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散热器的放水阀及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42424 阅读:1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6 1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散热器的放水阀及散热器,该车辆散热器的放水阀包括:与散热器的热侧水室相通的放水阀管体,放水阀管体内侧设有凸台及第一出水孔,且第一出水孔位于凸台上;出水管,出水管一端的管口通过第一出水孔与放水阀管体相通;放水开关,放水开关包括:螺纹堵头、连接部及手柄部,其中螺纹堵头通过连接部与手柄部固定连接,螺纹堵头通过螺纹配合与放水阀管体连接,螺纹堵头上设有第二出水孔,且螺纹堵头与手柄部配合控制第一出水孔的开启与关闭;以及密封圈,密封圈挤压在凸台、螺纹堵头及连接部构成的缝隙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方案操作简单方便,而且具有足够的放水操作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散热器的放水阀及散热器
技术介绍
在汽车维修或者更换冷却液时,需要将散热器内的冷却液全部放出,因此,散热器上都设置有大小不一,形式各异的放水阀来保证冷却液能够从散热器中全部放出。然而,现有的车辆散热器的放水阀放出的冷却液不便于收集,易飞溅到操作者的手上或周边零部件上,且放水阀装置结构复杂,操作不便。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安全方便的车辆散热器的放水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散热器的放水阀及散热器,能够方便地将冷却液从散热器中放出,且操作安全方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依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散热器的放水阀,包括:与散热器的热侧水室相通的放水阀管体,放水阀管体内侧设有凸台及第一出水孔,且第一出水孔位于放水阀管体的凸台上;用于引流的出水管,出水管固定连接在放水阀管体底部,且出水管一端的管口通过第一出水孔与放水阀管体相通;放水开关,放水开关包括:螺纹堵头、连接部及手柄部,其中螺纹堵头通过连接部与手柄部固定连接,且螺纹堵头为管状结构,连接部为圆柱体结构,螺纹堵头通过螺纹配合与放水阀管体连接,螺纹堵头上设有第二出水孔,且螺纹堵头与手柄部配合控制第一出水孔的开启与关闭,当第一出水孔与第二出水孔重合时,散热器热侧水室中的冷却液依次从第二出水孔、第一出水孔及出水管流出;以及密封圈,密封圈挤压在凸台、螺纹堵头及连接部构成的缝隙之间。可选地,出水管的中心轴线与放水阀管体的中心轴线互相垂直。可选地,放水阀管体位于散热器的热侧水室的下端。可选地,放水开关的手柄部为片式结构。依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散热器,包括上述所述的车辆散热器的放水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车辆散热器的放水阀,通过操作手柄部,可以使得螺纹堵头开启或关闭第一出水孔,即,当螺纹堵头上的第二出水孔与放水阀管体上的第一出水孔重合时,散热器热侧室中的冷却液则可依次从第二出水孔、第一出水孔及出水管中流出;当螺纹堵头上的第二出水孔与放水阀管体上的第一出水孔完全不重合时,第一出水孔关闭,冷却液则无法流出。因此,本技术的车辆散热器的放水阀,在进行放水操作时,具有足够的操作空间,且通过出水管的引流作用,有效地避免了冷却液流出时的飞溅,保证了操作安全。此外,密封圈与凸台的配合起到了良好的密封性,有效地防止了冷却液从放水阀管体与放水开关的缝隙处漏出。【附图说明】图1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散热器的放水阀的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放水阀管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表示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散热器的放水阀剖面图。其中图中:1、散热器;2、热侧水室;3、放水阀管体;4、凸台;5、第一出水孔;6、出水管;7、放水开关;701、螺纹堵头;702、连接部;703、手柄部;8、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依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散热器的放水阀,如图1?3所示,该车辆散热器的放水阀包括:与散热器I的热侧水室2相通的放水阀管体3,放水阀管体3内侧设有凸台4及第一出水孔5,且第一出水孔5位于放水阀管体3的凸台4上;用于引流的出水管6,出水管6固定连接在放水阀管体3底部,且出水管6 —端的管口通过第一出水孔5与放水阀管体3相通;放水开关7,放水开关7包括:螺纹堵头701、连接部702及手柄部703,其中螺纹堵头701通过连接部702与手柄部703固定连接,且螺纹堵头701为管状结构,连接部702为圆柱体结构,螺纹堵头701通过螺纹配合与放水阀管体3连接,螺纹堵头701上设有第二出水孔,且螺纹堵头701与手柄部703配合控制第一出水孔5的开启与关闭,当第一出水孔5与第二出水孔重合时,散热器I的热侧水室2中的冷却液依次从第二出水孔、第一出水孔5及出水管6流出;以及密封圈8,密封圈8挤压在凸台4、螺纹堵头701及连接部702构成的缝隙之间。