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艺欣专利>正文

一种杀菌防静电的混纺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98507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8 2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杀菌防静电的混纺面料,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基布层、水性聚氨酯接着层、纳米银抗菌聚氨酯面层,所述基布层包括由双经纱和双纬纱交织而成的表组织和里组织,所述表组织和里组织之间间隔交织镀有纳米银的超细导电纤维,所述纳米银抗菌聚氨酯面层上还涂覆有植绒层,所述纳米银抗菌聚氨酯面层和植绒层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贯通周边表面的微型透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表组织和里组织之间间隔交织镀有纳米银的超细导电纤维,起到抗静电和电磁屏蔽的作用,及较好的抗菌效果,同时通过涂覆植绒层并嵌入微型透气孔,不仅赋予其良好的保暖性、装饰性及防透水性,又可通过微孔化处理技术,在面料层之间形成多个微型透气孔,加强透气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面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杀菌防静电的混纺面料
技术介绍
面料作为一种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原料,被广泛地应用于服装、家居、建筑装饰等领域。然而,现有的面料存在着在编织过程中及织物成型后可能带有静电的问题,并且在电磁屏蔽和抗菌功能等方面还存有欠缺,传统的面料在人们对于面料的综合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杀菌防静电的混纺面料。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以下方案:一种杀菌防静电的混纺面料,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基布层、水性聚氨酯接着层、纳米银抗菌聚氨酯面层,所述基布层包括由双经纱和双玮纱交织而成的表组织和里组织,所述表组织和里组织之间间隔交织镀有纳米银的超细导电纤维,所述纳米银抗菌聚氨酯面层上还涂覆有植绒层,所述纳米银抗菌聚氨酯面层和植绒层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贯通周边表面的微型透气孔。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基布层织物表组织的经向紧度为74%?78%,玮向紧度为27%?32%;所述基布层里组织的经向紧度为80%?85%,玮向紧度为25%?28%。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基布层表组织由大豆蛋白纤维构成的经纱与低热收缩纤维构成的玮纱交织而成,表组织经纱与玮纱的质量比为85:30 ;所述基布层里组织由甲壳素纤维构成的经纱与高热收缩纤维构成的玮纱交织而成,经纱与玮纱的质量比为64:36o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基布层的厚度为0.8mm,所述水性聚氨酯接着层的厚度为0.35 mm,所述纳米银抗菌聚氨醋面层的厚度为0.25mm,所述植绒层的厚度为0.25 mm。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各层次次序的特殊设计是经过反复试验得出的,不是简单的叠加,通过在表组织、里组织之间间隔交织镀有纳米银的超细导电纤维,解决了基布层编织过程中及织物成型后可能带有静电的问题,并具有一定的电磁屏蔽功能,在纳米银抗菌聚氨酯面层上涂覆植绒层并嵌入微型透气孔,可有效保证面料本身的保暖性、装饰性及防透水性的同时,又可通过微孔化处理技术,在面料层之间形成多个微型透气孔,以加强面料的透气性能,因孔径极微小,从而不会破坏面料外表面的美观性,另外还可起到较好的抗菌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杀菌防静电的混纺面料,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基布层1、水性聚氨酯接着层2、纳米银抗菌聚氨酯面层3,所述水性聚氨酯接着层2位于基布层I的上方,所述水性聚氨酯接着层2的厚度为0.35 mm,所述纳米银抗菌聚氨酯面层3位于水性聚氨酯接着层2的上方,所述纳米银抗菌聚氨酯面层3的厚度为0.25mm,所述基布层I的厚度为0.8_,所述基布层I包括由双经纱和双玮纱交织而成的表组织11和里组织12,所述基布层表组织11由大豆蛋白纤维构成的经纱与低热收缩纤维构成的玮纱交织而成,表组织11经纱与玮纱的质量比为85:30 ;所述基布层织物表组织11的经向紧度为74%?78%,玮向紧度为27%?32%;所述基布层里组织12由甲壳素纤维构成的经纱与高热收缩纤维构成的玮纱交织而成,经纱与玮纱的质量比为64:36,所述基布层里组织12的经向紧度为80%?85%,玮向紧度为25%?28%,所述表组织11和里组织12之间间隔交织镀有纳米银的超细导电纤维4,所述纳米银抗菌聚氨酯面层3上还涂覆有植绒层5,所述植绒层5的厚度为0.25 _,所述纳米银抗菌聚氨酯面层3和植绒层5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贯通周边表面的微型透气孔6。