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尖角过渡模组及应用其的LED显示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16870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0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尖角过渡模组及应用其的LED显示屏,该尖角过渡模组,包括模组底壳、LED PCB板、弧形面罩,所述的LED PCB板位于所述的模组底壳与弧形面罩所形成的空间内;所述的模组底壳内设于LED安装点,所述的弧形面罩上设有与LED PCB板上的LED相适应的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尖角过渡模组,解决了整体显示屏由两个平面显示屏尖角对接时,在尖角处产生的无显示黑线缺陷问题。使非平面显示屏的显示效果达到了无缝对接,无显示空档,全屏显示无黑线缺陷的完美效果,满足了对显示屏高性能显示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LED显示技术,具体地讲,是指一种尖角过渡模组及应用其的LED显示屏
技术介绍
LED显示屏是通过LED发光阵列发光来工作的显示装置,LED显示屏发光具有亮度高、工作电压低、功耗小、大型化、寿命长、耐冲击和性能稳定等明显优点,因而使其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LED显示屏一般为平面长方形或平面正方形结构,由若干LED显示模组拼接而成,每个显示模组主要由箱体、设置在箱体表面的显示模块、设置在箱体内部的显示控制电路构成,LED发光阵列设置在所述显示模块上。现有技术的LED显示模组均为平面结构。随着LED技术的迅猛发展,LED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在LED显示屏领域,市场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对显示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参考图1、2所示,当两个平面结构的显示屏E、F形成角度对接时,按传统的显示屏制作工艺,尖角对接处自然形成空挡,即具有转角缝隙,显示屏无法做到无缝连续对接。图像显示会出现一条无显示的黑线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尖角过渡模组及应用其的LED显示屏,其可克服现有的LED显示屏对接时的缺陷,使显示屏在尖角过渡区域达到无缝连接,以去除在图像显示中出现的黑线。一种尖角过渡模组,其包括模组底壳、LED PCB板、弧形面罩,所述的LED PCB板位于所述的模组底壳与弧形面罩所形成的空间内;所述的模组底壳内设于LED安装点,所述的弧形面罩上设有与LED PCB板上的LED相适应的孔。上述的模组底壳,其轴向横截面为梯形。上述的尖角过渡模组,当两平面屏相交时,其相交角度在90°?180°,则所述的模组底壳的参数用下列公式得到:A = 180-B (I)*sin(A/2) = D/2 (2)A = N*Arc sin (d/2R) (3)其中:L>20N是正整数,N为所述的LED PCB板2横向排列LED点像素数量,d为点间距,h为所述的模组底壳的厚度,B为两平面屏相交角度,L为LED灯面的弧长,R为所述模组底壳的圆弧半径,A为所述模组底壳的弧心角,D为模组底壳底部宽度,D值由LED PCB板的外形尺寸及进出线孔的尺寸决定,根据具体情况可以确定一个定值。上述的尖角过渡模组,其LED PCB板上的LED点像素与侧边显示屏相邻点象素的间距,以及所述的LED PCB板自身上的LED点像素间距也应与侧边显示屏点间距相同或近似相同。上述的弧形面罩的顶点的高度采用下列公式计算:H=d4-0.3?0.5其中:以所述的模组底壳的两端斜边延长线(近心方向)的交点为圆心,再取任意侧边的弧形面罩的顶点dl,d2,画圆弧线,圆弧的最高点d4。一种LED显示屏,其包括有一个上述的尖角过渡模组。一种LED显示屏,其包括有两个上述的尖角过渡模组;每个尖角过渡模组水平排列N个点像素:A = (180-B)/2R/ (R-h) = Nd/DN (R-h) *sin (A/2) = DR其中,两平面相交角度为B,另外,对于LED显示屏的尖角过渡,灯面为小圆弧面,弧长为L,圆弧半径为R,弧心角为A,D为模组底壳底部宽度。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尖角过渡模组,解决了整体显示屏由两个平面显示屏尖角对接时,在尖角处产生的无显示黑线缺陷问题。