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浪涌、增益可调、带信号隔离的信号处理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59113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2 1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浪涌、增益可调、带信号隔离的信号处理电路,包括十五个电阻,五个电容、四个二极管、一个双向可控硅Q1,三个运算放大器、两个与门、一个电感L1、一个互感线圈T1、一个滑动变阻器RT1、一个数字电位器U4、一个信号输入接口Signal_IN、一个信号输出接口Signal_OUT和两个I/O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了抗浪涌、信号隔离电路,使得电路自我保护特性和抗干扰能力得到增强。在电压比较器环节使用了数字电位器,通过改变数字电位器的输出电压,从而实现对基准电压的任意调节。这样就可以解决在常规信号处理电路中,电压比较器的基准电压为定值,而使得最后输出的方波信号占空比存在较大差别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信号处理领域,涉及一种电路,具体涉及一种抗浪涌、增益可调、带信号隔离的带通滤波信号处理电路。
技术介绍
一般信号处理电路包含放大模块和滤波模块,如果想将初始信号转化为方波信号,还需要加入电压比较器模块。常规信号处理电路中,缺少抗浪涌、信号隔离等功能,使得电路的自我保护特性较差。带通滤波电路可以大幅度削减频率高于低通滤波上限频率以及频率低于高通滤波下限频率的杂波信号,但同时也会对有效信号产生小幅度削减。常规信号处理电路中,电压比较器电路的基准电压也是固定的,这样就会导致幅度有明显差别的输入信号经过电压比较器后,输出的方波占空比会有明显差别,从而无法达到信号处理的预期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抗浪涌、增益可调、带信号隔离的带通滤波信号处理电路,可应用于环锭纺纱机断线检测信号的处理。本专利技术由抗浪涌、信号隔离、放大、滤波和电压比较五个模块组成,可以通过数字电位器灵活的调节电压比较器的基准电压,从而使得处理后的信号达到预期目标。本专利技术一种抗浪涌、增益可调、带信号隔离的信号处理电路,包括十五个电阻,五个电容、四个二极管、一个双向可控硅Q1,三个运算放大器、两个与门、一个电感L1、一个互感线圈Tl、一个滑动变阻器RTl、一个数字电位器U4、一个信号输入接口 Signal_IN、一个信号输出接口 Signal_OUT和两个I/O接口 ;数字电位器U4的型号为ISL90810HU8Z ; 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与信号输入接口 Signal_IN、第^^一电阻Rll的一端、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与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并接地,第十一电阻Rll的另一端与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第五电容C5的一端、第九电阻R9的一端连接,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与滑动变阻器RTl的固定端连接,滑动变阻器RTl的活动端接地,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与第一电容Cl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与第一电容Cl的另一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双向可控硅Ql的阳极、双向可控硅Ql的阴极连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正电源端接+5V电源,负电源端接-5V电源,双向可控硅Ql的控制极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l的阴极、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l的阳极与第一电感LI的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感LI的另一端、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l的输出端、第二电阻R2的一端、互感线圈Tl中一个线圈的一端连接,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与第八电阻R8的一端、第一运算放大器Ul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一电阻Rl的一端、第一运算放大器Ul的反向输入端连接,第一电阻Rl的另一端接地;第一运算放大器Ul的正电源端接+5V电源,负电源端接-5 V电源,互感线圈Tl中与一个线圈的另一端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第十电阻RlO的一端与互感线圈Tl中另一个线圈的一端连接,另一端接地,互感线圈Tl中另一个线圈的另一端与第五运算放大器U5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第五运算放大器U5的反向输入端与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数字电位器U4的7号引脚连接,数字电位器U4的I脚架空;第三运算放大器U5的正电源端接+5V电源,负电源端接-5 V电源;数字电位器U4的8号引脚接+5V电源,4、5、6号引脚接地,2号引脚与第一与门U3A的输出端连接,3号引脚与第二与门U3B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与门U3A的两个输入端与单片机的一个I/O 口连接,第二与门U3B的两个输入端与单片机的一个I/O 口连接,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与第三运算放大器U5的输出端、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连接,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与信号输出接口 Signal_OUT连接。本专利技术使用了抗浪涌、信号隔离电路,使得电路自我保护特性和抗干扰能力得到增强。在电压比较器环节使用了数字电位器,通过改变数字电位器的输出电压,即电压比较器的基准电压,从而实现对基准电压的任意调节。这样就可以解决在常规信号处理电路中,电压比较器的基准电压为定值,而使得最后输出的方波信号占空比存在较大差别的问题。