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胜国专利>正文

水动力智能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49024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9 11:55
一种水动力智能泵,包括进水总管、总水箱、自重力水箱工作组、活塞工作组、出水管、出水总管和回水管,自重力水箱工作组包括重力工作水箱、软管、轴承控制阀、连杆和加力杆;活塞工作组包括活塞杆、上活塞、下活塞、上缸体、下缸体和推吸止回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动力智能泵,通过水自身的重力,以及连杆机构和活塞的运动,实现了现有泵的功能,无需动力电,节约资源利用的同时实现无排放、无污染,正好填补了社会的新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泵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水动力智能泵
技术介绍
目前,泵的动力多是来源于电能,如何能有效减少资源利用,使用新能源,达到节能减排,同时无排放,无污染成为社会发展的新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综上所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动力智能泵。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来实现的:一种水动力智能泵,包括进水总管、总水箱、自重力水箱工作组、活塞工作组、出水管、出水总管和回水管,上述的自重力水箱工作组包括重力工作水箱、软管、轴承控制阀、连杆和加力杆;上述的活塞工作组包括活塞杆、上活塞、下活塞、上缸体、下缸体和推吸止回阀;进水总管上设有进水总阀;进水总管与自重力水箱工作组之间设有感应阀;进水总管与总水箱连接;总水箱与进水管连接;总水箱内设有补水管浮球阀、感应阀控制开关;感应阀控制开关与感应阀连接;感应阀的底部设有轴承左右控制阀;轴承左右控制阀的外壳与软管连通,其内腔与进水总管连通;轴承左右控制阀内的进水总管上设有通水管Ⅰ和通水管Ⅱ;轴承左右控制阀的外壳与1个重力工作水箱连接;回水管的一端与总水箱连通,另一端与重力工作水箱连通;上述的重力工作水箱至少6个;重力工作水箱之间通过软管连通;该重力工作水箱底部设有重力下压开关阀;上述的重力工作水箱通过连杆连接加力杆;加力杆与定点活动连接;上述的加力杆与2个连杆活动连接,其连接点为转力点;加力杆与2个活塞杆活动连接,其连接点为转力点;上缸体内设有上活塞;下缸体内设有下活塞;上述的上活塞与下活塞通过活塞杆连接;活塞杆与加力杆连接;上述的上缸体连接进水管;上缸体与进水管之间设有推吸止回阀;上述的上缸体连接出水管;上缸体与出水管之间设有推吸止回阀;上述的下缸体连接进水管;下缸体与进水管之间设有推吸止回阀;上述的下缸体连接出水管;下缸体与出水管之间设有推吸止回阀;上述的出水总管上设有浮力减压止回阀。上述的轴承左右控制阀的外壳与进水总管之间为轴承连接。上述的浮力减压止回阀底部设有止回阀开合板,其内设有漂浮物;该漂浮物与止回阀开合板连接。上述的浮力减压止回阀至少1个;上缸体至少6个;下缸体至少6个;自重力水箱工作组至少1组;活塞工作组至少3组。上述的感应阀控制开关与自重力水箱工作组一一对应。上述的进水管浮球阀用于控制总水箱的水位;感应阀控制开关用于控制对应感应阀的开或关;感应阀用于控制自重力水箱工作组数的数量;轴承左右控制阀用于控制重力工作水箱的进水顺序。