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低温管道的外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16281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2 1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低温管道的外管,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外管体,外管体的内壁上向内凹陷形成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凹陷槽,每相邻两个所述的凹陷槽之间的外管体的内壁上形成有供支撑环板上支撑凸缘抵触的抵触壁,凹陷槽与支撑凸缘相对应设置,凹陷槽沿外管体的轴向延伸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组装人员组装,且组装后内管能够稳固在外管体中的用于低温管道的外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低温管道的外管
技术介绍
管道是用管子、管子联接件和阀门等联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低温管道是管道的一种,其一般用于运送一些低温液体或是气体。该低温管道包括有内管和套设在内管外部的外管,同时在内管和外管之间形成有空隙,即真空隔温层,用于隔温作用,目的是防止外界的温度影响到运送于内管内部的气体或是液体运输物。而隔温层的设置,使得内管只能通过其两端部,然后利用法兰或是其他连接结构将其与外管的两端部连接固定,而该固定结构会导致内管的中间部分(即除两端部以外部分)悬空穿射在外管中,所以导致内管的稳定效果较差。一方面,在运用一段时间之后内管由于本身重量的原因,会产生一定的形变;另一方面,在外界的干扰下(如振动)会导致内管在外管中产生晃动的现象,所以导致运送物的运送相当不稳定。因此很多企业在组装该低温管道时,会在内管和外管之间架设支撑环板(支撑环板一般设置在内管的中部位置上,当然实际中需要根据内管和外管的实际长度进行设置),通过支撑环板如图3所示,将内管稳定的固定在外管中。然而该支撑环板的设置,虽然解决了内管的稳定效果,但是还是存在着一些不足,如该低温管道在组装时,先将支撑环板固定在内管的外侧壁上,然后再将内管带着支撑环板一起套入到外管中,在该过程中,由于支撑环板上的各个支撑凸缘所形成的圆的直径与外管的内径是相同的(因为支撑凸缘所称的圆周面的直径与外管的内径相等,才能稳定的将内管固定在外管中),所以当支撑环板进入到外管中的过程中,支撑凸缘会与外管的内壁相抵触,在抵触状态下,一方面不利用内管的移动,即使得组装人员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来推动内管往外管中移动,所以导致组装的成本更大;另一方由于支撑板处于摩擦状态下移动的,所以支撑环板经过一段行程的摩擦之后,支撑凸缘或是外管的内壁均会有一定的摩擦损耗,从而导致支撑环板上的支撑凸缘不能与外管的内壁起到稳定的抵触效果,即降低了内管的稳定结构。因此存在着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组装人员组装,且组装后内管能够稳固在外管体中的用于低温管道的外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低温管道的外管,包括外管体,外管体的内壁上向内凹陷形成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凹陷槽,每相邻两个所述的凹陷槽之间的外管体的内壁上形成有供支撑环板上支撑凸缘抵触的抵触壁,凹陷槽与支撑凸缘相对应设置,凹陷槽沿外管体的轴向延伸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内管体固定上支撑环板组装到外管体的通孔内时,将支撑环板上的各个支撑凸缘与外管体内壁上的各个凹陷槽一一对应,然后再将内管体慢慢移入到外管体的通孔中,在该移动的过程中,由于凹陷槽的开设,使得各凹陷槽的底壁所形成的圆周面的周长大于各个支撑凸缘对应内管体的另一侧所形成的圆周面的周长,所以使得内管体和支撑环板在向内滑移时,支撑凸缘对应内管体的另一侧不会接触到外管体的内壁,即有效的避免了支撑凸缘与支撑环板的摩擦,从而节省了人力的消耗以及材料的损耗;当外管体完全进入到外管体的通孔后,转动内管体,使得支撑板上的支撑凸缘抵触到抵触壁上,由于抵触壁为外管体的内壁,所以抵触壁所形成的圆周面的直径与支撑凸缘所形成的圆周面的直径相同,所以转动后的各个支撑凸缘均能与各个抵触壁相抵触,从而对内管体起到稳定的固定效果,即稳固在外管体的通孔中。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凹陷槽的截面呈圆弧形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本技术方案中,支撑凸缘对应内管的另一端呈圆弧形设置,所以凹陷槽的截面呈圆弧形设置,能够更好的与支撑凸缘相隔离,即防止了内管体在移动的过程中由于抖动而与凹陷槽的内壁产生碰撞的情况,从而使得本技术的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凹陷槽与抵触壁的接壤处设置有弧形倒角。