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对准方法和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1168001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6 1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发送端设备的自对准方法,发送端设备包括芯片、对准模组和天线阵列,该天线阵列为立体结构,在不同平面中设置至少两组天线阵列,通过该天线阵列建立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多个传输通道,对准模组通过该多个传输通道分别发送对准信号,由于部分天线阵列与该接收端设备之间为直线连接的传输通道,另一部分天线阵列与该接收端设备之间需要经过所述发送端设备周围环境中物体折射,在依据该立体结构的天线阵列发送对准模组生成的对准信号时,由于通过该立体结构的天线的传输通道不局限于一个较小范围的角度,能够保证至少有一路传输通道能够实现该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实现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自对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自对准方法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技术逐渐向大数据传输方向发展,而大数据业务要求良好的通信环境,该大数据业务的传输可米用5Gth (5Generat1n wireless telephonetechnology,第五代手机通信技术规格)、802.Ilad以及处于发展时期的LIFI (LightFidelity,可见光无线通信技术)技术等。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采用微波波段或者光通信的视线通信,为保证接收端和发送端之间数据传输的效率,需要将信号发送端和接收端近似直线设置,并且要求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无障碍。但是,人工放置发送端和接收端,并不能保证二者的天线位置共同垂直一条直线,会导致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效率降低。所以,亟需一种能够自对准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方法,以使得当该发送端的天线和接收端的天线即使不处于一条直线时,仍然能够实现对数据的高效率传输。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对准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发送端的天线和接收端的天线不处于一条直线时,数据传输效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对准方法,应用于发送端设备,所述发送端设备包括芯片、天线阵列和对准模组,所述天线阵列包括第一天线阵列和第二天线阵列,所述第一天线阵列设置于第一面,所述第二天线阵列设置于与所述第一面相连的第二面,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相连且不属于同一平面,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至少两个传输通道;控制所述对准模组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传输通道分别向接收端设备发送对准信号,所述至少两个传输通道中至少一个传输通道与所述第一天线阵列对应、至少一个传输通道与所述第二天线阵列对应。上述的方法,优选的,还包括:接收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为所述接收端设备接收到所述对准信号后生成;依据所述反馈信息判断所述对准信号的发送是否正常,得到第一判断结果;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对准信号传输正常,采用所述至少两个传输通道发送视线通信数据,以使得所述视线通信数据通过直线传输以及经过所述发送端设备周围环境中物体的折射作用达到接收端设备的天线;当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明对准信号传输不正常,关闭第二天线阵列,采用与所述第一天线阵列对应至少一个传输通道发送视线通信数据,以使得所述视线通信数据通过直线传输至接收端设备的天线。上述的方法,优选的,所述反馈信息中携带所述对准信号的传输时间,所述控制所述对准模组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传输通道分别向接收端设备发送对准信号之后,还包括:依次接收所述接收端设备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传输通道发送的反馈信息,所述传输时间依据所述发送时间以及所述接收端设备接收到所述对准信号的接收时间计算得到;依据所述对准信号的传输时间以及预设的计算方法,计算得到所述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值;依据所述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距离值和预设的波束赋形规则,计算得到所述发送端的天线的波束赋形角度范围;依据预设的调整规则和所述波束赋形角度范围,调整所述第一天线阵列、或者所述第一天线阵列和第二天线阵列发送所述视线通信数据的角度,调整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传输通道路径; 依据调整后的传输通道路径发送所述视线通信数据。上述的方法,优选的,所述反馈信息携带所述对准信号的通信速率,所述依据所述反馈信息判断所述对准信号的发送是否正常,得到第一判断结果包括:比较所述通信速率和第一预设阈值,得到第一比较结果;当所述第一比较结果表明所述通信速率小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时,则所述第二天线阵列对应的传输通道对所述第一天线阵列对应的传输通道信号干扰,判定所述对准信号的发送不正常;否则,所述第二天线阵列对应的传输通道未对所述第一天线阵列对应的传输通道信号干扰,判定所述对准信号的发送正常。上述的方法,优选的,所述对准模组的设置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一天线阵列远离所述芯片的中心区域,则依据调整后的传输通道路径发送所述视线通信数据之后,还包括:控制所述对准模组发送对准信号至接收端设备;分析接收端设备反馈的反馈信息得到所述对准信号的通信速率;比较所述通信速率和第二预设阈值,得到第二比较结果;当所述第二比较结果表明所述通信速率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时,调整发送所述视线通信数据的传输通道。上述的方法,优选的,所述调整所述传输通道,以调高所述对准信号的通信速率包括:依据所述反馈信息判断所述第一天线阵列发送到接收端的对准信号的数据量是否大于第三预设阈值,并生成第二判断结果;当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明所述数据量小于所述第预设三阈值时,基于所述反馈信息分析得到通过所述第一天线阵列的第一区域中天线发送的对准信号未传输到接收端设备,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一天线阵列中与所述芯片第一面的任一边缘相邻;选择与所述第一区域相邻边连接的第二面的第二天线阵列,建立所述第二天线阵列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至少一个传输通道;通过所述第二天线阵列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至少一个传输通道的发送视线通信数据。上述的方法,优选的,所述调整发送所述视线通信数据的传输通道,包括:分析所述反馈信息,得到所述第一天线阵列的第二区域中天线发送的对准信号未传输到接收端设备,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第一天线阵列的中间区域;依据预设的调整规则调整所述第一天线阵列发送所述视线通信数据的角度,以调整所述第一天线阵列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传输通道路径,以使得所述第二区域中天线发送的视线通信数据发送至接收端设备。—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承载天线阵列和对准模组的芯片;所述天线阵列,所述天线阵列包括第一天线阵列和第二天线阵列,所述第一天线阵列设置于第一面,所述第二天线阵列设置于与所述第一面相连的第二面,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相连且不属于同一平面;所述对准模组,用于发送对准信号;所述芯片,用于获取所述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至少两个传输通道;控制所述对准模组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传输通道分别向接收端设备发送对准信号,所述至少两个传输通道中至少一个传输通道与所述第一天线阵列对应、至少一个传输通道与所述第二天线阵列对应。上述的电子设备,优选的,所述对准模组的设置位置相对于所述第一天线阵列远离所述芯片的中心区域。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芯片、天线阵列和对准模组,所述天线阵列包括第一天线阵列和第二天线阵列,所述第一天线阵列设置于第一面,所述第二天线阵列设置于与所述第一面相连的第二面,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相连且不属于同一平面,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至少两个传输通道;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对准模组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传输通道分别向接收端设备发送对准信号,所述至少两个传输通道中至少一个传输通道与所述第一天线阵列对应、至少一个传输通道与所述第二天线阵列对应。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对准方法,应用于发送端设备,发送端设备包括芯片、天线阵列和对准模组,所述天线阵列包括第一天线阵列和第二天线阵列,所述第一天线阵列设置于第一面,所述第二天线阵列设置于与所述第一面相连的第二面,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相连且不属于同一平面,该发送端的天线设置为立体结构,在不同平面中设置至少两组天线阵列,并且通过该天线阵列建立与接收端之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对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发送端设备,所述发送端设备包括芯片、天线阵列和对准模组,所述天线阵列包括第一天线阵列和第二天线阵列,所述第一天线阵列设置于第一面,所述第二天线阵列设置于与所述第一面相连的第二面,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相连且不属于同一平面,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至少两个传输通道;控制所述对准模组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传输通道分别向接收端设备发送对准信号,所述至少两个传输通道中至少一个传输通道与所述第一天线阵列对应、至少一个传输通道与所述第二天线阵列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彬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