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形带孔产品的翻边模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47660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5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方形带孔产品的翻边模具装置,所述翻边模具装置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相互压合;所述上模上设有传力杆,所述下模上设有用于传力杆穿过的特征孔,所述下模上设有用于与传力杆接触的顶杆结构;所述第一斜楔和第二斜楔配合,第三斜楔和第四斜楔配合;所述下模上设有用于对方形带孔产品进行翻边的翻边凹模,所述上模上设有用于与翻边凹模配合的翻边凸模;所述下模上设有用于对方形带孔产品进行翻角的铲角凸模和铲角凹模,所述铲角凸模和铲角凹模相配合;所述翻边模具装置还设有用于控制整个装置移动的滑动结构。这样设置操作过程顺利,且加工精确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模具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方形带孔产品的翻边模具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翻边模具工作装置主要由压边圈、凸模和凹模组成,在压力机滑块的运动下,实现产品的竖直方向形状的折弯,此过程即为典型翻边模具工作原理。此结构属于竖直方向的垂直翻边模,凸模或凹模均做垂直方向的运动。而对于水平方向上的翻边,垂直方向上的翻边凸模很难实现水平方向的翻边,需要借助斜楔,通过控制斜楔的运动,但是由于这些结构都比较笨重,不易改变运动方式,导致运动顺序和准确性很难协调,从而较难实现要求的工艺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方形带孔产品的翻边模具装置,通过设置传力杆、特征孔和顶杆结构的设置,使得上模、下模盖合的位置被固定,提高了上模和下模的盖合精度;通过第一斜楔、第二斜楔、第三斜楔和第四斜楔的设置,使得上模和下模可以精确贴合,便于后续的加工;通过翻边凹模和翻边凸模、铲角凸模和铲角凹模、滑动结构的设置使得能够实现精确的翻边和铲角过程,且操作过程顺利,且加工精确度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方形带孔产品的翻边模具装置,所述翻边模具装置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和下模相互压合;所述上模上设有传力杆,所述下模上设有用于传力杆穿过的特征孔,所述下模上设有用于与传力杆接触的顶杆结构;所述上模上设有第三斜楔,所述下模上设有第一斜楔、第二斜楔和第四斜楔;所述第一斜楔和第二斜楔配合,第三斜楔和第四斜楔配合;所述下模上设有用于对方形带孔产品进行翻边的翻边凹模,所述上模上设有用于与翻边凹模配合的翻边凸模;所述下模上设有用于对方形带孔产品进行翻角的铲角凸模和铲角凹模,所述铲角凸模和铲角凹模相配合;所述翻边模具装置还设有用于控制整个装置移动的滑动结构。本技术方形带孔产品的翻边模具装置,通过设置传力杆、特征孔和顶杆结构的设置,使得上模、下模盖合的位置被固定,提高了上模和下模的盖合精度;通过第一斜楔、第二斜楔、第三斜楔和第四斜楔的设置,使得上模和下模可以精确贴合,便于后续的加工;通过翻边凹模和翻边凸模、铲角凸模和铲角凹模、滑动结构的设置使得能够实现精确的翻边和铲角过程,且操作过程顺利,且加工精确度高。优选地,所述滑动结构包括相配合的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所述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均安装于下模上。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的设置主要是为了便于第一斜楔、第二斜楔、第三斜楔和第四斜楔的运动,便于后续的翻边和铲角。优选地,所述滑动结构还包括安装于下模上的滑槽机构。滑槽机构的设置是为了与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共同辅助第一斜楔、第二斜楔、第三斜楔和第四斜楔的运动,提高翻边和铲角的加工精度和效率。优选地,所述下模上还设有可浮动的压板。可浮动的压板的设置是为了便于上模施加作用力至下模,推动可浮动的压板向下运动,浮动压板带动固定在其上的第一斜楔运动,第一斜楔带动与之配合的第二运动,将竖直方向的运动转化为翻边凹模的水平方向的扩张运动(由中心向四周的张开运动),从而使产品下表面与翻边凹模贴合,便于后续翻边的操作。优选地,所述下模上设有用于带动翻边凸模滑动的翻边凸模滑板。翻边凸模滑板的设置是为了于带动翻边凸模滑动。优选地,所述下模上设有用于控制铲角凸模运动的铲角压块。铲角压块的设置是为了控制铲角凸模运动。优选地,安装铲角压块的位置与铲角凸模相邻。这样设置是为了便于利用铲角压块带动铲角凸模的水平运动(模具外围向中心运动)。优选地,所述第一斜楔和第二斜楔位于下模的中部。优选地,所述第三斜楔位于上模的四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方形带孔产品的翻边模具装置,通过设置传力杆、特征孔和顶杆结构的设置,使得上模、下模盖合的位置被固定,提高了上模和下模的盖合精度;通过第一斜楔、第二斜楔、第三斜楔和第四斜楔的设置,使得上模和下模可以精确贴合,便于后续的加工;通过翻边凹模和翻边凸模、铲角凸模和铲角凹模、滑动结构的设置使得能够实现精确的翻边和铲角过程,且操作过程顺利,且加工精确度高。本技术这样设置可精确控制翻边过程,提尚翻边广品的精度。且本结构新颖,稳定性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方形带孔产品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翻边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方形带孔产品的翻边模具装置的左视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图4的A-A向剖视图。图6为图4的B-B向剖视图。图7为图4的C-C向剖视图。图8为图4的D-D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图1至8所示为本技术方形带孔产品的翻边模具装置的实施例,翻边模具装置包括上模I和下模2,上模I和下模2相互压合;上模I上设有传力杆11,下模2上设有用于传力杆11穿过的特征孔,下模2上设有用于与传力杆11接触的顶杆结构21 ;上模I上设有第三斜楔13,下模2上设有第一斜楔22、第二斜楔23和第四斜楔25 ;第一斜楔22和第二斜楔23配合,第三斜楔13和第四斜楔25配合;下模2上设有用于对方形带孔产品进行翻边的翻边凹模26,上模I上设有用于与翻边凹模26配合的翻边凸模12 ;下模2上设有用于对方形带孔产品进行翻角的铲角凸模27和铲角凹模28,铲角凸模27和铲角凹模28相配合;所述翻边模具装置还设有用于控制整个装置移动的滑动结构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形带孔产品的翻边模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模具装置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上模(1)和下模(2)相互压合;所述上模(1)上设有传力杆(11),所述下模(2)上设有用于传力杆(11)穿过的特征孔,所述下模(2)上设有用于与传力杆(11)接触的顶杆结构(21);所述上模(1)上设有第三斜楔(13),所述下模(2)上设有第一斜楔(22)、第二斜楔(23)和第四斜楔(25);所述第一斜楔(22)和第二斜楔(23)配合,第三斜楔(13)和第四斜楔(25)配合;所述下模(2)上设有用于对方形带孔产品进行翻边的翻边凹模(26),所述上模(1)上设有用于与翻边凹模(26)配合的翻边凸模(12);所述下模(2)上设有用于对方形带孔产品进行翻角的铲角凸模(27)和铲角凹模(28),所述铲角凸模(27)和铲角凹模(28)相配合;所述翻边模具装置还设有用于控制整个装置移动的滑动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遵文张世平张锤邱帅曾威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龙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