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控板散热器、电控板组件及空调器室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35986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5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控板散热器,其具有呈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电控板散热器包括第一散热基板、第二散热基板和换热管,第一散热基板的板面上设置有至少一道第一凹槽,第一凹槽沿着第一端与第二端的连线方向延伸并在第一散热基板的两端面敞开,第二散热基板的板面上设置有与第一凹槽的数目相等并且一一对应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沿着第一凹槽的中心线延伸并在第二散热基板的两端面敞开,第一散热基板和第二散热基板的板面相贴合,并且各个第一凹槽与其对应的第二凹槽相结合而限定出容置部分换热管的过管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控板组件及空调器室外机。通过利用低温冷媒对电控元件进行散热,以确保空调器能够在高温环境下高效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制冷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控板散热器、电控板组件及空调器室外机
技术介绍
随着空调器技术的发展,变频空调器在行业内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但在变频空调器的室外电控系统中,由于变频模块运行时发热大,因此在高温环境下限制了压缩机的高频运行。为了保证变频空调器的正常运行,需要为室外电控系统配置散热装置,当前绝大部分散热装置的主体结构为铝基板和其上形成的若干散热鳍片,通过空气对流进行散热。然而在较高的室外环境温度下,现有的对流散热方式散热效果较差,无法达到及时降低电控元件温度的要求,此时只能通过降低压缩机的运转频率来限制电控元件的温升,以达到保护变频模块的目的,但是降低压缩机的运转频率一方面影响了变频空调器的制冷效果,另一方面缩小了变频空调器的有效变频范围,不利于降低能耗。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控板散热器,旨在解决现有的电控元件散热方式散热效果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控板散热器,其具有呈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电控板散热器包括第一散热基板、第二散热基板和换热管,所述第一散热基板的板面上设置有至少一道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着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的连线方向延伸并在所述第一散热基板的两端面敞开,所述第二散热基板的板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数目相等并且一一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沿着所述第一凹槽的中心线延伸并在所述第二散热基板的两端面敞开,所述第一散热基板和所述第二散热基板的板面相贴合,并且各个所述第一凹槽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凹槽相结合而限定出容置部分所述换热管的过管腔。优选地,所述换热管为圆铜管或圆铝管,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横截面形状均呈半圆形,并且所述过管腔的直径小于所述换热管的外径。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的壁面上设置有多个周向间隔开并沿着所述第一凹槽的中心线延伸的第一凸筋,所述第二凹槽的壁面上设置有多个周向间隔开并沿着所述第二凹槽的中心线延伸的第二凸筋,所述第一凸筋和所述第二凸筋分别压在所述换热管上并使所述换热管产生向内凹陷的变形。优选地,所述换热管为圆铜管或圆铝管,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的横截面形状均呈半圆形,所述第一凸筋和所述第二凸筋的高度相等且均为H,所述过管腔的直径为D1,所述换热管的外径为D2,所述换热管的内径为D3,其中Dl > D2,并且D1-D2 彡 H 彡 D1-D3。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基板的板面上设置有两道隔开预设距离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散热基板的板面上设置有两道隔开预设距离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凹槽相结合而限定出两个所述过管腔,所述换热管弯折形成一段位于所述过管腔外的U型段。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基板和所述第二散热基板为铜板或铝板。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基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散热基板上开设有与各个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散热基板和所述第二散热基板通过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其对应的第二安装孔的螺钉锁紧固定。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控板组件,包括电控板和设置在所述电控板上的电控元件,所述电控板组件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电控板散热器,所述电控元件与所述第一散热基板或所述第二散热基板的表面紧密接触。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外机,其包括上述电控板组件。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电控板散热器、电控板组件及空调器室外机,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通过利用冷凝器流出的低温冷媒对电控元件进行散热,从而实现了强制散热过程,极大地改善了电控板的散热效果,以确保空调器能够在高温环境下高效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空调器室外机一实施例部分结构的组装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部分A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控板散热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3中所示的电控板散热器的截面示意图;图5为图4中所示部分B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的电控板散热器第二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电控板散热器第二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图8为图7中所示部分C的局部放大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空调器室外机,其可以是变频空调器的室外机,也可以是定频空调器室外机,参见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该空调器室外机包括机壳100、固定在机壳100内的压缩机110、冷凝器120以及电控板组件,其中机壳100的主体结构由多块钣金件拼接而成,用于给诸如压缩机110、冷凝器120以及电控板组件等部件提供支撑固定结构和安全防护,电控板组件包括电控板130、设置在该电控板130上的电控元件131和电控板散热器200 (图1中对电控板散热器200所在区域进行了局部剖视),电控板散热器200与需要强制散热的电控元件131紧密接触,从而在空调器运行过程中对电控元件131进行散热,以确保空调器能够在高温环境下高效运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附图仅示出了部分制冷部件,在实际应用时,该空调器室外机还包括其他必备且已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制冷部件,比如四通阀、制冷配管等,在此不作赘述。在较佳实施例中,电控板组件设置在压缩机110的正上方,并且水平放置,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电控板组件设置在机壳100内的其他任意适用位置。本实施例中,电控板散热器200利用冷凝器120中循环流动的冷媒实现强制散热,从而减小环境温度变化对电控板130的散热效果所造成的影响。结合图3至图5,图中所示为电控板散热器200的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具体地,电控板散热器200大致呈长方形,当然也可以是其他诸如正方形、梯形等任意适用的形状,具有呈相对设置的第一端al和第二端a2,该电控板散热器200包括第一散热基板210、第二散热基板230和换热管220,其中第一散热基板210和第二散热基板230可以是铜板,也可以是铝板等任意适用的金属板材,而换热管220可以为铜管,也可以为铝管,通过与冷凝器120中的冷媒管路串联而构成用于对电控板130进行散热的循环回路。第一散热基板210的板面上设置有至少一道第一凹槽,第一凹槽沿着第一端al与第二端a2的连线方向延伸并在第一散热基板210的两端面敞开,第二散热基板230的板面上设置有与第一凹槽的数目相等并且一一对应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沿着第一凹槽的中心线延伸并在第二散热基板230的两端面敞开,而本实施例以设置两道第一凹槽和两道第二凹槽为例进行说明。组装后,第一散热基板210和第二散热基板230的板面相贴合,并且各个第一凹槽与其对应的第二凹槽相结合而限定出容置部分换热管220的过管腔,其中换热管220与过管腔为过盈配合,从而保证两者紧密接触,以提高换热效率。可以理解的是,对于在第一散热基板210和第二散热基板230的贴合界面处仅形成一个过管腔的情形,换热管220从该过管腔的一端进入并从另一端穿出,所构成的冷媒散热循环回路为直通结构;对于在第一散热基板210和第二散热基板230的贴合界面处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控板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呈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电控板散热器包括第一散热基板、第二散热基板和换热管,所述第一散热基板的板面上设置有至少一道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沿着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的连线方向延伸并在所述第一散热基板的两端面敞开,所述第二散热基板的板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数目相等并且一一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沿着所述第一凹槽的中心线延伸并在所述第二散热基板的两端面敞开,所述第一散热基板和所述第二散热基板的板面相贴合,并且各个所述第一凹槽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凹槽相结合而限定出容置部分所述换热管的过管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振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