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催化氧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28895 阅读:8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5 0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臭氧催化氧化装置,用于废液处理,所述臭氧催化氧化装置包括氧化池、给所述氧化池提供臭氧的臭氧单元、位于所述氧化池内的催化单元,所述氧化池设有位于底部的进水口、高于所述进水口的出水口,所述臭氧催化氧化装置还包括增强臭氧与废液混合的混合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臭氧催化氧化装置通过混合装置增强了臭氧与废液的混合效果,通过催化单元提高了臭氧的氧化能力,进而提高了臭氧的利用率,降低了臭氧的投入量和催化剂用量,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臭氧催化氧化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气液混合效果好、臭氧氧化效果好、臭氧利用率高的臭氧催化氧化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水资源日益紧缺和水污染事件的频繁爆发,人们对于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治理愈发重视。国家通过制定更为严格的污水排放标准来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污水的达标排放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展回收利用已变得刻不容缓。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能力,在水处理领域,臭氧主要用于氧化分解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从而使水体脱色除臭,降低毒性。在应用过程中,臭氧氧化技术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第一,臭氧与水的传质效果差,在水中的溶解度低,从而导致氧化效率低下;第二,臭氧氧化具有选择性,与众多有机物的反应速率千差万别,比如含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等不饱和键的有机物,能被臭氧快速氧化,而对于饱和烷烃、小分子有机酸等物质则与臭氧反应缓慢,水质的差别导致了氧化效果的不稳定性。上述两方面因素使得臭氧氧化技术的运行成本和投资较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技术的应用。单独采用非均相臭氧催化氧化技术处理废水,能利用臭氧在催化剂作用下产生的羟基自由基进行间接氧化,羟基自由基氧化能力较臭氧氧化能力更强,且反应快速无选择性,该方法虽能保证一定的处理效果,降低臭氧消耗量,但由于缺乏高效的气水混合系统,因而存在着催化剂用量大,投资费用高的问题。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臭氧催化氧化装置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液混合效果好、臭氧氧化效果好、臭氧利用率高、催化剂用量少的臭氧催化氧化装置。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臭氧催化氧化装置,用于废液处理,所述臭氧催化氧化装置包括氧化池、给所述氧化池提供臭氧的臭氧单元、位于所述氧化池内的催化单元,所述氧化池设有位于底部的进水口、高于所述进水口的出水口,所述臭氧催化氧化装置还包括增强臭氧与废液混合的混合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混合装置包括设于氧化池内且位于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的混合筒、通过空气管道给所述混合筒内提供空气的空压装置;所述混合筒底部开设有供废液在混合筒内外流通的通孔,所述混合筒顶部开设有上端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位于所述混合筒内的所述空气管道的端部连接有第一微孔扩散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微孔扩散器位于所述通孔上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催化单元设于所述混合筒外,催化单元体积为所述氧化池体积的5%-5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催化单元位于上端口与通孔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臭氧单元包括提供臭氧的臭氧发生装置、一端连接于所述臭氧发生装置并将臭氧输送至氧化池的臭氧管道,所述臭氧管道的另一端分为伸入所述混合筒内的内臭氧管道、伸入所述混合筒外的外臭氧管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臭氧管道、外臭氧管道分别连接有内第二微孔扩散器、外第二微孔扩散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第二微孔扩散器位于催化单元上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臭氧催化氧化单元还包括用于处理催化单元的反冲洗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臭氧催化氧化装置通过混合装置增强了臭氧与废液的混合效果,通过催化单元提高了臭氧的氧化能力,进而提高了臭氧的利用率,降低了臭氧的投入量和催化剂用量,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臭氧催化氧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废水等废液处理的臭氧催化氧化装置100,包括氧化池10、给所述氧化池10提供臭氧的臭氧单元20、增强臭氧与废液混合效果的混合装置30、位于所述氧化池10内的催化单元40、用于处理催化单元40的反冲洗装置50。