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屏蔽用导电泡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66707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2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屏蔽用导电泡绵,包括薄膜基体,薄膜基体通过多孔模具冲有若干个孔,其中孔径为0.1-2.0mm,孔与孔之间的纵向距离为0.5-2.0mm,孔与孔之间的横向距离为0.5-2.0mm,开孔率为10-90%;薄膜基体表面、以及孔壁上均涂覆有纳米铜粉层,纳米铜粉层的表面电镀有双层金属导电层;薄膜基体正、反面的双层金属导电层的厚度成梯度性差异分布。采用薄膜为基体进行冲孔,不仅能加工出更薄或更厚的导电泡绵,而且导电泡绵上的孔径非常均匀。金属涂层具有梯度分布,相对单一厚度涂层的普通材料,能有效对电磁波进行递减损耗,在更宽频率范围内吸收电磁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电磁屏蔽材料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多孔结构的电磁屏蔽用导电泡绵。【
技术介绍
】导电海绵是一种集导电和电磁屏蔽功能于一体的材料,它是一种三维网状结构,具有发泡孔径均匀、柔软、富有弹性、不脱肩的优点;还具有导电有效期长,屏蔽效果好,不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表面电阻值可按实际用途设定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计算机、IXD显示器、液晶电视、激光打印机、高速复印机、通讯设备、移动电话、卫星通信、医疗设备、高压机测试、仪表仪器、垫片/隔板、插板电子产品、防震导电的包装。目前,导电海绵主要采用三维多孔聚氨酯海绵为基体,这种基体为三维多孔结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对于电磁屏蔽的性能非常优异,但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电磁屏蔽材料超薄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国内最薄导电泡绵材料仅限于0.8_,对于0.8mm以下的导电泡绵完全依赖于国外进口。因此,开发超薄并且具备超高导电性的导电海绵,是电磁屏蔽材料技术发展的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超薄并具备优良导电性的导电泡绵。一种电磁屏蔽用导电泡绵,包括薄膜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基体的厚度为0.1-5.0mm、质量密度为1-1OOg/Hl2 ;薄膜基体通过多孔模具冲有若干个孔,其中孔径为0.1-2.0mm,孔与孔之间的纵向距离为0.5-2.0mm,孔与孔之间的横向距离为0.5-2.0mm,开孔率为10-90% ;薄膜基体表面、以及孔壁上均涂覆有纳米铜粉层,纳米铜粉层的厚度为0.1-500 μ?? ;纳米铜粉层的表面电镀有双层金属导电层,所述双层金属导电层为铜导电层和镍防护层,铜导电层和镍防护层的厚度均为1-100 μπι;薄膜基体正、反面的双层金属导电层的厚度成梯度性差异分布,其中正面的双层金属导电层厚度为3-200 μπι,反面的双层金属导电层厚度为2-100 μπι。所述薄膜基体采用聚氨酯、聚醚和PE中的一种。所述纳米铜粉层的涂覆方式为冷喷涂方式,或是将纳米铜粉调成浆料再涂覆到基体表面。所述纳米铜粉为球形铜粉,平均粒径为10-1000n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体现于:1、采用薄膜为基体进行冲孔,不仅能加工出更薄或更厚的导电泡绵,而且导电泡绵上的孔径非常均匀。2、导电海绵具有高强度、高抗疲劳性。3、采用冷喷涂或涂覆铜导电浆的方式进行涂覆球状铜粉层,能有效将铜粉均匀填充至孔结构内,使得导电海绵的表面电阻更小,体积电阻分布更均匀,导电性能好,并能较好的解决导电泡绵在模切过程掉粉的难题。4、金属涂层具有梯度分布,相对单一厚度涂层的普通材料,能有效对电磁波进行递减损耗,在更宽频率范围内吸收电磁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图1中A部基体内孔的纵、横向孔距显/」、/」、意图图中:1、薄膜基体,2、孔,3、纳米铜粉层,4、铜导电层,5、镍防护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阐述如下: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2,在厚度为0.1mm,质量密度为90g/m2的PE薄膜基体I上通过多孔模具冲有若干孔2,孔径为0.1mm,孔2与孔2之间的纵向距离为0.5_,孔2与孔2之间的横向距离为0.5mm,开孔率为10%。