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各层次次序的特殊设计是经过反复试验得出的,不是简单的叠加,通过在表组织、里组织之间间隔交织镀有纳米银的超细导电纤维,解决了基布层编织过程中及织物成型后可能带有静电的问题,并具有一定的电磁屏蔽功能,在纳米银抗菌聚氨酯面层上涂覆植绒层并嵌入微型透气孔,可有效保证面料本身的保暖性、装饰性及防透水性的同时,又可通过微孔化处理技术,在面料层之间形成多个微型透气孔,以加强面料的透气性能,因孔径极微小,从而不会破坏面料外表面的美观性,另外还可起到较好的抗菌效果。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杀菌防静电的混纺面料,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基布层、水性聚氨酯接着层、纳米银抗菌聚氨酯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包括由双经纱和双玮纱交织而成的表组织和里组织,所述表组织和里组织之间间隔交织镀有纳米银的超细导电纤维,所述纳米银抗菌聚氨酯面层上还涂覆有植绒层,所述纳米银抗菌聚氨酯面层和植绒层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贯通周边表面的微型透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杀菌防静电的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织物表组织的经向紧度为74%?78%,玮向紧度为27%?32%;所述基布层里组织的经向紧度为80%?85%,玮向紧度为25%?2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杀菌防静电的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表组织由大豆蛋白纤维构成的经纱与低热收缩纤维构成的玮纱交织而成,表组织经纱与玮纱的质量比为85:30 ;所述基布层里组织由甲壳素纤维构成的经纱与高热收缩纤维构成的玮纱交织而成,经纱与玮纱的质量比为64:36o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杀菌防静电的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的厚度为0.8mm,所述水性聚氨酯接着层的厚度为0.35 mm,所述纳米银抗菌聚氨酯面层的厚度为0.25mm,所述植绒层的厚度为0.25 mm。【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杀菌防静电的混纺面料,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基布层、水性聚氨酯接着层、纳米银抗菌聚氨酯面层,所述基布层包括由双经纱和双纬纱交织而成的表组织和里组织,所述表组织和里组织之间间隔交织镀有纳米银的超细导电纤维,所述纳米银抗菌聚氨酯面层上还涂覆有植绒层,所述纳米银抗菌聚氨酯面层和植绒层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贯通周边表面的微型透气孔。本技术通过在表组织和里组织之间间隔交织镀有纳米银的超细导电纤维,起到抗静电和电磁屏蔽的作用,及较好的抗菌效果,同时通过涂覆植绒层并嵌入微型透气孔,不仅赋予其良好的保暖性、装饰性及防透水性,又可通过微孔化处理技术,在面料层之间形成多个微型透气孔,加强透气性能。【IPC分类】B32B7-10, B32B3-24, D03D15-00, B32B27-12, D03D15-02, B32B5-30, D03D13-00, B32B27-40【公开号】CN204431835【申请号】CN201520063784【专利技术人】李艺欣 【申请人】李艺欣【公开日】2015年7月1日【申请日】2015年1月3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杀菌防静电的混纺面料,从下至上依次包括基布层、水性聚氨酯接着层、纳米银抗菌聚氨酯面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包括由双经纱和双纬纱交织而成的表组织和里组织,所述表组织和里组织之间间隔交织镀有纳米银的超细导电纤维,所述纳米银抗菌聚氨酯面层上还涂覆有植绒层,所述纳米银抗菌聚氨酯面层和植绒层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贯通周边表面的微型透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艺欣
申请(专利权)人:李艺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