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拆式车用软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07314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9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快拆式车用软顶,包括车体和后车厢支架,车体前部设有“n”连接支架,后部轿厢后顶端设有顶部支撑杆,后部轿厢后下部设有后连接板,车体的后部轿厢上卡接车尾连接装置,后连接板可拆连接在车尾连接装置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快拆式车用软顶通过在后车厢前后安装分体式连接装置,并且通过快拆装置将顶篷和侧篷分别与连接装置和车体相连接,然后通过拉链和魔术贴将顶篷和侧篷固定连接,大大方便了车用软顶的安装和收纳,实用性非常强,而且大大提升贴合性和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快拆式车用软顶
技术介绍
吉普车是一种具有越野性能的车型,其特点是在具有强劲动力的同时具有越野性能,十分适合喜欢在野外活动的人们。目前的吉普车的后部轿厢一般分为硬顶和软顶两种,硬顶就是类似SUV车型,其后部轿厢为硬质材料,与车体固定连接,一般不能轻易拆除;软顶就是后部轿厢由固定支架支撑,由帆布类的软性材料蒙覆在支架上形成,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将软顶拆除,变成敞篷的车辆。但是由于现有的软顶吉普车软顶拆除和安装十分不便,同时其后端顶部的支撑梁无法拆除,使得软顶虽然拆除,但从车辆后部进出依然需要穿越由边框与后端顶部支撑梁形成的框架,影响人员的快速上下,另外,如果需要在车辆后部较大物体,特别是放置高度大于车顶高度的物体,将会受到后端顶部的支撑梁的限制而无法移至车内。虽然现在也有类似遮雨棚形式的软顶设计,通过两侧扇形骨架的转动设置,可将软顶收起到顶部,或放下将车厢遮蔽,但依然无法克服车辆后端的框架限制,同时由于需要考虑其开合的自由,就无法完全贴合车辆外观,因此存在诸多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快拆是车用软顶,解决普通车用顶篷贴合密封效果不是很好,收纳也很不方便,而且一旦卡扣或者魔术贴损坏,更换十分不方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拆式车用软顶,包括车体和后车厢支架,车体前部设有“η”连接支架,后部轿厢后顶端设有顶部支撑杆,后部轿厢后下部设有后连接板,车体的后部轿厢上卡接车尾连接装置,后连接板可拆连接在车尾连接装置上;本快拆式车用软顶还具有软顶本体,软顶本体由顶篷和与顶篷相对应的侧篷组成,顶篷与侧篷可拆连接;顶篷和侧篷前端与上述连接支架可拆连接,侧篷下端与车体可拆连接,顶篷尾端与上述后连接板固定连接,顶部支撑杆固定连接在顶篷内侧。连接支架由横杆、与横杆两侧卡接固定的弧形连接装置、与弧形连接装置底端卡接固定的竖杆和与竖杆底端卡接固定的下端连接装置组成,下端连接装置通过螺栓与车体表面固定连接,横杆上铰链连接有前连接板,连接支架通过前连接板与后车厢支架螺栓连接固定,连接支架外表面上开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横截面为圆形结构,顶篷和侧篷近车头和近车尾连接端向下翻转缝合形成翻边,翻边两端具有开口,翻边位于近车头翻边内设置有与第一安装槽相对应的第一安装条,顶篷和侧篷近车头连接端通过第一安装条卡入第一安装槽与后车厢支架固定连接,车体位于车尾上端插接固定有与顶篷近车尾连接端相对应的后连接板,后连接板上卡接固定有车尾连接装置,车尾连接装置右侧面开设有第二安装槽,翻边位于近车尾翻边内设置有与第二安装槽相对应的第二安装条,顶篷近车尾连接端通过第二安装条卡入第二安装槽与车体固定连接,顶篷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方便顶篷收纳的魔术贴绑带。进一步地,为了方便调节顶部支撑杆长度,从而适配更多型号的车辆,顶部支撑杆由用于支撑在后车厢支架上的弧形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左支撑杆右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左连接块,右支撑杆左侧面上固定连接有右连接块,左支撑杆和右支撑杆之间通过横杆相连接,横杆两端对应左、右连接块位置均开设有与左、右连接块相对应的插槽,左、右连接块插入插槽与横杆相连接。