淀池20右侧通过连通管21连接清水池18,清水池18中部设置有挡板3,清水池18左侧设置有填料框15,填料框15内部填充碎陶瓷,清水池18右侧设置有循环水出口 16,污泥分离池7中部设置有搅拌桨10,污泥分离池7底部设置有磁铁11,污泥分离池7右侧设置有污水出口 14,所述第一沉淀池22中部设置有防冲击板2,所述清水池18挡板3顶部设置有波纹板17,所述污泥分离池7中部靠右设置有曝气管12,所述污水出口 14设置有滤布13,本技术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合理的利用地球重力将不同层次的冷却水进行分离处理,降低电量的损耗,同时能将铁肩与污泥进行有效的分离,将这些铁肩合理的利用起来,冷却水通过进水口进入第一沉淀池,由于设置有防冲击板能起到良好的稳流作用,由于第一沉淀池为后端高于前端的结构设计,被斜板沉淀下来的铁肩和污泥能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出泥口流到污泥分离池,初沉淀后的冷却水进入第二沉淀池进行静置沉淀,沉淀下来的铁肩和污泥通过卸料口流入到污泥分离池,再次分离后的冷却水流入清水池左侧,由于清水池中部设置有挡板,冷却水通过填料框的过滤作用将携带的杂物沉淀下来,填料框起到一个固液分离的效果,由于在清水池设置有波纹板能有效的平稳水流,防止泡沫的产生,达到再次使用的目的,由于在污泥分离池底部设置有磁铁,能有效的对铁肩进行吸附,同时通过搅拌桨的扰动将污泥与铁肩分离,污泥通过滤布从污水出口流入到工厂废水系统进行处理,由于在污泥分离池设置有曝气管,能有效的增强扰动效果,将污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轧钢生产冷却水沉淀池,包括进水口(1),斜板(4),出泥口(5),泥槽(6),第二沉淀池(20),污泥分离池(7),清水池(18),第一沉淀池(22),其特征在于:第一沉淀池(22)为梯形结构,第一沉淀池(22)底部为后端高于前端的斜坡,第一沉淀池(22)左侧上部设置有进水口(1),第一沉淀池(22)底部倾斜设置有斜板(4),第一沉淀池(22)底部斜板(4)与前端接触位置设置有出泥口(5),出泥口(5)通过泥槽(6)连接污泥分离池(7)左侧,第一沉淀池(22)右侧通过连通管(21)连接第二沉淀池(20),第二沉淀池(20)内部设置有挡板(3),挡板(3)将第二沉淀池(20)分隔成沉淀单元(19),第二沉淀池(20)底部设置有卸料口(9),卸料口(9)中部设置有阀门(8),卸料口(9)连接污泥分离池(7)上部,第二沉淀池(20)右侧通过连通管(21)连接清水池(18),清水池(18)中部设置有挡板(3),清水池(18)左侧设置有填料框(15),填料框(15)内部填充碎陶瓷,清水池(18)右侧设置有循环水出口(16),污泥分离池(7)中部设置有搅拌桨(10),污泥分离池(7)底部设置有磁铁(11),污泥分离池(7)右侧设置有污水出口(1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德明
申请(专利权)人:马龙县首锋矿山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