与传统的信号处理电路相比,本专利技术电路原理简单可行,成本低,且电路对信号的处理效果达标,输出的方波信号能达到预期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电路连接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抗浪涌、增益可调、带信号隔离的信号处理电路,包括十五个电阻,五个电容、四个二极管、一个双向可控硅Q1,三个运算放大器、两个与门、一个电感L1、一个互感线圈Tl、一个滑动变阻器RTl、一个数字电位器U4、一个信号输入接口 Signal_IN、一个信号输出接口 Signal_OUT和两个I/O接口 ;数字电位器U4的型号为ISL90810HU8Z ; 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与信号输入接口 Signal_IN、第^^一电阻Rll的一端、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与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并接地,第十一电阻Rll的另一端与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第五电容C5的一端、第九电阻R9的一端连接,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与滑动变阻器RTl的固定端连接,滑动变阻器RTl的活动端接地,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与第一电容Cl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与第一电容Cl的另一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双向可控硅Ql的阳极、双向可控硅Ql的阴极连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正电源端接+5V电源,负电源端接-5V电源,双向可控硅Ql的控制极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l的阴极、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l的阳极与第一电感LI的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感LI的另一端、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l的输出端、第二电阻R2的一端、互感线圈Tl中一个线圈的一端连接,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与第八电阻R8的一端、第一运算放大器Ul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浪涌、增益可调、带信号隔离的信号处理电路,包括十五个电阻,五个电容、四个二极管、一个双向可控硅Q1,三个运算放大器、两个与门、一个电感L1、一个互感线圈T1、一个滑动变阻器RT1、一个数字电位器U4、一个信号输入接口Signal_IN、一个信号输出接口Signal_OUT和两个I/O接口;数字电位器U4的型号为ISL90810UIU8Z;其特征在于: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与信号输入接口Signal_IN、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第四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与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并接地,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第五电容C5的一端、第九电阻R9的一端连接,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与滑动变阻器RT1的固定端连接,滑动变阻器RT1的活动端接地,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反相输入端与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一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输出端与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双向可控硅Q1的阳极、双向可控硅Q1的阴极连接、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二电容C2的一端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U2的正电源端接+5V电源,负电源端接‑5V电源,双向可控硅Q1的控制极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一电感L1的一端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第七电阻R7的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第三电容C3的一端、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连接,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输出端、第二电阻R2的一端、互感线圈T1中一个线圈的一端连接,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与第八电阻R8的一端、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反向输入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第一运算放大器U1的正电源端接+5V电源,负电源端接‑5 V电源,互感线圈T1中与一个线圈的另一端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接地;第十电阻R10的一端与互感线圈T1中另一个线圈的一端连接,另一端接地,互感线圈T1中另一个线圈的另一端与第五运算放大器U5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第五运算放大器U5的反向输入端与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数字电位器U4的7号引脚连接,数字电位器U4的1脚架空;第三运算放大器U5的正电源端接+5V电源,负电源端接‑5 V电源;数字电位器U4的8号引脚接+5V电源,4、5、6号引脚接地,2号引脚与第一与门U3A的输出端连接,3号引脚与第二与门U3B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与门U3A的两个输入端与单片机的一个I/O口连接,第二与门U3B的两个输入端与单片机的一个I/O口连接,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与第三运算放大器U5的输出端、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连接,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与信号输出接口Signal_OUT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中王森枭陈张平文裕涛商路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