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器的安装支撑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06967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31 1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向器的安装支撑板,其包括支撑底板、第一弯折板和第二弯折板;所述支撑底板为四边体,其两个对称边缘处分别同向弯折且构成第一弯折板和第二弯折板,该支撑底板另外两条边缘分别同向弯折构成两个底板护翼且支撑底板的四条边缘的弯折方向均相同,所述第一弯折板的外边缘弯折构成第一折板护翼,所述第二弯折板的外边缘弯折构成第二折板护翼,所述第一弯折板外边缘和第二弯折板外边缘的弯折方向与所述支撑底板边缘的弯折方向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支撑底板、第一弯折板和第二弯折板的设计关系可以保证转向器与副车架连接的时候,拥有该安装支撑板的转向器能更好的与副车架的架体贴合,进而保证了两者之间的连接牢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转向器的安装连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向器的安装支撑板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技术中,转向器均是与副车架连接固定,然而在此连接固定的过程中往往采用直接焊接的方式,此种方式虽然也符合安装要求,但是会随着车辆行进时间的加长,有可能出现焊缝松动的情况,而此种情况的出现最大可能是由于转向器与副车架焊接的位置不是完全贴合,同时还因转向器中用来与副车架压紧的套筒没有一个载体而直接与副车架抵压,进而使得两者之间存在连接缝隙,从而造成松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转向器的安装支撑板,以解决提高转向器与副车架之间焊接牢固度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转向器的安装支撑板,其包括支撑底板、第一弯折板和第二弯折板;所述支撑底板为四边体,其两个对称边缘处分别同向弯折且构成第一弯折板和第二弯折板,该支撑底板另外两条边缘分别同向弯折构成两个底板护翼且支撑底板的四条边缘的弯折方向均相同,所述第一弯折板的外边缘弯折构成第一折板护翼,所述第二弯折板的外边缘弯折构成第二折板护翼,所述第一弯折板外边缘和第二弯折板外边缘的弯折方向与所述支撑底板边缘的弯折方向相同,一个所述底板护翼的两侧均分别与第一折板护翼和第二折板护翼平滑连接,另一个底板护翼的一侧与第一折板护翼和第二折板护翼平滑连接,其另一侧和与其对应的第一折板护翼之间形成一安装空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底板上开有穿射孔,所述穿射孔为通孔。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弯折板所在平面与所述支撑底板所在平面的夹角为钝角。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弯折板所在平面与所述支撑底板所在平面的夹角为130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弯折板所在平面与所述支撑底板所在平面的夹角为锐角。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板护翼、第二折板护翼和底板护翼一体成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转向器的安装支撑板具有以下优势:(I)本技术所述的支撑底板、第一弯折板和第二弯折板的设计关系可以保证转向器与副车架连接的时候,拥有该安装支撑板的转向器能更好的与副车架的架体贴合,进而保证了两者之间的连接牢固度。(2)本技术所述的第一弯折板与支撑底板之间的形成关系可以保证转向器与副车架之间最大限度的贴合,同时增加支撑架的强度。【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安装支撑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安装支撑架的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底板,11-底板护翼,12-穿射孔,2-第一弯折板,21-第一折板护翼,3_第二弯折板,31-第二折板护翼。【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如图1和2所示,一种转向器的安装支撑板,其包括支撑底板1、第一弯折板2和第二弯折板3 ;所述支撑底板I为四边体,其两个对称边缘处分别同向弯折且构成第一弯折板2和第二弯折板3,该支撑底板I另外两条边缘分别同向弯折构成两个底板护翼11且支撑底板I的四条边缘的弯折方向均相同;所述第一弯折板2所在平面与所述支撑底板I所在平面的夹角为钝角,最佳角度为130度,所述第二弯折板3所在平面与所述支撑底板I所在平面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第一弯折板2的外边缘弯折构成第一折板护翼21,所述第二弯折板3的外边缘弯折构成第二折板护翼31,所述第一弯折板2外边缘和第二弯折板3外边缘的弯折方向与所述支撑底板I边缘的弯折方向相同,一个所述底板护翼11的两侧均分别与第一折板护翼21和第二折板护翼31平滑连接,另一个底板护翼11的一侧与第一折板护翼21和第二折板护翼31平滑连接,其另一侧和与其对应的第一折板护翼21之间形成一安装空间;所述第一折板护翼21、第二折板护翼31和底板护翼11 一体成型;所述支撑底板I上开有穿射孔12,所述穿射孔12为通孔。