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侧保护管、内侧保护管以及电力电缆中间连接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33226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5 1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围绕电缆连接部主体的双重结构的保护壳体的外侧保护管中,将在端部具有凸缘部的合成树脂制的第一保护筒体、和具有相对于与长度方向垂直的面同第一保护筒体对称的结构的、在端部具有凸缘部的合成树脂制的第二保护筒体,以将各自的凸缘部相对的状态水密地进行连接来形成该外侧保护管。第一保护筒体及第二保护筒体具有分别引出用于将第一电力电缆或第二电力电缆的电缆屏蔽层接地的接地线的接地线引出部、以及用于向该外侧保护管的内部注入防水混和物的防水混和物注入部,可以通过与盖体之间的螺纹嵌合来闭塞接地线引出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电力电缆中间连接部的保护壳体及电力电缆中间连接部,特别地涉及双重结构的保护壳体的外侧保护管及内侧保护管。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将两条电力电缆(例如CV电缆)连接的电力电缆中间连接部具备电缆连接部主体,该电缆连接部主体包括:一方的电力电缆(以下称为“第一电力电缆”)的电缆导体与另一方的电力电缆(以下称为“第二电力电缆”)的电缆导体连接而成的导体连接部、和围绕导体连接部外侧的增强绝缘部。特别地,作为增强绝缘部多采用橡胶块接头(RBJ:Rubber Block Joint),该橡胶块接头使用一体式的橡胶块绝缘体,该一体式的橡胶块绝缘体一体地成形有内部电极、橡胶绝缘部、应力锥部以及外部屏蔽层。橡胶块接头由于可施工性优异,因此,对于实现工期的缩短、进而降低成本是有用的。另外,为了防止向电力电缆中间连接部的内部浸水,在电力电缆中间连接部的最外周(电缆连接部主体的外侧)配置有保护壳体(例如专利文献I?9)。在日本,将电力电缆中间连接部设置于检查井内的情况较多,电力电缆中间连接部所承受的负荷较小。因此,保护壳体通常以简单结构的铜管等构成。另一方面,在日本以外的国家,将电力电缆中间连接部埋设于电缆检修坑的情况较多,电力电缆中间连接部所承受的负荷比设置于检查井内的情况大。因此,具有内侧保护管与外侧保护管的双重结构的保护壳体是适合的。双重结构的保护壳体中,对于内侧保护管,适用可以作为将电力电缆的电缆屏蔽层接地时的通电路径而被利用的、挡水性优异的金属材料。另外,对于外侧保护管,适用机械强度比较高的、重量轻且操作性优异的纤维强化塑料(FRP:Fiber ReinforcedPlastics)ο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224323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275624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7-193965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第4002248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第5089328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3-87920号公报专利文献7:日本专利第3392296号公报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2011-83172号公报专利文献9:日本专利第410120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如专利文献6所记载的那样,外侧保护管的结构一般为,被沿长度方向的平面纵向分割,且利用螺栓等紧固分割面的结构。但是,纵向分割结构的情况与横向分割结构相比接合面积较大,因此,螺栓的使用量也较多,可施工性较差。另外,由于难以将接合面加工平坦,因此FRP制的外侧保护管不能说适合于确保高水密性。并且,在制造时或拆卸时,FRP制的外侧保护管因为产生通过填埋被废弃处理的FRP废料,而存在环境问题。在对FRP制的外侧保护管进行切削或破碎等时,由于玻璃纤维的粉尘飞散,对人体非常不好。另外,例如若将专利文献I中记载的在内表面贴上了金属薄片的外部壳体作为内侧保护管而适用,则无法隔绝第一电力电缆的电缆屏蔽层与第二电力电缆的电缆屏蔽层,因此,无法与需要隔绝部的电力电缆中间连接部(以下称为“绝缘接头”)对应。以往,在绝缘接头中,作为内侧保护管例如使用如下的保护管:用与长度方向垂直的平面将铜管横向分割,并将由环氧树脂或者FRP等构成的绝缘筒利用螺栓紧固而介于分割后的两个铜管间而形成。在该情况下,至少需要对铜管与绝缘筒的接合部施加挡水处理。另外,还已知如下情况:在内侧保护管中,设置用于向每个已被横向分割的铜管注入防水混和物的注入口、且在电缆连接部主体与内侧保护管之间填充防水混和物的结构。在该情况下,在现场作业中注入防水混和物后,在设于铜管的注入口焊接金属制的盖。这样,能够与绝缘接头对应的以往的内侧保护管在可施工性方面存在改善的余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对环境及人体好、可施工性优异的外侧保护管及具备外侧保护管的电力电缆中间连接部、以及能够与绝缘接头对应的、可施工性优异的内侧保护管及具备内侧保护管的电力电缆中间连接部。