本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动力智能泵,通过水自身的重力,以及连杆机构和活塞的运动,实现了现有泵的功能,无需动力电,节约资源利用的同时实现无排放、无污染,正好填补了社会的新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E部位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浮力减压止回阀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总水阀、2-进水总管、3-总水箱、4-感应阀、5-软管、6-重力工作水箱、7-重力下压开关阀、8-连杆、9-加力杆、10-活塞杆、11-活塞、12-转力点、13-定点、14-推吸上回阀、15-进水管、16-出水管、17-出水总管、18-回水管、19-上缸体、20-浮力减压止回阀、21-进水管浮球阀、22-感应阀控制开关22、23-下活塞、24-下缸体、25-轴承左右控制阀、26-通水管Ⅰ、27-连接杆、28-通水管Ⅱ、201-止回阀开合板、202-漂浮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2、3所示,一种水动力智能泵,包括进水总管2、总水箱3、自重力水箱工作组、活塞工作组、出水管16、出水总管17和回水管18,自重力水箱工作组包括重力工作水箱6、软管5、轴承控制阀4、连杆8和加力杆9;活塞工作组包括活塞杆10、上活塞11、下活塞23、上缸体19、下缸体24和推吸止回阀14;进水总管2与自重力水箱工作组之间设有感应阀4;进水总管2与总水箱3连接;总水箱3与进水管15连接;总水箱3内设有补水管浮球阀21、感应阀控制开关22;感应阀控制开关22与感应阀4连接;进水总管2上设有进水总阀1;进水总管2与总水箱3连接;总水箱3与进水管15连接;总水箱3内设有补水管浮球阀21、感应阀控制开关22;进水总管2与自重力水箱工作组之间设有感应阀4;感应阀控制开关22与感应阀4连接;感应阀4的底部设有轴承左右控制阀25;轴承左右控制阀25的外壳与软管5连通,其内腔与进水总管2连通;轴承左右控制阀25内的进水总管2上设有通水管Ⅰ26和通水管Ⅱ28;轴承左右控制阀25的外壳与1个重力工作水箱6连接;回水管18的一端与总水箱3连通,另一端与重力工作水箱6连通;重力工作水箱6至少6个;重力工作水箱6之间通过软管5连通;重力工作水箱6底部设有重力下压开关阀7;重力工作水箱6通过连杆8连接加力杆9;加力杆9通过定点13活动连接;加力杆9与2组连杆8活动连接,其连接点为转力点12;加力杆9与2组活塞杆10活动连接,其连接点为转力点12;上缸体19内设有上活塞11;下缸体24内设有下活塞23;上活塞11与下活塞23通过活塞杆10连接;活塞杆10与加力杆9连接;上缸体19连接进水管15;上缸体19与进水管15之间设有推吸止回阀14;上缸体19连接出水管16;上缸体19与出水管16之间设有推吸止回阀14;下缸体24连接进水管15;下缸体24与进水管15之间设有推吸止回阀14;下缸体24连接出水管16;下缸体24与出水管16之间设有推吸止回阀14;出水总管17上设有浮力减压止回阀20。轴承左右控制阀25的外壳与进水总管2之间为轴承连接。浮力减压止回阀20底部设有止回阀开合板201,其内设有漂浮物202。漂浮物202与止回阀开合板201连接。浮力减压止回阀20至少1个;上缸体19至少6个;下缸体24至少6个;自重力水箱工作组至少1组;所述的活塞工作组至少3组。感应阀控制开关22与自重力水箱工作组一一对应。进水管浮球阀21用于控制总水箱3的水位;感应阀控制开关22用于控制对应感应阀4的开或关;感应阀4用于控制自重力水箱工作组数的数量;轴承左右控制阀25用于控制重力工作水箱6的进水顺序。实施例打开进水总阀1,水通过进水总管2进入总水箱3,水经过进水管15进入上缸体19和下缸体24;总水箱3内的感应阀控制开关22感应到不同水位,打开相应的感应阀4,感应阀4打开后,轴承左右控制阀25内进水管2的一个通水管Ⅰ26与软管5连通,水通过轴承左右控制阀25内进水管2的通水管Ⅰ26流入重力工作水箱6A1,重力工作水箱6A1的水重力达到推动加力杆9的重量时,重力工作水箱6A1向下运动,重力工作水箱6A1向下运动的同时通过连接杆27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动力智能泵,包括进水总管(2)、总水箱(3)、自重力水箱工作组、活塞工作组、出水管(16)、出水总管(17)和回水管(18),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重力水箱工作组包括重力工