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70192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1 2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器,包括壳体、PCBA、储电单元、控制按键、发射线圈、充电连接头;充电连接头、PCBA、储电单元和发射线圈均安装于壳体内,控制按键安装于壳体上,储电单元的输出端、控制按键和发射线圈均与PCBA连接,充电连接头与储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外壳上设有与充电连接头匹配的插接口;壳体上还设有用于容置待充电电子设备的套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其给数码设备充电时不需要用到电源线连接,减少接插线的繁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移动充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器
技术介绍
由于现在智能手机性能的高速发展,大屏幕手机普及,同时又要求手机等数码类产品轻、薄、小,这就制约了手机等电子产品电池容量的大小,电容容量小直接导致手机待机时间的缩短,因此市场上出现了移动电源,是一种集供电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充电器,可以给手机等数码设备随时随地充电或待机供电。一般由锂电芯或者干电池作为储电单元。区别于产品内部配置的电池,也叫外挂电池。一般配备多种电源转接头,通常具有大容量、多用途、体积小、寿命长和安全可靠等特点。但是这种移动电源给数码产品充电时,需要通过电源线与数码产品连接才能实现,如果没有匹配的电源线,则无法进行充电工作,在操作上非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无线充电器,其给数码设备充电时不需要用到电源线连接,减少接插线的繁琐,使用更加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线充电器,包括壳体、PCBA、储电单元、控制按键、发射线圈、充电连接头;所述充电连接头、PCBA、储电单元和发射线圈均安装于壳体内,所述控制按键安装于壳体上,所述储电单元的输出端、控制按键和发射线圈均与PCBA连接,所述充电连接头与储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外壳上设有与充电连接头匹配的插接口 ;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用于容置待充电电子设备的套体。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和下壳连接形成一容纳腔,所述充电连接头、PCBA、储电单元和发射线圈均安装于该容纳腔内。更进一步的,所述上壳为塑料壳,所述下壳为硅胶壳。更进一步的,所述发射线圈位于储电单元与上壳之间。更进一步的,所述下壳设有第一安装区和第二安装区,PCBA固定在第一安装区,储电单元固定在第二安装区,所述发射线圈固定在储电单元上。进一步的,所述套体为一端开口的口袋式套体,该口袋式套体内还设有抽拉件,抽拉件的一端固定在口袋式套体的内侧壁,抽拉件的另一端位于套体开口端的外侧。更进一步的,所述抽拉件为柔性抽拉件。进一步的,所述储电单元为锂电芯。进一步的,所述套体为I3U皮套。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按下控制按键之后,锂电芯便通过电磁波感应原理对待充电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不需要电缆连接,减少了接插线的繁琐,同时也避免了因电缆接触产生的损坏充电连接头的问题;2、在无线充电器上连接有口袋式套体,使用时,将待充电电子设备放置于该口袋式套体内,可以防止待充电电子设备在充电过程中走位而无法充电,方便任意放置在包袋里进行充电;3、抽拉件用于调节待充电电子设备的位置,通过拉取抽拉件,可以将待充电电子设备调整到中间的位置,更有益于充电,在充完电时,还可以通过抽拉件方便的将待充电电子设备拉取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其中,1、上壳;2、下壳;3、PCBA ;4、储电单元;5、发射线圈;6、充电连接头;7、控制按键;8、插接口 ;9、套体;10、抽拉件;11、待充电电子设备;12、第一安装区;13、第二安装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无线充电器,其包括壳体、PCBA 3、储电单元4、控制按键7、发射线圈5、充电连接头6 ;充电连接头6、PCBA 3、储电单元4和发射线圈5均安装于壳体内,控制按键7安装于壳体上,储电单元4的输出端、控制按键7和发射线圈5均与PCBA 3连接,充电连接头6与储电单元4的输入端连接,外壳上设有与充电连接头6匹配的插接口 8 ;壳体上还设有用于容置待充电电子设备11的套体9。