通过混合装置30可以提高臭氧与废液的气液混合效果,通过催化单元40可提高臭氧的氧化能力,进一步提高臭氧利用率,降低臭氧投入量,降低成本。所述氧化池10设有位于底部的进水口11、高于所述进水口11的出水口12,废水等废液从进水口11进入氧化池10,与臭氧单元20提供的臭氧混合并在催化单元40的催化作用下进行充分反应,除去或降低有机物等污染物后从出水口12流出,待排放或循环利用。所述混合装置30包括设于氧化池10内且位于进水口11与出水口12之间的至少一个混合筒31、通过空气管道32给所述混合筒31内提供空气的空压装置33。所述混合筒31的底部开设有供废液在混合筒31内外流通的通孔312,所述混合筒31顶部开设有上端口311。废液从通孔312进入混合筒31从上端口311流出至氧化池10内,使得废液在氧化池10内形成内循环,进而促使臭氧与废液能够充分混合,可提高臭氧的利用率。另外,所述上端口311低于出水口12,因此从混合筒31内流出的废液在参与内循环被充分降解后才从出水口12流出。所述氧化池10内设有至少两个混合筒31,至少两个混合筒31间隔设置,间隔距离足够使废液形成内循环。所述空气管道32的一端位于混合筒31内,因此空气进入混合筒31后即与废液混合形成气液混合液,由于气液混合液的密度远小于废液混合前的密度,因此气液混合液上升,在混合筒31内形成良好的紊流状态,使得整个废液中充满空气。气液混合液达到上端口311后部分或全部空气与废液分离,废液在重力作用下下降,再从混合筒31的底部进入到混合筒31内,形成内循环。为了进一步增强空气跟废液的气液混合效果,位于所述混合筒31内的所述空气管道32的端部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一微孔扩散器34。空气经过第一微孔扩散器34后以较高的速度、分散射入到密度相对较重的未混合空气或者混合空气量较少的废液中,能够最大化地提高气液混合效果。所述空气管道32的一端优选位于混合筒31底部的通孔312的上方,这样,空气与废液能够在上升的过程中充分混合。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微孔扩散器34位于所述通孔312上方,混合筒31内的气液混合液上升后使得混合筒31内比混合筒31外的压力低,混合筒31内的混合液的密度比混合筒31外的废液的密度小,可以促使混合筒31内的废液从底部的通孔312进入到混合筒31内,从而废液在氧化池10内沿混合筒31内外形成内循环。当进水水质变化幅度较大时,可通过增加压缩空气量来提高循环量,以降低对臭氧催化氧化装置100的冲击。所述催化单元40设于所述混合筒31外,且位于上端口311与通孔312之间靠近所述通孔312;具体地,所述催化单元40环绕于至少一个所述混合筒31外;催化单元40体积为所述氧化池10体积的5%-50%。所述催化单元40包括垫层41、位于所述垫层41上方的催化层42,所述催化层42内具有催化臭氧氧化的催化剂。所述臭氧单元20包括提供臭氧的臭氧发生装置21、一端连接于所述臭氧发生装置21并将臭氧输送至氧化池10的臭氧管道22。所述臭氧管道22的另一端分为伸入所述混合筒31内的内臭氧管道221、伸入所述混合筒31外的外臭氧管道222。本专利技术中,臭氧发生装置21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臭氧催化氧化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臭氧催化氧化装置,用于废液处理,所述臭氧催化氧化装置包括氧化池、给所述氧化池提供臭氧的臭氧单元、位于所述氧化池内的催化单元,所述氧化池设有位于底部的进水口、高于所述进水口的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催化氧化装置还包括增强臭氧与废液混合的混合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臭氧催化氧化装置,用于废液处理,所述臭氧催化氧化装置包括氧化池、给所述氧化池提供臭氧的臭氧单元、位于所述氧化池内的催化单元,所述氧化池设有位于底部的进水口、高于所述进水口的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催化氧化装置还包括增强臭氧与废液混合的混合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装置包括设于氧化池内且位于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的混合筒、通过空气管道给所述混合筒内提供空气的空压装置;所述混合筒底部开设有供废液在混合筒内外流通的通孔,所述混合筒顶部开设有上端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混合筒内的所述空气管道的端部连接有第一微孔扩散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孔扩散器位于所述通孔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臭氧催化氧化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清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