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面机的同步调距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38678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6 0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面机的同步调距机构,包括手轮机构、右面板、蜗轮、动压轮、左面板、轴承座、调节体和调节螺杆;手轮与手轮轴连接;在手轮轴上,还间隔安装了两个蜗杆,动压轮位于间隔的两个蜗杆之间,动压轮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轴承,两轴承都分别安装在轴承座上,两轴承座分别安装在右面板和左面板上,在动压轮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根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与轴承座连接,每根调节螺杆设置在带有内螺纹的调节体内,调节螺杆与调节体内的内螺纹啮合,蜗轮套在调节体的外周,每个蜗轮分别与一个蜗杆啮合。本实新型采用同一轴上左右两端的蜗杆带动左右两端的蜗轮进行调节距离,该调距方式操作简单,左右同步,非常适合用于压面机动压轮的调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调距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压面机的同步调距机构,适用于压面机,属于食品加工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压面机在揉面和压面的食品行业已经广泛使用。压面机的工作原理是动压轮与定压轮以相同的线速度且转向相反,通过逐渐改变动压轮与定压轮之间的距离,重复多次辗压面团从而使面粉和水能够充分融合。因此,对于用户来说,调整动压轮与定压轮之间的距离这一步骤成为了用户最常使用的一个环节,调整动压轮与定压轮之间的距离必须简单轻松和平稳。而重点在于,动压轮左右两边能够同时移动,压出来的面才会厚度均匀,本领域称这一调整动压轮和定压轮距离的机构为同步调距机构。目前,使用较多的调距机构是左右独立调距机构。左右独立调距机构是左右两边分别以旋转左右螺杆的方式来调整动压轮位置的机构。这种调距方式有几个缺点:一是调节操作费力不方便;二是无法实现动压轮的同步移动,难以保证压出的面厚度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稳定可靠,动压轮的同步移动的压面机调节距离机构。本技术采用同一轴上左右两端的蜗杆带动左右两端的蜗轮进行调节距离,该调距方式操作简单,左右同步,非常适合用于压面机动压轮的调距。本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压面机的同步调距机构,包括手轮机构、右面板、蜗轮、动压轮、左面板、轴承座、调节体和调节螺杆;其中,手轮机构包括手轮、手轮轴、蜗杆和侧面安装板;所述手轮与手轮轴连接;在手轮轴上,还间隔安装了两个蜗杆,每个蜗杆的外侧都设有侧面安装板,靠近手轮一侧的侧面安装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第三轴套和第四轴套设置在远离手轮的蜗杆的右左两侧;所述动压轮设置在手轮轴中部,位于间隔的两个蜗杆之间,动压轮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轴承,两轴承都分别安装在轴承座上,两轴承座分别安装在右面板和左面板上,在动压轮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根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与轴承座连接,每根调节螺杆设置在带有内螺纹的调节体内,调节螺杆与调节体内的内螺纹啮合,蜗轮套在调节体的外周,每个蜗轮分别与一个蜗杆嗤合。为进一步实现本技术目的,所述每个蜗杆的外侧为两个蜗杆相对面的另一面。优选地,所述调节螺杆通过圆柱销与轴承座连接。优选地,所述调节体为带有空腔的柱状体,蜗轮套在柱状体外周。优选地,所述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第三轴套和第四轴套上设有螺钉或螺栓。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I)本技术手轮轴左右各有一个蜗杆,动压轮左右各有固定了一根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与调节体内的内螺纹啮合连接,左右两端的调节体上都固定了一个蜗轮,转动手轮轴带动两蜗杆转动,此时,蜗轮在蜗杆的作用力下转动,并带动调节体转动,使调节螺杆也转动,从而使动压轮产生同步的轴向移动。,通过转动手轮就可以使动压轮同步的向前移动,或者同步的向后移动进行压面,实现动压轮的同步移动,可以保证压出的面厚度均匀。2)本技术通过蜗杆与蜗轮啮合调节动压轮的移动,由于蜗杆与蜗轮的齿部间隙很小,可以看作左右边的蜗杆与蜗轮的间隙完全相同;因此,无论蜗杆正转还是反转,都可以使蜗轮同时转动;本技术调距的同步性非常好。3)本技术动压轮调距方式操作方便、省力,加工装配非常简单,制造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压面机的同步调距机构的主视图。图2为图1A-A向的剖视图。图3为图1的手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蜗杆与蜗轮齿向剖视图。