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床端部抗弯联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90803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0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床端部抗弯联接装置,包括:设置于相邻道床端部的多组预埋紧固件和位于其上方的刚性联接板主体;联接板主体上设有抗弯肋板以有效增强其抗弯刚度暨抗剪强度,其板底开设两组不同的孔群(第一孔群为圆形定位孔,第二孔群为长圆型伸缩孔)。多组预埋紧固件可以由尼龙套管和T型螺栓组成,也可以采用与道床钢筋焊接在一起的金属螺纹套管和机制螺杆组合。T型螺栓分别穿过各自孔群与预埋在相邻道床内的尼龙套管配合,将联接板主体固定于相邻道床端部。在联接板设有定位孔群一侧,圆孔内装配套于螺栓上的抗剪圈。在联接板设有第二孔群的一侧,在板体与道床之间依次设置下滑动垫板和助滑片;在板体之上依次设有上滑动垫板和抗剪定位板。上述新型抗弯联接装置能够协调相邻道床变形并增加其抗弯刚度暨抗剪强度,结构简单实用、便于检查更换,可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技术,特别涉及一种道床端部抗弯联接装置
技术介绍
在轨道隔振工程中,为使浮置道床在实现纵向伸缩联接的同时,使其相互间的竖向和横向限位衔接更为平顺,并有效控制其协调变形,以确保列车运行平稳,通常会在两个相邻浮置道床端部伸缩缝之间设置可伸缩连接装置。目前,通常使用的方式是:在道床端部中间预埋伸缩剪力铰或在其端部顶面安装结构简单的限位伸缩板。但是,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均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例如,在道床端部中间预埋伸缩剪力铰的方式,由于剪力铰嵌于道床混凝土中,无法有效检查剪力铰部件是否失效,且出现失效后也无法更换。而在道床端部顶面安装限位伸缩板的方式,虽能直观检测到限位伸缩板是否正常,但由于限位伸缩板的平板型结构抗弯截面模量十分有限,不能有效抵御弯曲变形暨无法提供垂向抗剪能力,且在部件被锈蚀后其伸缩性能亦将大幅降低;在长期受到剪力作用下还会加剧对螺旋道钉及预埋套管周边混凝土的破坏。故上述方式均不是浮置道床端部限位联接的可靠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强化抗弯和限位伸缩性能的道床端部抗弯联接装置,能在实现纵向伸缩联接的同时,很好地保持相邻道床端部的竖向和横向限位衔接并有效控制其协调变形,且结构简单实用、耐久,便于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实现方式:一种道床端部抗弯联接装置,该道床端部抗弯联接装置包括:设置于相邻道床端部的多组预埋紧固件和位于其上方的刚性联接板主体;所述联接板主体上设置有抗弯肋板,所述联接板主体的板底开设有第一孔群和第二孔群;所述第一孔群为圆形定位孔,所述第二孔群为长圆型伸缩孔;所述预埋紧固件包括套管和螺栓,所述螺栓分别穿过第一孔群或第二孔群与预埋在相邻道床内的套管配合,将所述联接板主体固定于所述相邻道床端部;在所述联接板主体设置有第一孔群的一侧,所述圆形定位孔内装配有套于螺栓上的抗剪圈;在所述联接板主体上设置有第二孔群的一侧,所述联接板主体与所述道床之间依次设置有下滑动垫板和助滑片,所述联接板主体之上依次设置有上滑动垫板和抗剪定位板。较佳的,所述第二孔群中的长圆型伸缩孔的一侧均设置有凸起,所述上滑动垫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凸起的上表面抵接。较佳的,所述助滑片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盛放油脂的油脂凹槽。较佳的,所述预埋紧固件中的套管为尼龙套管,所述螺栓为T型螺栓;或者,所述预埋紧固件中的套管为与所述道床上的钢筋焊接在一起的金属螺纹套管,所述螺栓为机制螺杆。较佳的,所述伸缩缝两侧相邻的道床上均预埋有多个与所述螺栓孔相对应的尼龙套管;所述螺栓分别通过第一孔群和第二孔群中的螺栓孔,旋入对应的所述尼龙套管中。较佳的,在所述联接板主体上设置有第一孔群的一侧,所述联接板主体与所述道床之间垫有硬塑料板。较佳的,所述穿入所述第一孔群中的圆形定位孔的螺栓上依次套设有弹簧垫片和平垫圈;所述弹簧垫片的上表面与所述螺栓的螺栓帽下表面抵接,所述弹簧垫片的下表面与所述平垫圈的上表面抵接,所述平垫圈的下表面与所述联接板主体的上表面抵接。较佳的,所述助滑片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如上可见,由于本技术中的道床端部抗弯联接装置设置于道床的上表面,在充分强化了抗弯刚度暨抗剪性能的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实用、耐老化可靠性高、便于日常检查和维修养护等优点;构件整体不与其他轨道和道床构件发生干涉,能够真正发挥伸缩联接和控制相邻道床端部协调变形的功效,可广泛应用于浮置道床隔振等轨道交通领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道床端部抗弯联接装置的组装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道床端部抗弯联接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联接板主体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联接板主体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联接板主体的大样A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抗剪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助滑片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上滑动垫板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下滑动垫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道床端部抗弯联接装置。