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63324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1 0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连接器(2)包括:具有后壳体(14)的后连接器(4);及具有前壳体(15)并组装于后连接器(4)的前连接器(5),后壳体(14)容纳电线末端的端子(3),前壳体(15)容纳与端子(3)连接的对方端子,在后壳体(14)上设置有:使端子(3)向外部暴露并且能够确认端子(3)的电压的确认窗部(10);及将确认窗部(10)以密封状态封闭的防水盖(1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其能够进行容纳在连接器壳体中的端子的导通及电压测量。
技术介绍
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防水屏蔽连接器。该防水屏蔽连接器利用第1、第2密封部件将容纳在连接器壳体中的端子、及铆接连接于该端子的电线末端覆盖,在该状态下,刺穿第1密封部件而向外部突出的端子前端部插入到箱体的插入口中,与箱体内的电路连接。另外,该防水屏蔽连接器利用屏蔽外壳来整体地屏蔽连接器壳体、第1、第2密封部件、端子、及端子与电线末端的连接部。在这样的连接器中,需要进行电线的导通确认、电压的测量,在此情况下,使测量器的探针接触电线末端与端子的连接部分。然而,若如上述专利文献1那样用第1、第2密封部件将电线末端与端子的连接部分覆盖,则不能使测量器的探针接触到电线末端与端子的连接部分。因此,在进行导通确认、电压的测量的情况下,必须拆卸屏蔽外壳、第1、第2密封部件,使电线末端与端子的连接部分暴露,使测量器的探针与该暴露部分接触。另外,为了对电线末端与端子的连接部分进行防水,还提出了使用了灌注封装剂的防水连接器、以及将端子及电线末端部分与连接器壳体一体成形而成的防水连接器。在这样的防水连接器中,由于端子和电线末端部分未向外部暴露,因此,与专利文献1同样不能进行导通确认、电压的测量。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7240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欲解决的问题这样,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防水屏蔽连接器中,在进行导通确认、电压的测量的情况下,由于需要拆卸第1、第2密封部件来使电线末端与端子的连接部分、端子向外部暴露,所以,在导通确认、电压的测量时很麻烦。另外,填充有灌注封装剂的防水连接器、以及与连接器壳体一体成形的防水连接器不能进行导通确认、电压的测量。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其能够得到可靠的防水性能,并且容易进行导通确认、电压的测量。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包括:后连接器,其具有后壳体;及前连接器,其具有前壳体,并被组装于后连接器,该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后壳体容纳电线末端的端子,前壳体容纳与端子连接的对方端子,在后壳体上设置有:确认窗部,其使端子向外部,并且能够确认端子的电压;及防水盖,其将该确认窗部以密封状态封闭。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中,优选的是,确认窗部包括:目视确认用贯通孔,其设置于后壳体,能够从外部目视确认后壳体内的端子;及筒壁,其从目视确认用贯通孔的开口缘部延伸设置,防水盖以密封状态嵌合于由筒壁包围的内侧。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中,优选的是,包括屏蔽外壳,其将后连接器的外周覆盖,将该后连接器屏蔽,在屏蔽外壳上设置有使筒壁插通的插通用贯通孔,防水盖包括:防水栓主体,其嵌合于插通在插通用贯通孔的筒壁;密封部件,其组装于该防水栓主体,紧贴地抵接于筒壁的内周;盖板,防水栓主体被组装于该盖板,并且,该盖板被固定于后壳体;及固定螺栓,其将该盖板以螺纹紧固固定于后壳体。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中,优选的是,后壳体与端子被一体成形,在后壳体上设置的目视确认用贯通孔是在将后壳体与端子一体成形时,由顶在所述端子来将后壳体从成形模具推出的推出销所形成的孔。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中,优选的是,后壳体与端子被一体成形。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组装状态的俯视图。图3是示出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以组装状态安装于电力控制用电气设备(逆变器)的状态的俯视图。图4是沿着图2的A-A线切断的剖视图。图5是沿着图2的B-B线切断的剖视图。图6是示出在确认窗部进行导通确认、电压的测量的状态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2连接器3板状端子4后连接器5前连接器10确认窗部14后壳体15前壳体16防水盖18目视确认用贯通孔30插通用贯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连接器2。