作水箱(6)、软管(5)、轴承控制阀(4)、连杆(8)和加力杆(9);所述活塞工作组包括活塞杆(10)、上活塞(11)、下活塞(23)、上缸体(19)、下缸体(24)和推吸止回阀(14);所述进水总管(2)上设有进水总阀(1);进水总管(2)与自重力水箱工作组之间设有感应阀(4);进水总管(2)与总水箱(3)连接;总水箱(3)与进水管(15)连接;所述总水箱(3)内设有补水管浮球阀(21)、感应阀控制开关(22);该感应阀控制开关(22)与感应阀(4)连接;所述的感应阀(4)的底部设有轴承左右控制阀(25);所述轴承左右控制阀(25)的外壳与软管(5)连通,其内腔与进水总管(2)连通;轴承左右控制阀(25)内的进水总管(2)上设有通水管Ⅰ(26)和通水管Ⅱ(28);所述轴承左右控制阀(25)的外壳与1个重力工作水箱(6)连接;所述回水管(18)的一端与总水箱(3)连通,另一端与重力工作水箱(6)连通;所述重力工作水箱(6)至少6个;重力工作水箱(6)之间通过软管(5)连通;所述重力工作水箱(6)底部设有重力下压开关阀(7);所述重力工作水箱(6)通过连杆(8)连接加力杆(9);加力杆(9)与定点(13)活动连接;所述加力杆(9)与2个连杆(8)活动连接,其连接点为转力点(12);加力杆(9)与2个活塞杆(10)活动连接,其连接点为转力点(12);所述上缸体(19)内设有上活塞(11);下缸体(24)内设有下活塞(23);所述上活塞(11)与下活塞(23)通过活塞杆(10)连接;活塞杆(10)与加力杆(9)连接;所述上缸体(19)连接进水管(15);上缸体(19)与进水管(15)之间设有推吸止回阀(14);所述上缸体(19)连接出水管(16);上缸体(19)与出水管(16)之间设有推吸止回阀(14);所述下缸体(24)连接进水管(15);下缸体(24)与进水管(15)之间设有推吸止回阀(14);所述下缸体(24)连接出水管(16);下缸体(24)与出水管(16)之间设有推吸止回阀(14);所述出水总管(17)上设有浮力减压止回阀(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动力智能泵,包括进水总管(2)、总水箱(3)、自重力水箱工作组、活塞工作组、出水管(16)、出水总管(17)和回水管(18),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重力水箱工作组包括重力工作水箱(6)、软管(5)、轴承控制阀(4)、连杆(8)和加力杆(9);
所述活塞工作组包括活塞杆(10)、上活塞(11)、下活塞(23)、上缸体(19)、下缸体(24)和推吸止回阀(14);
所述进水总管(2)上设有进水总阀(1);进水总管(2)与自重力水箱工作组之间设有感应阀(4);进水总管(2)与总水箱(3)连接;总水箱(3)与进水管(15)连接;
所述总水箱(3)内设有补水管浮球阀(21)、感应阀控制开关(22);该感应阀控制开关(22)与感应阀(4)连接;
所述的感应阀(4)的底部设有轴承左右控制阀(25);
所述轴承左右控制阀(25)的外壳与软管(5)连通,其内腔与进水总管(2)连通;轴承左右控制阀(25)内的进水总管(2)上设有通水管Ⅰ(26)和通水管Ⅱ(28);
所述轴承左右控制阀(25)的外壳与1个重力工作水箱(6)连接;
所述回水管(18)的一端与总水箱(3)连通,另一端与重力工作水箱(6)连通;
所述重力工作水箱(6)至少6个;重力工作水箱(6)之间通过软管(5)连通;
所述重力工作水箱(6)底部设有重力下压开关阀(7);
所述重力工作水箱(6)通过连杆(8)连接加力杆(9);加力杆(9)与定点(13)活动连接;
所述加力杆(9)与2个连杆(8)活动连接,其连接点为转力点(12);加力杆(9)与2个活塞杆(10)活动连接,其连接点为转力点(12);
所述上缸体(19)内设有上活塞(11);下缸体(24)内设有下活塞(23);
所述上活塞(11)与下活塞(23)通过活塞杆(10)连接;活塞杆(10)与加力杆(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胜国
申请(专利权)人:马胜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