进一步地,为了降低风噪和提升密封性,顶篷和侧篷通过拉链和魔术贴相连接,侧篷边缘覆盖在顶篷上,拉链靠近顶篷边缘设置,魔术贴靠近侧篷边缘设置。进一步地,为了方便观察,顶篷和侧篷上均设置有观察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快拆式车用软顶通过在后车厢前后安装分体式连接装置,并且通过快拆装置将顶篷和侧篷分别与连接装置和车体相连接,然后通过拉链和魔术贴将顶篷和侧篷固定连接,大大方便了车用软顶的安装和收纳,实用性非常强,而且大大提升贴合性和密封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车用软顶收纳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的车用软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后车厢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连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软顶本体前端连接示意图。图7是软顶本体尾端连接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中侧边连接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中顶部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体,2.后车厢支架,3.连接支架,3-1.横杆,3_2.弧形连接装置,3_3.竖杆,3-4.下端连接装置,4.前连接板,5.第一安装槽,6.软顶本体,6-1.顶篷,6-2.侧篷,7.翻边,8.第一安装条,9.后连接板,10.车尾连接装置,11.第二安装槽,12.第二安装条,13.观察窗,14.顶部支撑杆,14-1左支撑杆,14-2.右支撑杆,14-3.左连接块,14-4.右连接块,14-5.横杆,14-6.插槽,15.魔术贴绑带,16.拉链,17.魔术贴,18.侧边连接装置。【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图2和图4所示的快拆式车用软顶,包括车体I和后车厢支架2,车体I前部设有“η”连接支架3,后部轿厢后顶端设有顶部支撑杆14,后部轿厢后下部设有后连接板9,车体I的后部轿厢上卡接车尾连接装置10,后连接板9可拆连接在车尾连接装置10上;本快拆式车用软顶还具有软顶本体6,软顶本体6由顶篷6-1和与顶篷6-1相对应的侧篷6-2组成,顶篷6-1与侧篷6-2可拆连接;顶篷6-1和侧篷6-2前端与上述连接支架3可拆连接,侧篷6_2下端与车体I可拆连接,顶篷6-1尾端与上述后连接板9固定连接,顶部支撑杆14固定连接在顶篷6-1内侧。如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的连接支架3由横杆3_1、与横杆3_1两侧卡接固定的弧形连接装置3-2、与弧形连接装置3-2底端卡接固定的竖杆3-3和与竖杆3-3底端卡接固定的下端连接装置3-4组成,下端连接装置3-4过螺栓与车体I表面固定连接,横杆3-1上铰链连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拆式车用软顶,包括车体(1)和后车厢支架(2),其特征是:所述的车体(1)前部设有“n”连接支架(3),后部轿厢后顶端设有顶部支撑杆(14),后部轿厢后下部设有后连接板(9),车体(1)的后部轿厢上卡接车尾连接装置(10),所述后连接板(9)可拆连接在车尾连接装置(10)上;本快拆式车用软顶还具有软顶本体(6),所述的软顶本体(6)由顶篷(6‑1)和与顶篷(6‑1)相对应的侧篷(6‑2)组成,顶篷(6‑1)与侧篷(6‑2)可拆连接;顶篷(6‑1)和侧篷(6‑2)前端与上述连接支架(3)可拆连接,侧篷(6‑2)下端与车体(1)可拆连接,顶篷(6‑1)尾端与上述后连接板(9)固定连接,顶部支撑杆(14)固定连接在顶篷(6‑1)内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航郑红娟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盛沃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