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2将电力控制用电气设备(逆变器)9(参照图3)和电线11连接,通过设置在电力控制用电气设备9与电线11之间,从而将来自电源的电力向电力控制用电气设备9供给。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2包括:后连接器4,其具有后壳体14;前连接器5,其具有前壳体(前壳体主体)15并组装于后连接器4;及屏蔽外壳21,其将后连接器4的外周覆盖并将该后连接器4屏蔽。后壳体14容纳电线11的末端的端子(以下称作“板状端子”)3,前壳体15容纳与板状端子3连接的对方端子。后壳体14和前壳体15构成连接器壳体。在图1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2的分解立体图。后壳体14与板状端子3可以彼此单独地成形,并在成形后的后壳体14上组装板状端子3,还可以彼此一体成形。在以下的说明中,记载将后壳体14与板状端子3一体成形的情况。在后说明后壳体14与板状端子3的一体成形的方法。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2在后壳体14上设置有:确认窗部10,其使板状端子3向外部暴露,并且能够确认板状端子3的电压;及防水盖16,其将该确认窗部10以密封状态封闭。板状端子3与来自电源的电线11的末端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电线11由一对芯线(2根芯线)形成,板状端子3与各个电线11的末端连接。如图1所示,板状端子3包括:板状的端子主体部3a;电线侧连接部3b,其从端子主体部3a呈直角状弯曲,并通过铆接压接连接在电线11的内部导体的末端;及阴端子侧连接部3c,其被一体地形成在电线侧连接部3b的相反侧的端子主体部3a的端部,并通过铆接及焊接与后述的阴端子12连接。后连接器4具有后壳体14,在该后壳体14内容纳板状端子3及与板状端子3连接的电线11的末端部分。后壳体14由绝缘性树脂形成。在该后壳体14上,在前表面侧一体地设置有使前连接器5组装的长圆筒状的外形的安装部14a,在该安装部14a的外表面上形成有用于进行与前连接器5的组装的卡止凸部14b。该后壳体14并非预先成形的,而是在连接器2的制造时与后述的成形防水部6一起在模制模具内一体成形的,通过该一体成形而成为图2~图6所示的形状。另外,如图1及图4、图5所示,设置于后壳体14的确认窗部10包括:目视确认用贯通孔18,其能够从外部目视确认后壳体14内的板状端子3;及筒壁20,其从该目视确认用贯通孔18的开口缘部18a延伸设置。目视确认用贯通孔18包括:内部贯通孔22,其设置在与板状端子3一体成形的成形防水部6;及外部贯通孔25,其设置在后壳体14上并与内部贯通孔22连通。内部贯通孔22和外部贯通孔25分别与2个板状端子3、3的端子主体部3a、3a相对应,设置在2处。这些内部贯通孔22和外部贯通孔25使用在将后壳体14、成形防水部6及板状端子3一体成形时利用由顶在板状端子3的抵碰销所形成的孔。另外,从外部贯通孔25的开口缘部18a突设有上述筒壁20。以俯视看筒壁20被形成为椭圆形,其高度如图6所示那样被设定为使导通确认、电压的测量器的探针26的前端26a能够插入到筒壁20内的外部贯通孔25、内部贯通孔22内。而且,与筒壁20相邻,在后壳体14上设置有螺纹紧固固定部27。该螺纹紧固固定部27包括:矩形状的安装台28,其形成得比后壳体14的外周面高一阶;及固定螺纹孔29,其设置在该安装台28的中心部。这些筒壁20和螺纹紧固固定部27由屏蔽外壳21覆盖,该屏蔽外壳21覆盖后连接器4的外周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其包括:后连接器,其具有后壳体;及前连接器,其具有前壳体并被组装于所述后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体容纳电线末端的端子,所述前壳体容纳与所述端子连接的对方端子,在所述后壳体上设置有:确认窗部,其使所述端子向外部暴露,并且能够确认所述端子的电压;及防水盖,其将该确认窗部以密封状态封闭。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10.30 JP 2012-2389311.一种连接器,其包括:后连接器,其具有后壳体;及前连接器,其具有前壳体并被组装于所述后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体容纳电线末端的端子,所述前壳体容纳与所述端子连接的对方端子,在所述后壳体上设置有:确认窗部,其使所述端子向外部暴露,并且能够确认所述端子的电压;及防水盖,其将该确认窗部以密封状态封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确认窗部包括:目视确认用贯通孔,其设置在所述后壳体上,能够从外部目视确认后壳体内的所述端子;及筒壁,其从所述目视确认用贯通孔的开口缘部延伸设置,所述防水盖以密封状态嵌合在由所述筒壁包围的内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井慧铃木徹大石円
申请(专利权)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