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弧形倒角的设置,能够使得凹陷槽与抵触壁的连接处具有一个坡度,该设置能够防止支撑凸缘在转动时与凹陷槽的侧壁抵触卡死的现象,而将其设置为圆弧形的倒角,即使支撑凸缘抵触到该弧形倒角,也不会产生卡死的现象,而会随着弧形面继续滑入到抵触面上,起到有效的抵触效果,所以使得本技术的实用性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凹陷槽沿外管体周向的开口宽度为抵触壁沿外管体周向宽度的1/5-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设置使得抵触壁的面积远大于凹陷槽的开口的面积,所以当支撑凸缘抵触在抵触壁上时,能够进一步的防止支撑环板在外界的干扰(如振动)下,使得内管发生抖动,然后抖动后导致的转动,使得支撑凸缘意外的滑入到凹陷槽中,即失去支撑环板对内管体的稳定效果,所以该设置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的提升了本技术的稳定性和实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凹陷槽设置有6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有本技术方案所对应的支撑环板上的支撑凸缘设置有6个,所以相对应的凹陷槽也设置有6个;另一方面,经过本企业的长期实践,设置6个支撑凸缘的对内管的稳定效果最好,因为6个支撑凸缘能将360°均等分成6个圆心角,即每一个圆心角的夹角为60°,所以每相邻两个支撑凸缘所形成的三角形为全等三角形,而全等三角形的稳定效果是最好的,所以使得本技术中对内管体的稳定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用于低温管道的外管实施例的轴向截面图;图2为本技术用于低温管道的外管实施例的径向截面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低温管道实施例的轴向截面图;图4为图1中A部的放大图。附图标记:1、抵触壁;2、内管体;3、支撑环板;4、凹陷槽;5、支撑凸缘;6、外管体;7、弧形倒角。【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4对本技术用于低温管道的外管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用于低温管道的外管,包括带有通孔的外管体6、穿射在外管体6通孔中的内管体2和设置在内管体2和外管体6之间的支撑环板3,支撑环板3上设置有6个用于抵触外管体6内壁的支撑凸缘5,内管体2和外管体6之间相隔离设置,且形成隔温层。外管体6的内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凹陷槽4,在本技术方案中,凹陷槽4对应支撑凸缘5设置有6个。凹陷槽4的截面呈圆弧形设置,同时每相邻两个所述的凹陷槽4之间的外管体6的内壁设置为供支撑环板3上支撑凸缘5抵触的抵触壁1,凹陷槽4与抵触壁I的接壤处设置有弧形倒角7。凹陷槽4与支撑环板3上的支撑凸缘5相对应设置,凹陷槽4沿外管体6的轴向延伸设置。进一步的,为了防止稳定后的支撑环板3上的支撑凸缘5意外滑入到凹陷槽4中,在本技术方案中,凹陷槽4沿外管体6周向的开口宽度为抵触壁I沿外管体6周向宽度的 1/5-1/4。综上所述:当内管体2固定上支撑环板3组装到外管体6的通孔内时,将支撑环板3上的各个支撑凸缘5与外管体6内壁上的各个凹陷槽4 对应,然后再将内管体2慢慢移入到外管体6的通孔中,在该移动的过程中,由于凹陷槽4的开设,使得各凹陷槽4的底壁所形成的圆周面的周长大于各个支撑凸缘5对应内管体2的另一侧所形成的圆周面的周长,所以使得内管体2和支撑环板3在向内滑移时,支撑凸缘5对应内管体2的另一侧不会接触到外管体6的内壁,即有效的避免了支撑凸缘5与支撑环板3的摩擦,从而节省了人力的消耗以及材料的损耗;当外管体6完全进入到外管体6的通孔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低温管道的外管,包括外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体的内壁上向内凹陷形成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凹陷槽,每相邻两个所述的凹陷槽之间的外管体的内壁上形成有供支撑环板上支撑凸缘抵触的抵触壁,所述凹陷槽与支撑凸缘相对应设置,所述凹陷槽沿外管体的轴向延伸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旭成沈渊达张枫叶晸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赛德斯低温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