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散热器的放水阀,其手柄部703通过连接部702与螺纹堵头701固定连接,且螺纹堵头701上设有用于与第一出水孔5重合进行放水的第二出水孔,所以在进行放水操作时,转动手柄部703,打开第一出水孔5,使得散热器I的热侧室2的冷却液依次从第二出水孔、第一出水孔5及出水管6中流出。所以本技术实施例的散热器放水装置,在进行放水操作时不需要其他特殊工具,且不需要将螺纹堵头701向外旋出即可将冷却液放出。此外,当不需要将冷却液放出时,通过转动手柄部703,使得第二出水孔与第一出水孔5完全不重合,即可将第一出水孔5关闭。又由于在放水阀管体3的凸台4、螺纹堵头701及连接部702之间设有密封圈8,所以可以保证放水开关7拧紧后,不会从放水阀管体3与放水开关7的缝隙处漏出冷却液。可选地,如图2所示,出水管6的中心轴线与放水阀管体3的中心轴线互相垂直,使得在进行放水操作时,冷却液可以快速流出。可选地,放水阀管体3位于散热器I的热侧水室2的下端,保证了冷却液能够从散热器I中全部放出。可选地,如图1所示,放水开关7的手柄部703为片式结构。片式结构的手柄部703,不仅满足了操作的便利性,而且制作工艺相对简单。依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散热器,包括上述所述的车辆散热器的放水阀。以上所述的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车辆散热器的放水阀,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散热器的热侧水室相通的放水阀管体,所述放水阀管体内侧设有凸台及第一出水孔,且所述第一出水孔位于所述放水阀管体的所述凸台上; 用于引流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固定连接在所述放水阀管体底部,且所述出水管一端的管口通过所述第一出水孔与所述放水阀管体相通; 放水开关,所述放水开关包括:螺纹堵头、连接部及手柄部,其中所述螺纹堵头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手柄部固定连接,且所述螺纹堵头为管状结构,所述连接部为圆柱体结构,所述螺纹堵头通过螺纹配合与所述放水阀管体连接,所述螺纹堵头上设有第二出水孔,且所述螺纹堵头与所述手柄部配合控制所述第一出水孔的开启与关闭,当所述第一出水孔与所述第二出水孔重合时,散热器热侧水室中的冷却液依次从所述第二出水孔、第一出水孔及出水管流出;以及 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挤压在所述凸台、螺纹堵头及连接部构成的缝隙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散热器的放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的中心轴线与所述放水阀管体的中心轴线互相垂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散热器的放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水阀管体位于所述散热器的热侧水室的下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散热器的放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水开关的手柄部为片式结构。5.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散热器的放水阀。【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散热器的放水阀及散热器,该车辆散热器的放水阀包括:与散热器的热侧水室相通的放水阀管体,放水阀管体内侧设有凸台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散热器的放水阀,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散热器的热侧水室相通的放水阀管体,所述放水阀管体内侧设有凸台及第一出水孔,且所述第一出水孔位于所述放水阀管体的所述凸台上;用于引流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固定连接在所述放水阀管体底部,且所述出水管一端的管口通过所述第一出水孔与所述放水阀管体相通;放水开关,所述放水开关包括:螺纹堵头、连接部及手柄部,其中所述螺纹堵头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手柄部固定连接,且所述螺纹堵头为管状结构,所述连接部为圆柱体结构,所述螺纹堵头通过螺纹配合与所述放水阀管体连接,所述螺纹堵头上设有第二出水孔,且所述螺纹堵头与所述手柄部配合控制所述第一出水孔的开启与关闭,当所述第一出水孔与所述第二出水孔重合时,散热器热侧水室中的冷却液依次从所述第二出水孔、第一出水孔及出水管流出;以及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挤压在所述凸台、螺纹堵头及连接部构成的缝隙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滔邴建李睿哲席玉岭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