图中示出:手轮机构1、右面板2、蜗轮3、动压轮4、左面板5、轴承座6、圆柱销7、调节体8、调节螺杆9、手轮1.1、手轮轴1.2、第一轴套1.3、第二轴套1.4、第三轴套1.5、蜗杆1.6、第四轴套1.7、侧面安装板1.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实施方式不构成对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如图1、2、3所示,一种压面机的同步调距机构,包括手轮机构1、右面板2、蜗轮3、动压轮4、左面板5、轴承座6、圆柱销7、调节体8和调节螺杆9 ;其中,手轮机构I包括手轮1.1、手轮轴1.2、第一轴套1.3、第二轴套1.4、第三轴套1.5、蜗杆1.6、第四轴套1.7、侧面安装板1.8 ;手轮1.1与手轮轴1.2连接;在手轮轴1.2上,还间隔安装了两个蜗杆1.6,每个蜗杆1.6的外侧都设有侧面安装板1.8,靠近手轮1.1 一侧的侧面安装板1.8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轴套1.3和第二轴套1.4 ;第三轴套1.5和第四轴套1.7设置在远离手轮1.1的蜗杆1.6的右左两侧;每个蜗杆的外侧为两个蜗杆相对面的另一面。动压轮4设置在手轮轴1.2中部,位于间隔的两个蜗杆1.6之间,动压轮4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轴承,两轴承都分别安装在轴承座6上,两轴承座分别安装在右面板2和左面板5上,在动压轮4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根调节螺杆9,调节螺杆9与轴承座6连接,每根调节螺杆9设置在带有内螺纹的调节体8内,调节螺杆与调节体内的内螺纹啮合,蜗轮3套在调节体8的外周,每个蜗轮3分别与一个蜗杆1.6啮合;优选地,调节体8为带有空腔的柱状体,蜗轮3套在柱状体外周;优选地,调节螺杆9与轴承座6通过圆柱销7固定连接。因为调节蜗杆1.6、蜗轮3都是右旋的,所以当顺时针转动手轮1.1时,手轮1.1带动手轮轴1.2转动,手轮轴1.2带动两蜗杆1.6转动,蜗轮3在蜗杆1.6的作用力下转动,并带动调节体8转动,调节体8在蜗杆1.6与蜗轮3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因为调节体8本身只能转动不能水平移动,而固定在轴承座6上的螺杆9不能转动只能做水平移动,因此,调节体8逆时针转动时,与调节体的内螺纹连接螺杆9带动轴承座6向外作水平移动,拉开了动压轮4与定压轮之间的距离。也即是当顺时针转动手轮1.1时,动压轮4与定压轮之间的距离会增大;逆时针转动手轮1.1时,动压轮4与定压轮之间的距离会减少。如图4所示,由于加工精度的问题,蜗杆1.6与蜗轮3的齿面会留有间隙,而且手轮轴1.2的长度也会有误差。实际安装中,两对蜗杆1.6与蜗轮3的齿部难以做到同时接触。本技术的手轮机构I可以解决该问题。如图3所示,如先调整右边的调节蜗杆1.6,使蜗杆1.6齿部右侧与蜗轮3的左侧接触,将第一轴套1.3与第二轴套1.4同时向左边压紧,并拧紧第一轴套1.3上的螺钉或螺栓,把右边的蜗杆1.6固定好,对于调整左边的蜗杆1.6,先松开第三轴套1.5和第四轴套1.7上的螺钉或螺栓,调整到右边的蜗杆1.6的齿部右侧与蜗轮3的左侧刚好接触,压紧右边的第三轴套1.5,并锁紧第三轴套1.5上的螺钉或螺栓,将第三轴套1.5固定在手轮轴1.2上,再压紧第四轴套1.7,并锁紧第四轴套1.7上的螺钉或螺栓,将第四轴套1.7固定在手轮轴1.2上。由于实际生产中的蜗杆1.6与蜗轮3的齿部间隙很小,可以看作左右边的蜗杆与蜗轮的间隙完全相同。因此,无论蜗杆正转还是反转,都可以使蜗轮同时转动。本技术手轮轴左右各有一个蜗杆,动压轮左右各有固定了一根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与调节体啮合连接,左右两端的调节体上都固定了一个蜗轮,转动手轮轴带动两蜗杆转动,此时,蜗轮在蜗杆的作用力下转动,并带动调节体转动,使调节螺杆也转动,从而使动压轮产生同步的轴向移动。转动手轮1.1,使调节螺杆9也转动,从而使动压轮4产生同步的轴向移动。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面机的同步调距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手轮机构、右面板、蜗轮、动压轮、左面板、轴承座、调节体和调节螺杆;其中,手轮机构包括手轮、手轮轴、蜗杆和侧面安装板;所述手轮与手轮轴连接;在手轮轴上,还间隔安装了两个蜗杆,每个蜗杆的外侧都设有侧面安装板,靠近手轮一侧的侧面安装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第三轴套和第四轴套设置在远离手轮的蜗杆的右左两侧;所述动压轮设置在手轮轴中部,位于间隔的两个蜗杆之间,动压轮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轴承,两轴承都分别安装在轴承座上,两轴承座分别安装在右面板和左面板上,在动压轮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根调节螺杆,调节螺杆与轴承座连接,每根调节螺杆设置在带有内螺纹的调节体内,调节螺杆与调节体内的内螺纹啮合,蜗轮套在调节体的外周,每个蜗轮分别与一个蜗杆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启平陈健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恒联食品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