在薄膜基体I表面、孔2的壁上均涂覆有平均粒径为1nm的球形纳米铜粉层3,纳米铜粉层3的厚度为0.1 μ m,纳米铜粉层3的涂覆方式为冷喷涂。纳米铜粉层3的表面电镀有双层金属导电层,双层金属导电层中位于里面的铜导电层4在薄膜基体I正面的厚度为2um,在薄膜基体I反面的厚度为I ym。位于外面的镍防护层5在薄膜基体I正面的厚度为I μ m,在薄膜基体I反面的厚度为I μπι,即薄膜基体正反面的导电层厚度成梯度性差异分布,正面导电层厚度为3um,反面导电层厚度为2um。实施例二:参见图1、图2,在厚度为0.5_,质量密度为70g/m2的聚氨酯薄膜基体I上通过多孔模具冲有若干孔2,孔径为0.5_,孔2与孔2之间的纵向距离为0.8mm,孔2与孔2之间的横向距离为1.0mm,开孔率为35%。在薄膜基体I表面、孔2的壁上均涂覆有平均粒径为10nm的球形纳米铜粉层3,纳米铜粉层3的厚度为10 μ m,纳米铜粉层3的涂覆方式是将纳米铜粉调成浆料再涂覆到基体I表面。纳米铜粉层3的表面电镀有双层金属导电层,双层金属导电层中位于里面的铜导电层4在薄膜基体I正面的厚度为20um,在薄膜基体I反面的厚度为10 μπι。位于外面的镲防护层5在薄膜基体I正面的厚度为20 μm,在薄膜基体I反面的厚度为10 μ m,即薄膜基体正反面的导电层厚度成梯度性差异分布,正面导电层厚度为40um,反面导电层厚度为20um。实施例三:参见图1、图2,在厚度为0.7mm,质量密度为10g/m2的聚氨酯薄膜基体I上通过多孔模具冲有若干孔2,孔径为1.0mm,孔2与孔2之间的纵向距离为1.0mm,孔2与孔2之间的横向距离为1.2mm,开孔率为70%。在薄膜基体I表面、孔2的壁上均涂覆有平均粒径为500nm的球形纳米铜粉层3,纳米铜粉层3的厚度为100 μ m,纳米铜粉层3的涂覆方式是将纳米铜粉调成浆料再涂覆到基体I表面。纳米铜粉层3的表面电镀有双层金属导电层,双层金属导电层中位于里面的铜导电层4在薄膜基体I正面的厚度为50um,在薄膜基体I反面的厚度为25 μ mo位于外面的镍防护层5在薄膜基体I正面的厚度为50 μ m,在薄膜基体I反面的厚度为30 μ m,即薄膜基体正反面的导电层厚度成梯度性差异分布,正面导电层厚度为lOOum,反面导电层厚度为80um。实施例四:参见图1、图2,在厚度为5.0mm,质量密度为35g/m2的聚氨酯薄膜基体I上通过多孔模具冲有若干孔2,孔径为2.0mm,孔2与孔2之间的纵向距离为2.0mm,孔2与孔2之间的横向距离为2.0mm,开孔率为90%。在薄膜基体I表面、孔2的壁上均涂覆有平均粒径为100nm的球形纳米铜粉层3,纳米铜粉层3的厚度为500 μ m,纳米铜粉层3的涂覆方式冷喷涂。纳米铜粉层3的表面电镀有双层金属导电层,双层金属导电层中位于里面的铜导电层4在薄膜基体I正面的厚度为lOOum,在薄膜基体I反面的厚度为50 μπι。位于外面的镍防护层5在薄膜基体I正面的厚度为100 μ m,在薄膜基体I反面的厚度为50 μ m,即薄膜基体正反面的导电层厚度成梯度性差异分布,正面导电层厚度为200um,反面导电层厚度为10um0本技术的双层金属导电层中,所采用的金属不限于铜镍层,也可以是铜、镍、银等任意单金属或合金。【主权项】1.一种电磁屏蔽用导电泡绵,包括薄膜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基体的厚度为0.1-5.0mm、质量密度为1-1OOg/Hl2 ;薄膜基体通过多孔模具冲有若干个孔,其中孔径为0.1-2.0mm,孔与孔之间的纵向距离为0.5-2.0mm,孔与孔之间的横向距离为0.5-2.0mm,开孔率为10-90% ;薄膜基体表面、以及孔壁上均涂覆有纳米铜粉层,纳米铜粉层的厚度为0.1-500 μπι ;纳米铜粉层的表面电镀有双层金属导电层,所述双层金属导电层为铜导电层和镍防护层,铜导电层和镍防护层的厚度均为1-100 μπι;薄膜基体正、反面的双层金属导电层的厚度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屏蔽用导电泡绵,包括薄膜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基体的厚度为0.1‑5.0mm、质量密度为10‑100g/㎡;薄膜基体通过多孔模具冲有若干个孔,其中孔径为0.1‑2.0mm,孔与孔之间的纵向距离为0.5‑2.0mm,孔与孔之间的横向距离为0.5‑2.0mm,开孔率为10‑90%;薄膜基体表面、以及孔壁上均涂覆有纳米铜粉层,纳米铜粉层的厚度为0.1‑500μm;纳米铜粉层的表面电镀有双层金属导电层,所述双层金属导电层为铜导电层和镍防护层,铜导电层和镍防护层的厚度均为1‑100μm;薄膜基体正、反面的双层金属导电层的厚度成梯度性差异分布,其中正面的双层金属导电层厚度为3‑200μm,反面的双层金属导电层厚度为2‑100μ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芳孙爱祥甘勇张晓莉周诗彪
申请(专利权)人:常德鑫鸿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