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凌宏一专利>正文

一种动力输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01964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9 01:25
一种动力输出装置,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至少六个驱动单元,该六个驱动单元沿机架的长度方向排列;每个驱动单元均包括摆动组件,其包括摆动臂、第一滚筒及第二滚筒;传动组件,其包括主轴、传动轴及从动轴;吊绳组件,其包括两滚轮及两拉绳;应力组件,其包括支撑架、拉簧、支撑柱、压力轮及凸轮;升力组件,包括支脚、杠杆及配重块。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应力组件和升力组件作用与轮轴上,再通过吊绳组件将力矩传递至摆动臂,最后通过棘轮机构将摆动组件的力矩持续施加于主轴上,使主轴持续地转动,从而输出转动动力,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减小对煤炭、汽油、天然气等能源的消耗,并且不会向大气环境中排放有害物质,减少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动力输出装置
技术介绍
伴随着自然环境的逐渐恶化、以及能源的日趋紧缺,人们对于机械动力输出装置节能型以及环保型的要求逐渐提高,目前的发电机通常是采用煤炭作为能源,将煤炭燃烧后驱动发电机组,是发电机组高速转动的情况下发电,从而将煤炭转换为电能,但是,这种做法对于能源的利用率相对较低,并且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排入大气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对环境污染较大。此外,也有的是采用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发电虽然能够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并且为可持续的再生能源,但是太阳能设备的使用地域受限,其通常仅能够用于一些高海拔、低玮度等太阳光线较为充足的地域,并且太阳能设备具有相对较高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动力输出装置,其能够解决现有的煤炭发电机组以及其他传动装置燃料消耗大、对环境影响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力输出装置,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至少六个驱动单元,该至少六个驱动单元沿机架的长度方向排列;每个驱动单元均包括,摆动组件,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摆动臂,两摆动臂的端部之间枢接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滚筒及第二滚筒,两摆动臂的两端均设有沿各自长度方向延伸的延长臂,在靠近第二滚筒一端的两延长臂之间枢接一第一横杆,在靠近第一滚筒一端的两延长臂之间固定连接一第二横杆;传动组件,该传动组件包括沿机架长度方向延伸并枢接在机架上的主轴、传动轴以及从动轴,主轴与两摆动臂通过一棘轮机构相连接,该棘轮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棘轮及棘爪,所述棘轮同步联接于主轴的端部,所述棘爪装设于摆动臂上,棘爪与棘轮相互啮合连接,该棘爪用于单向驱动棘轮旋转;主轴上同步联接有一主动齿轮,主轴上枢接有驱动齿轮和驱动链轮,驱动链轮和驱动齿轮同步联接;驱动链轮通过一传动链条与第一滚筒同步联接;传动轴上同步联接有第二传动齿轮以及与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从动轴上同步联接有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与驱动齿轮间歇性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该第二从动齿轮为部分齿轮,且轮齿设置在轮盘的相对两侧,每一侧的轮齿对应圆心角Θ相等,且圆心角Θ的范围为30°至90° ;从动轴上同步联接有校正轮,该校正轮外周侧壁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向外凸出的凸块,主轴上枢接有与校正轮相互配合的校正杆,该校正杆与驱动齿轮同步传动,该校正杆的自由端搭接在校正轮的轮周表面;吊绳组件,包括两拉绳及两滚轮,两拉绳的其中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横杆的两端,两拉绳的另一端绕过第二滚筒的外表面并固定于第一滚筒上,拉绳的底部缠绕在滚轮外表面,滚轮上固定有用于防止拉绳相对滚轮外表面滑动的固定钉;两滚轮通过一轮轴相互连接;应力组件,包括支撑架、拉簧、支撑柱、压力轮及凸轮,所述支撑架一端铰接于机架上,支撑架另一端支撑于支撑柱顶端,拉簧连接于支撑架靠近支撑柱的一端与机架之间,该拉簧用于提供一个使支撑架绕其铰接端向下翻转的弹性力;所述压力轮枢接于支撑架上,所述凸轮固定于所述轮轴的中部,压力轮与凸轮共面,且凸轮位于压力轮下方,该压力轮的底表面与凸轮的轮周表面始终保持接触;升力组件,包括支脚、杠杆及配重块,所述支脚固定装设于机架上,杠杆可上下翻转地铰接于支脚的顶端部,杠杆的一端与所述轮轴连接,杠杆的另一端支撑于所述配重块底部,该配重块用于提供一个使杠杆的该端向下摆动的力矩;所述轮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定位轮,机架上设有用于限定定位轮只在上下方向自由移动的限位机构;该至少六个驱动单元的主轴沿着机架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并同步联接。进一步地,所述圆心角Θ为60°。进一步地,所述棘爪的中部枢接于摆动臂上,棘爪的前端与棘轮的棘齿相啮合,棘爪的后端与摆动臂之间装设有一回位簧,该回位簧用于提供一个使棘爪的前端与棘轮的棘齿相互咬紧的弹性力;摆动臂上还设有一限位块,该限位块用于与棘爪的后端相抵靠以限定棘爪的旋转角度。进一步地,第一滚筒一端同步联接一从动链轮,所述传动链条绕设于驱动链轮与从动链轮上。进一步地,所述驱动齿轮、驱动链轮及校正杆通过一轴套同步联接,该轴套活动的套接在主轴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从动齿轮与从动轴之间设有使第二从动齿轮沿着从动轴的轴向来回移动的滑移机构,该滑移机构包括凸设于从动轴外壁的轴向的导轨及开设于第二从动齿轮内圈的滑槽,导轨嵌于滑槽内。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滚筒外表面的两端部均设有一圈限位槽,所述拉绳压靠在相应的限位槽内壁上。