所述的整个安装支撑架的底面固定于转向器的外壳上并作为转向器外壳的一部分,当转向器与副支架连接的时候,通过安装支撑架的上表面与副支架的架体扣合而与其连接,同时通过穿射孔12穿射过用于与副支架进一步固定的部件,而其中各个折边护翼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迎合副车架的结构外形,还为了可以使得整个安装支撑架强度更高,以抵抗车辆行驶中的晃动产生的冲击力。同时,基于该安装支撑板上的其他用于连接的部件也会因为有其载体而更好的通过焊接等方式来固定,且焊接处受到的冲击力也会被安装支撑板分担。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转向器的安装支撑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板(I)、第一弯折板(2)和第二弯折板⑶; 所述支撑底板(I)为四边体,其两个对称边缘处分别同向弯折且构成第一弯折板(2)和第二弯折板(3),该支撑底板(I)另外两条边缘分别同向弯折构成两个底板护翼(11)且支撑底板(I)的四条边缘的弯折方向均相同,所述第一弯折板(2)的外边缘弯折构成第一折板护翼(21),所述第二弯折板(3)的外边缘弯折构成第二折板护翼(31),所述第一弯折板(2)外边缘和第二弯折板(3)外边缘的弯折方向与所述支撑底板(I)边缘的弯折方向相同,一个所述底板护翼(11)的两侧均分别与第一折板护翼(21)和第二折板护翼(31)平滑连接,另一个底板护翼(11)的一侧与第一折板护翼(21)和第二折板护翼(31)平滑连接,其另一侧和与其对应的第一折板护翼(21)之间形成一安装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器的安装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底板(I)上开有穿射孔(12),所述穿射孔(12)为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器的安装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板(2)所在平面与所述支撑底板(I)所在平面的夹角为钝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向器的安装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板(2)所在平面与所述支撑底板(I)所在平面的夹角为130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器的安装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折板(3)所在平面与所述支撑底板(I)所在平面的夹角为锐角。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器的安装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板护翼(21)、第二折板护翼(31)和底板护翼(11) 一体成型。【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向器的安装支撑板,其包括支撑底板、第一弯折板和第二弯折板;所述支撑底板为四边体,其两个对称边缘处分别同向弯折且构成第一弯折板和第二弯折板,该支撑底板另外两条边缘分别同向弯折构成两个底板护翼且支撑底板的四条边缘的弯折方向均相同,所述第一弯折板的外边缘弯折构成第一折板护翼,所述第二弯折板的外边缘弯折构成第二折板护翼,所述第一弯折板外边缘和第二弯折板外边缘的弯折方向与所述支撑底板边缘的弯折方向相同。本技术所述的支撑底板、第一弯折板和第二弯折板的设计关系可以保证转向器与副车架连接的时候,拥有该安装支撑板的转向器能更好的与副车架的架体贴合,进而保证了两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器的安装支撑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板(1)、第一弯折板(2)和第二弯折板(3);所述支撑底板(1)为四边体,其两个对称边缘处分别同向弯折且构成第一弯折板(2)和第二弯折板(3),该支撑底板(1)另外两条边缘分别同向弯折构成两个底板护翼(11)且支撑底板(1)的四条边缘的弯折方向均相同,所述第一弯折板(2)的外边缘弯折构成第一折板护翼(21),所述第二弯折板(3)的外边缘弯折构成第二折板护翼(31),所述第一弯折板(2)外边缘和第二弯折板(3)外边缘的弯折方向与所述支撑底板(1)边缘的弯折方向相同,一个所述底板护翼(11)的两侧均分别与第一折板护翼(21)和第二折板护翼(31)平滑连接,另一个底板护翼(11)的一侧与第一折板护翼(21)和第二折板护翼(31)平滑连接,其另一侧和与其对应的第一折板护翼(21)之间形成一安装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忠宝崔忠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东方兴泰汽车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