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道床端部抗弯联接装置的组装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道床端部抗弯联接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联接板主体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联接板主体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联接板主体的大样A的局部放大图。如图1~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道床端部抗弯联接装置主要包括:设置于相邻道床5端部的多组预埋紧固件和位于其上方的刚性联接板主体6;所述联接板主体6上设置有抗弯肋板61以有效增强其的抗弯刚度暨抗剪强度,所述联接板主体6的板底开设有第一孔群和第二孔群;所述第一孔群为圆形定位孔14,所述第二孔群为长圆型伸缩孔15;所述预埋紧固件包括套管1和螺栓2,所述螺栓2分别穿过第一孔群或第二孔群与预埋在所述相邻道床5内的套管1配合,将所述联接板主体6固定于所述相邻道床5端部;在所述联接板主体6设置有第一孔群的一侧,所述圆形定位孔14内装配有套于螺栓2上的抗剪圈12;在所述联接板主体6设置有第二孔群的一侧,所述联接板主体6与所述道床5之间依次设置有下滑动垫板9和助滑片8,所述联接板主体6之上依次设有上滑动垫板10和抗剪定位板11。较佳的,在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孔群中的长圆型伸缩孔15的一侧均设置有凸起62,所述上滑动垫板10的下表面与所述凸起62的上表面抵接。根据上述的道床端部抗弯联接装置的结构可知,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道床端部抗弯联接装置安装于道床的上表面,因此方便检查、维修养护,不影响列车正常安全运营。另外,因在上述的道床端部抗弯联接装置中,所述联接板主体的上下分别设置了上滑动垫板和下滑动垫板及助滑片,因此可有效地减少其他部件与联接板主体之间的摩擦及其磨耗,降低了联接板主体的对抗腐蚀性能要求;而且,上述双层滑动垫板的设计还可以消除螺栓与联接板主体之间的间隙,使道床板间能更好的过渡,并能更好的保护螺旋螺栓与尼龙套管周围混凝土,减轻其疲劳破坏。另外,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抗剪定位板的结构示意图。由于在上述的道床端部抗弯联接装置中,所述抗剪定位板11采用一体化设计,从而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零部件。图7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道床端部抗弯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道床端部抗弯联接装置包括:设置于相邻道床端部的多组预埋紧固件和位于其上方的刚性联接板主体;所述联接板主体上设置有抗弯肋板,所述联接板主体的板底开设有第一孔群和第二孔群;所述第一孔群为圆形定位孔,所述第二孔群为长圆型伸缩孔;所述预埋紧固件包括套管和螺栓,所述螺栓分别穿过第一孔群或第二孔群与预埋在相邻道床内的套管配合,将所述联接板主体固定于所述相邻道床端部;在所述联接板主体设置有第一孔群的一侧,所述圆形定位孔内装配有套于螺栓上的抗剪圈;在所述联接板主体设置有第二孔群的一侧,所述联接板主体与所述道床之间依次设置有下滑动垫板和助滑片,所述联接板主体之上依次设有上滑动垫板和抗剪定位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床端部抗弯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道床端部抗弯联接装置包括:设置于相邻道床端部的多组预埋紧固件和位于其上方的刚性联接板主体;
所述联接板主体上设置有抗弯肋板,所述联接板主体的板底开设有第一孔群和第二孔群;
所述第一孔群为圆形定位孔,所述第二孔群为长圆型伸缩孔;
所述预埋紧固件包括套管和螺栓,所述螺栓分别穿过第一孔群或第二孔群与预埋在相邻道床内的套管配合,将所述联接板主体固定于所述相邻道床端部;
在所述联接板主体设置有第一孔群的一侧,所述圆形定位孔内装配有套于螺栓上的抗剪圈;
在所述联接板主体设置有第二孔群的一侧,所述联接板主体与所述道床之间依次设置有下滑动垫板和助滑片,所述联接板主体之上依次设有上滑动垫板和抗剪定位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床端部抗弯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孔群中的长圆型伸缩孔的一侧均设置有凸起,所述上滑动垫板的下表面与所述凸起的上表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床端部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海元魏平安岳会婷邵斌佟小朋孙燕邹长云曾凡冲任奇孙方遒王超高淑华李贵花周迎春李腾张敏霞梁国君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九州一轨隔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