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外侧保护管是围绕电缆连接部主体的双重结构的保护壳体的外侧保护管,该电缆连接部主体具有将第一电力电缆的电缆导体与第二电力电缆的电缆导体连接而成的导体连接部、以及围绕所述导体连接部的增强绝缘部,其中,将合成树脂制的第一保护筒体和合成树脂制的第二保护筒体以将各自的凸缘部相对的状态水密地进行连接,所述第一保护筒体在端部具有凸缘部,所述第二保护筒体具有相对于与长度方向垂直的面同所述第一保护筒体对称的结构,并在端部具有凸缘部,所述第一保护筒体和所述第二保护筒体分别具有接地线引出部和防水混和物注入部,所述接地线引出部引出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力电缆或所述第二电力电缆的电缆屏蔽层接地的接地线,所述防水混和物注入部用于向该外侧保护管的内部注入防水混和物,能够通过与盖体之间的螺纹嵌合来闭塞所述防水混和物注入部。本专利技术的电力电缆中间连接部的第一方式在于,包括:电缆连接部主体,其具有由第一电力电缆的电缆导体与第二电力电缆的电缆导体连接而成的导体连接部、和围绕所述导体连接部的增强绝缘部;以及双重结构的保护壳体,其具有围绕所述电缆连接部主体的内侧保护管、和围绕所述内侧保护管的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外侧保护管,所述电缆连接部主体与所述保护壳体之间填充有防水混和物,在所述防水混和物注入部上螺纹嵌合有盖体。本专利技术的内侧保护管一种内侧保护管,是围绕电缆连接部主体的双重结构的保护壳体的内侧保护管,该电缆连接部主体具有将第一电力电缆的电缆导体与第二电力电缆的电缆导体连接而成的导体连接部、以及围绕所述导体连接部的增强绝缘部,该内侧保护管包括:合成树脂制的绝缘筒;第一金属管,与所述绝缘筒的一端部连接;以及第二金属管,具有相对于与长度方向垂直的面与所述第一金属管对称的结构,并与所述绝缘筒的另一端部连接,所述绝缘筒在所述电缆连接部主体与该内侧保护管之间的空间具有用于注入防水混和物的两个通孔,所述第一金属管及所述第二金属管分别具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接地端子座,所述绝缘筒的露出长度比所述第一金属管及所述第二金属管的露出长度长。本专利技术的电力电缆中间连接部的第二方式在于,包括: 电缆连接部主体,其具有第一电力电缆的电缆导体与第二电力电缆的电缆导体连接而成的导体连接部、和围绕所述导体连接部的增强绝缘部;以及双重结构的保护壳体,其具有权利要求8至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内侧保护管、以及围绕所述内侧保护管的外侧保护管,在所述电缆连接部主体与所述保护壳体之间填充有防水混和物。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外侧保护管具有合成树脂制的横向分割结构,从而对环境及人体好,可施工性也优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内侧保护管,绝缘筒成为隔绝部,因此能够与绝缘接头对应。另外,由于组装作业容易,所以可施工性也优异。【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电力电缆连接部的半剖面图。图2是电缆连接部主体的剖面图。图3是内侧保护管的外观立体图。图4是内侧保护管的剖面图。图5是外侧保护管的外观立体图。图6是外侧保护管的剖面图。符号说明I电力电缆的中间连接部IIA电缆连接部主体10导体连接部11、12电力电缆111、121 电缆导体112、122电缆绝缘体113,123外部半导电层114、124电缆屏蔽层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60/CN104821538.html" title="外侧保护管、内侧保护管以及电力电缆中间连接部原文来自X技术">外侧保护管、内侧保护管以及电力电缆中间连接部</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侧保护管,是围绕电缆连接部主体的双重结构的保护壳体的外侧保护管,该电缆连接部主体具有将第一电力电缆的电缆导体与第二电力电缆的电缆导体连接而成的导体连接部、以及围绕所述导体连接部的增强绝缘部,其特征在于,将合成树脂制的第一保护筒体和合成树脂制的第二保护筒体以将各自的凸缘部相对的状态水密地进行连接,所述第一保护筒体在端部具有凸缘部,所述第二保护筒体具有相对于与长度方向垂直的面同所述第一保护筒体对称的结构,并在端部具有凸缘部,所述第一保护筒体和所述第二保护筒体分别具有接地线引出部和防水混和物注入部,所述接地线引出部引出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力电缆或所述第二电力电缆的电缆屏蔽层接地的接地线,所述防水混和物注入部用于向该外侧保护管的内部注入防水混和物,能够通过与盖体之间的螺纹嵌合来闭塞所述防水混和物注入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纪
申请(专利权)人:昭和电线电缆系统株式会社特变电工昭和山东电缆附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