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池坤祐专利>正文

防水装置与防水外壳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06070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9 19:15
一种防水装置,包含一第一弹性件、一第二弹性件以及一吸水组件。第一弹性件提供抵接于一第一结合件。第二弹性件提供抵接于一第二结合件,且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配合界定出一开放端。吸水组件介于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间并且外露于开放端,吸水组件包括一包覆膜以及吸水材。包覆膜为透水材质。吸水材受包覆膜包覆,提供吸收通过包覆膜的液体,并利用吸水膨胀的力量,提升第一弹性件(或第二弹性件)贴抵于第一结合件(或第二结合件)的密合度,减少产生缝隙的可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水装置与防水外壳,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设置在结合件间,借以提供防水效果的防水装置,以及应用该防水装置的防水外壳。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例如在电子装置的外壳或是水管接管间,为了达到防水效果,是利用例如橡胶或硅胶材质的防水垫片或防水圈设置于结合件间,或是可能产生渗水的部位,借此达到防水的目的。然而,虽然橡胶或硅胶具有弹性而可抵紧于结合件或周遭的环境壁面,但仍然无可避免可能会有因为橡胶或硅胶受力不均匀或其它因素而产生缝隙的情况,一但产生缝隙,便可能因此形成防水漏洞。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防水性能的防水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利用弹性材质配合防水材质,达成提升防水性能。本专利技术防水装置设置于相结合并且界定出一开放侧以及一密闭侧的一第一结合件与一第二结合件间,防止水或其他液体通过该第一结合件与该第二结合件间进入该密闭侦牝该防水装置包含一第一弹性件、一第二弹性件以及一吸水组件。该第一弹性件提供抵接该第一结合件。该第二弹性件提供抵接该第二结合件,且该第一弹性件与该第二弹性件配合界定出一朝向该开放侧的开放端。该吸水组件介于该第一弹性件与该第二弹性件间并且外露于该开放端,该吸水组件包括一包覆膜以及吸水材。该包覆膜为透水材质并界定出一容置空间。该吸水材受该包覆膜包覆而位于该容置空间中,提供吸收通过该包覆膜的水或其他液体。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防水装置的防水外壳。本专利技术防水壳体包含一第一壳体、一第二壳体以及前述的防水装置。该第二壳体结合于该第一壳体,并且与该第一壳体配合界定出一内部空间、一外露的开放侧以及一朝向内部空间的密闭侧。该防水装置设置于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间。本专利技术的功效在于借由在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间设置吸水组件,利用其吸水膨胀的特性,除了吸收进入的水或液体以外,其膨胀后施加于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的力量,也可提升第一弹性件与第二弹性件贴抵于第一结合件与第二结合件的密合度,借此降低第一弹性件(或第二弹性件)与第一结合件(或第二结合件)间产生缝隙的可能性,提升整体防水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防水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设置于一第一结合件与一第二结合件间的侧面局部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防水装置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图4是图3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变化态样设置于一电子装置外壳的一第一壳体与一第二壳体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应当注意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参阅图1、图2,为本专利技术防水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防水装置I供设置于相结合的一第一结合件2与一第二结合件3间,且第一结合件2与第二结合件3配合界定出一开放侧21与一密闭侧22,防水装置I提供防止水或其他液体进入密闭侧22。第一结合件2在此实施例为螺锁件,相对于第二结合件3,螺锁件头部外露的一侧可视为开放侧21,第二结合件3在此实施例可为壳件或壁、板件,壳件或壁、板件相反于头部所在的一侧则可视为密闭侧22。在第一较佳实施例中,防水装置I整体为类似防水垫圈结构,其包括一第一弹性件11、一第二弹性件12及一吸水组件13。第一弹性件11与第二弹性件12均为橡胶材质,且均呈环状片体,第一弹性件11具有一第一内缘111与一第一外缘112,第二弹性件12具有一第二内缘121与一第二外缘122,且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11的第一外缘112与第二弹性件12的第二外缘122间相间隔而配合界定出一开放端100,亦即,在此实施例中,开放端100是呈环状的开槽,第一弹性件11的第一内缘111与第二弹性件12的第二内缘121相连接而界定出一封闭端101。吸水组件13设置在第一弹性件11与第二弹性件12间,并且借由开放端100外露。吸水组件13包括一包覆膜131以及填充在包覆膜131内的吸水材132 (具体可采用例如高吸水性高分子(Superabsorbentpolymers, SAP,亦称高吸水性树脂。当然,其亦可采用其他吸水材料)。包覆膜131为可透水的膜片制成,具体做法可为例如上下两片环状膜片133、134其内缘与外缘均借由超音波接合而形成一气、液密性的封闭式膜袋,吸水材132为粉末或颗粒状填充于包覆膜131中而位在两膜片133、134间的一容置空间中。包覆膜131具体使用的材质可为PE膜或网材等,其主要达成的功能是将吸水材包覆于内,并且可供水或其他液体通过而被吸水材所吸收。当吸水组件13设置在第一弹性件11与第二弹性件12间时,吸水组件13仅外围部分借由开放端100外露,而当防水装置I设置在第一结合件2与第二结合件3间时,开放端100是朝向开放侧21,封闭端101则是朝向密闭侧22。常态下,防水装置I以第一弹性件11与第二弹性件12分别贴抵于第一结合件2与第二结合件3而达成基本的防水效果,而第一结合件2、第二结合件3与防水装置I整个组合的外在环境处在有水的情况下,当水或其他液体由开放端100进入第一弹性件11与第二弹性件12间时,水或其他液体会通过包覆膜131而为吸水材132所吸收,当吸水材132吸收水或其他液体而往外膨胀时,其膨胀所产生往外扩张的力量,即可对第一弹性件11 (或第二弹性件12)产生向外撑抵于第一结合件2 (或第二结合件3)的力量,借此尽可能降低第一结合件2与第一弹性件11 (或第二结合件3与第二弹性件12)间产生缝隙的可能,进而提升防水装置I的防水性能。除此之夕卜,由于第一弹性件11与第二弹性件12间仅有朝向开放侧21的开放端100外露,因此,进入吸水组件13为吸水材132所吸收的水或其他液体,也无法再进入密闭侧22。补充说明的是,本文所述开放端100是朝向开放侧21,系指在水或液体由开放侧21通过第一、第二结合件2、3的流路上,是会通过防水装置I的开放端100的,换言之,只要水或液体进入开放侧21,便会经由开放端100进入吸水组件13。另,密闭端101的设置,是用以避免被吸水组件13所吸收的水或液体进入密闭侧22。另外,由于防水装置I的第一弹性件11与第二弹性件12分别贴抵于第一结合件2与第二结合件3已可达成防水效果,故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11的第一内缘111与第二弹性件12的第二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防水装置与防水外壳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水装置,一第一结合件与一第二结合件相结合并界定出一开放侧以及一密闭侧,该防水装置设置于该第一结合件与该第二结合件间,防止液体通过该第一结合件与该第二结合件间进入该密闭侧,其特征在于该防水装置包含:一第一弹性件,提供抵接该第一结合件;一第二弹性件,提供抵接该第二结合件,且该第一弹性件与该第二弹性件配合界定出一朝向该开放侧的开放端;以及一吸水组件,介于该第一弹性件与该第二弹性件间并且外露于该开放端,该吸水组件包括:一包覆膜,为透水材质并界定出一容置空间;以及一吸水材,受该包覆膜包覆而位于该容置空间中,提供吸收通过该包覆膜的液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坤祐
申请(专利权)人:池坤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