使非平面显示屏的显示效果达到了无缝对接,无显示空档,全屏显示无黑线缺陷的完美效果,满足了对显示屏高性能显示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显示屏结构一;图2为现有的显示屏结构二 ;图3为本技术尖角过渡模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尖角过渡模组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5为图4的正视图;图6为图4的侧视图;图7为图4的后视图;图8为图4的俯视图;图9为模组底壳与相邻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弧形面罩的设计原理图一;图11为弧形面罩的设计原理图二 ;图12为应用尖角过渡模组的显示屏平面示意图;图13为应用尖角过渡模组的显示屏立体示意图;图14为显示屏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一:参考图3?8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尖角过渡模组,其包括模组底壳1、LEDPCB板2、弧形面罩3,其中:模组底壳1,其成形为横截面为类扇形环,一侧为开放端,一侧为封闭端的壳体;模组底壳I内设有LED安装点11。由于考虑到两相交的平面显示屏无缝对接的需要,LED点像素间距应保持一致或近似一致。即,LED PCB板2上的LED点像素与侧边显示屏相邻点象素的间距,以及LED PCB板2自身上的LED点像素间距也应与侧边显示屏点间距相同或近似相同。而如何保证显示屏无缝对接,模组底壳I是关键件,其结构形状,即其扇形结构的角度必须保证LED模组排列与两侧的显示屏模组保持一致。参考图9所示,按相邻显示屏外观形式,当两平面屏相交时,其相交角度在90°?180。,则:A = 180-B (I)*sin(A/2) = D/2 (2)A = N*Arc sin (d/2R) (3)条件L>20N是正整数。其中:LED PCB板2横向排列LED点像素数量为N,点间距d,模组底壳I的厚度为h,尖角过渡模组的模组底壳I的底部宽度为D,D值可依据LED PCB尺寸和底部进出线孔的尺寸确定一个定值,两平面相交角度为B,另外,对于LED显示屏的尖角过渡,灯面为小圆弧面,弧长为L,圆弧半径为R,弧心角为A。在实际的预测算中,其可以预设N值,以此来确定底壳的尺寸。在N值许可的范围内,会有多解,但符合设计要求的只有一个最佳解,可以解出L,R,A0参考图3及图10所示,弧形面罩3,其上设有与LED PCB板2上的LED灯相对应的孔,LED PCB板2位于弧形面罩3与模组底壳I形成的空间内,即其位于模组底壳I的开放端;弧形面罩3的弧度与模组底壳I的开放端相适应。以模组底壳I的两端斜边延长线(近心方向)的交点为圆心,再取任意侧边弧形面罩3的顶点dl,d2,画圆弧线。圆弧的最高点d4,再往中心方向移动0.3-0.5mm。以此圆弧形R为弧形面罩3的轮郭线做弧形面罩3后续的结构设计。顶点d4的高度H计算公式为以下:H = d4 - 0.3 ?0.5图10上的d5是LED光的发光点,见各LED灯厂商的规格书。利用该公开计算所得的顶点d4的高度。参考图11所示,在圆弧半径R固定的情况下,视圆弧线R上的任意点高度均相等。在设计时,弧形面罩3的最高点d4,使其低于LED的灯的发光点d5,所以LED灯2在120度发光范围内,光线均无遮挡,与左右两平面模组形成良好配光(备注:目前显示屏LED直插灯的左右视角绝大部份为120度)。本技术尖角过渡模组,解决了整体显示屏由两个平面显示屏尖角对接时,在尖角处产生的无显示黑线缺陷问题。使非平面显示屏的显示效果达到了无缝对接,无显示空档,全屏显示无黑线缺陷的完美效果,满足了对显示屏高性能显示的要求。在使用时,模组底壳I是承上启下的部件,其上安装LED PCB板2和弧形面罩3构成的尖角过渡模组,其下与固定板连接,安装在固定板上,模组底壳I装LED PCB板2处做带角度斜面处理。另外,参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尖角过渡模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模组底壳、LED PCB板、弧形面罩,所述的LED PCB板位于所述的模组底壳与弧形面罩所形成的空间内;所述的模组底壳内设有LED安装孔,所述的弧形面罩上设有与LED PCB板上的LED大小相适应的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欧陆贻秋焦伟棋钟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族元亨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