进一步地,所述机架上设有用于读取及调节所述拉簧的拉力大小的弹力调节装置。进一步地,所述轮轴上设有平衡块,该平衡块用于平衡凸轮对轮轴造成的偏心力矩。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机构由四个挡板构成,四个挡板两两一组,分别挡持在一端定位轮的两侧;每个挡板均包括一挡持在定位轮外周表面的纵向侧板及一挡持在定位轮外端表面的横向侧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利用应力组件和升力组件作用与轮轴上,再通过吊绳组件将力矩传递至摆动臂,最后通过棘轮机构将力矩施加于主轴上,为主轴提供转动的动力,其可在无其他动力或其他动力较小的情况下,使主轴持续地转动,从而输出转动动力,因此,本专利技术可以减小对煤炭、汽油、天然气等能源的消耗,并且不会向大气环境中排放有害物质,减少环境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摆动组件和主轴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中棘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b为本专利技术中棘轮机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传动组件的机构示意图;图5本专利技术中驱动齿轮与第二从动齿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校正轮与校正杆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滑移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A-A向剖面图;图9为图7中B-B向剖面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凸轮与平衡块在一个横向平面上的投影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定位轮与限位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2至图14本专利技术驱动单元三种运动状态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沿长度方向的投影图。其中:10、摆动组件;11、摆动臂;111、延长臂;12、第一滚筒;121、从动链轮;13、第二滚筒;141、第一横杆;142、第二横杆;15、传动链条;30、吊绳组件;32、滚轮;33、拉绳;34、轮轴;40、应力组件;41、支撑架;42、拉簧;43、压力轮;44、支撑柱;45、凸轮;46、定位轮;47、挡板;471、纵向侧板;472、横向侧板;48、平衡块;50、齿轮箱;510、主轴;511、轴套;512、驱动链轮;513、驱动齿轮;514、主动齿轮;515、校正杆;520、传动轴;521、第一传动齿轮;522、第二传动齿轮;530、从动轴;531、第一从动齿轮;533、第二从动齿轮;534、校正轮;5341、凸块;5342、轴承内圈;5343、轴承外圈;5344、滚珠;5345、导轨;540、套筒;54、棘轮机构;541、棘轮;542、棘爪;543、回位簧;544、限位块;550、拨动杆;60、升力组件;61、支当前第1页1 2 3 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的至少六个驱动单元,该至少六个驱动单元沿机架的长度方向排列;每个驱动单元均包括,摆动组件,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摆动臂,两摆动臂的端部之间枢接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滚筒及第二滚筒,两摆动臂的两端均设有沿各自长度方向延伸的延长臂,在靠近第二滚筒一端的两延长臂之间枢接一第一横杆,在靠近第一滚筒一端的两延长臂之间固定连接一第二横杆;传动组件,该传动组件包括沿机架长度方向延伸并枢接在机架上的主轴、传动轴以及从动轴,主轴与两摆动臂通过一棘轮机构相连接,该棘轮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棘轮及棘爪,所述棘轮同步联接于主轴的端部,所述棘爪装设于摆动臂上,棘爪与棘轮相互啮合连接,该棘爪用于单向驱动棘轮旋转;主轴上同步联接有一主动齿轮,主轴上枢接有驱动齿轮和驱动链轮,驱动链轮和驱动齿轮同步联接;驱动链轮通过一传动链条与第一滚筒同步联接;传动轴上同步联接有第二传动齿轮以及与主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传动齿轮;从动轴上同步联接有与第二传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与驱动齿轮间歇性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该第二从动齿轮为部分齿轮,且轮齿设置在轮盘的相对两侧,每一侧的轮齿对应圆心角θ相等,且圆心角θ的范围为30°至90°;从动轴上同步联接有校正轮,该校正轮外周侧壁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一向外凸出的凸块,主轴上枢接有与校正轮相互配合的校正杆,该校正杆与驱动齿轮同步传动,该校正杆的自由端搭接在校正轮的轮周表面;吊绳组件,包括两拉绳及两滚轮,两拉绳的其中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横杆的两端,两拉绳的另一端绕过第二滚筒的外表面并固定于第一滚筒上,拉绳的底部缠绕在滚轮外表面,滚轮上固定有用于防止拉绳相对滚轮外表面滑动的固定钉;两滚轮通过一轮轴相互连接;应力组件,包括支撑架、拉簧、支撑柱、压力轮及凸轮,所述支撑架一端铰接于机架上,支撑架另一端支撑于支撑柱顶端,拉簧连接于支撑架靠近支撑柱的一端与机架之间,该拉簧用于提供一个使支撑架绕其铰接端向下翻转的弹性力;所述压力轮枢接于支撑架上,所述凸轮固定于所述轮轴的中部,压力轮与凸轮共面,且凸轮位于压力轮下方,该压力轮的底表面与凸轮的轮周表面始终保持接触;升力组件,包括支脚、杠杆及配重块,所述支脚固定装设于机架上,杠杆可上下翻转地铰接于支脚的顶端部,杠杆的一端与所述轮轴连接,杠杆的另一端支撑于所述配重块底部,该配重块用于提供一个使杠杆的该端向下摆动的力矩;所述轮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定位轮,机架上设有用于限定定位轮只在上下方向自由移动的限位机构;该至少六个驱动单元的主轴沿着机架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列并同步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宏一
申请(专利权)人:凌宏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