发射线圈5具体是焊接在PCBA 3上。使用时,将待充电电子设备11放置于该套体9内,可以防止待充电电子设备11在充电过程中走位而无法充电,方便任意放置在包袋里进行充电PCBA 3为充电电路板,其上设有发射器,与本实施例的无线充电器匹配使用的还需无线接收模块,包括接收线圈、接收器,待充电电子设备11,如手机,自带有该无线接收模块,用以接收发射线圈5发射的信号并将其传送至电子设备转化为电能存储起来。使用本实施例的无线充电器前,先对无线充电器进行充电,通过充电连接头6与市电连接,对无线充电器内的储电单元4进行充电,储电单元4将电量存储起来;当需要使用到本实施例的无线充电器时,待充电电子设备11放进套体9内,按下控制按键7,PCBA 3工作,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发射线圈5发射信号,待充电电子设备11接收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能存储起来,达到充电的效果。本实施例不需要电缆连接,减少了接插线的繁琐,同时也避免了因电缆接触产生的损坏充电连接头6的问题。为了在生产本实施例的无线充电器时更加方便安装固定,本实施例的壳体包括上壳I和下壳2,上壳I和下壳2连接形成一容纳腔,上壳I和下壳2的连接可以是卡扣连接,充电连接头6、PCBA 3、储电单元4和发射线圈5均安装于该容纳腔内。可以在下壳2上设置两个安装区,分为第一安装区12和第二安装区13,其中第一安装区是用于安装固定PCBA3,PCBA 3可以通过螺钉固定在该下壳2内,第二安装区是一个卡槽,用于安装固定储电单元4,上壳I优选为塑料壳,下壳2优选为硅胶壳;优选的,发射线圈5位于储电单元4与上壳I之间。使用本实施例的无线充电器之时,是将待充电电子设备11放置在上壳I外部的区域,因此将发射线圈5位于储电单元4与上壳I之间,使发射线圈5靠近上壳1,与待充电电子设备11的距离更短,充电更加快捷有效。同时,将发射线圈5固定在储电单元4的中间,如此上壳I与下壳2安装完成后,使用本实施例的无线充电器充电时,充电范围更加均匀。但是并不限于本实施例的安装方式,发射线圈5也可以靠近下壳2,使用时就将待充电电子设备11放置在下壳2的外部区域,或者可以将发射线圈5设置在壳体的侧边。储电单元4可以但不限于是锂电芯。本实施例的套体9优选但不限于固定在上壳I上,且套体9为一端开口的口袋式套体,该口袋式套体内还设有抽拉件10,抽拉件10 —端固定在口袋式套体9靠近上壳I的内侧壁,该内侧壁为第一内侧壁,与第一内侧壁相对的内侧壁为第二内侧壁,使用时,待充电电子设备11的底部与该抽拉件10接触,抽拉件10的另一端具体是沿第二内侧壁往开口方向伸出,位于套体9开口端的外侧。该抽拉件10为柔性抽拉件。抽拉件10用于调节待充电电子设备11的位置,通过拉取抽拉件10,可以将待充电电子设备11调整到中间的位置,更有益于充电,在充完电时,还可以通过抽拉件10方便的将待充电电子设备11拉取出。该套体9可以但不限于为皮套。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PCBA、储电单元、控制按键、发射线圈、充电连接头;所述充电连接头、PCBA、储电单元和发射线圈均安装于壳体内,所述控制按键安装于壳体上,所述储电单元的输出端、控制按键和发射线圈均与PCBA连接,所述充电连接头与储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壳体上设有与充电连接头匹配的插接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PCBA、储电单元、控制按键、发射线圈、充电连接头;所述充电连接头、PCBA、储电单元和发射线圈均安装于壳体内,所述控制按键安装于壳体上,所述储电单元的输出端、控制按键和发射线圈均与PCBA连接,所述充电连接头与储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壳体上设有与充电连接头匹配的插接口;所述壳体上还设有用于容置待充电电子设备的套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习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亿捷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