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新乡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双自由度自适应智能调节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587555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0 2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公开了一种具有双自由度机电气一体化智能汽车充电装置。该充电装置由机械、电控、气动三部分组成,机械部分为进给充电部件,电控部分为单片机控制板,气动部分依次由气压缸、油雾器、溢流减压阀、空气过滤器、气压源组成,其特征在于,进给充电部件连接气压缸,单片机控制板连接溢流减压阀,在溢流减压阀和油雾器之间设有压力计,气压缸通过电磁换向阀与油雾器连接。该充电装置的优点是通过单片机实现了数字化精确控制该装置的伸出、缩回距离和缓冲力,伸出、缩回和缓冲由气动部分来实现,双自由度自适应接触由衔铁电极底部球形铰链实现。该充电装置充电效果好,结构简单,安装调节方便,实现了电动汽车智能数字化充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汽车充电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双自由度机电气一体化智能调节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对于电动汽车方便快捷的充电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于衔铁电极和电池极板间的接触状态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对其安装、调节方面的要求。这就需要充电装置的衔铁电极具有多自由度自适应接触,而且,充电装置本身具有一定的智能性,具有一定的智能精确调节功能,同时,充电装置还要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也就是当电动车冲击力过大时也不至于损坏充电装置。目前,电动汽车工业发展迅猛,对于高性能、智能型的充电装置的需求量不断上升,因而,节能、精密、智能、高可靠性的充电装置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现有的电动汽车一般都是通过电动汽车充电站给电动汽车进行电量的补充,但普遍存在充电装置与汽车充电板接触不良,充电不畅,智能化低等不足,急需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进行多种类电动汽车充电的双自由度自适应智能调节充电装置。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所述装置由机械、电控、气动三部分组成,具体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自由度自适应智能调节充电装置机械部分为进给充电部件,电控部分为单片机,单片机连接充电装置,气动部分依次由气压缸、油雾器、溢流减压阀、空气过滤器、气压源组成,其特征在于,进给充电部件连接气压缸,单片机连接溢流减压阀,在溢流减压阀和油雾器之间设有压力计;气压缸通过电磁换向阀连接油雾器。其中进给充电部件由衔铁电极、弹簧、托板、伸缩式推板、连接板组成,衔铁电极嵌合于自适应调节压块内,衔铁电极两端分别通过带有弹簧的调节螺栓和螺母固定于托板上,所述的衔铁电极包括阴极和阳极,上下固定在托板上;固定衔铁阴极和阳极的调节螺栓和螺母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伸缩式推板,伸缩式推板另一端通过调节螺栓和螺母连接连接板,连接板与托板平行。自适应调节压块底部通过弹簧与托板连接。连接板通过连接螺母连接气压缸的活塞杆。衔铁电极底部为球形,可进行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自适应摆动调节。单片机与继电器、电磁换向阀、充电装置及传感器依次串联连接,单片机通过单片机控制板上的键盘和显示面板进行操作。单片机用于调节充电装置的伸出和缩回距离及压力参数。在键盘输入压力,通过单片机控制溢流阀来实现压力控制;在键盘输入伸出距离时,控制三维四通电磁换向阀左侧得电,充电装置伸出;在键盘输入缩回距离时,控制三维四通电磁换向阀右侧得电,充电装置缩回;通过传感器检测显示当前压力、伸出或缩回距离。 本专利技术将机械、电控、气动相结合,通过单片机控制压力和伸出、缩回行程,来调节充电装置的伸出或缩回距离,通过气动部分的动作实现充电;气压回路起到缓冲的作用,缓冲力通过单片机调节气压回路中的气压阀来调节压力而得到控制;衔铁电极和电池极板间的双自由度自适应接触由底部为球形的衔铁电极来实现,有效地保证了充电的可靠性。本专利技术优点在于:该充电装置融机、电、气一体,通过单片机实现了数字化精确控制该装置的伸出、缩回距离和缓冲力,伸出、缩回和缓冲由气动部分来实现,前端衔铁电极和电池极板双自由度自适应接触由衔铁电极底部球形铰链实现,因而,该充电装置充电效果好,结构简单,安装调节方便,实现了电动汽车智能数字化充电。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双自由度自适应智能调节充电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池充电板;2—进给充电部件;3—气压缸;4—油雾器;5—溢流减压阀;6—空气过滤器;7—气压源;8—单片机;9—压力计;10—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图2为本专利技术双自由度自适应智能调节充电装置的进给充电部件结构示意图及A-A剖面示意图;图中,11—自适应调节压块;12—衔铁电极;13—弹簧;14—调节螺栓;15-螺母;16—托板;17—伸缩式推板;18—连接板;19—活塞杆;20—连接螺母;21—电池阴极;22—电池阳极;图3为本专利技术双自由度自适应智能调节充电装置电路控制图。具体实施方式 为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好的说明,结合附图举实施例如下: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自由度自适应智能调节充电装置由机械、电控、气动三部分组成,机械部分为进给充电部件2,电控部分为单片机8,气动部分依次由气压缸3、油雾器4、溢流减压阀5、空气过滤器6、气压源7组成,其特征在于,进给充电部件2连接气压缸3,单片机8连接溢流减压阀5,在溢流减压阀5和油雾器4之间设有压力计9。气压缸3通过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10连接油雾器4。其中进给充电部件2由衔铁电极12、弹簧13、托板16、推板17、连接板18组成,衔铁电极12嵌合于自适应调节压块11内,衔铁电极12两端分别通过带有弹簧的调节螺栓14和螺母15固定于托板16上,所述的衔铁电极12包括阴极和阳极,上下分别固定在托板16上;固定衔铁阴极和阳极的调节螺栓14和螺母1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伸缩式推板17,伸缩式推板17另一端通过调节螺栓和螺母连接连接板18,连接板18与托板16平行。自适应调节压块11底部通过弹簧13与托板16连接。连接螺母20与连接板18垂直固定连接,连接板18通过连接螺母20连接气压缸的活塞杆19。衔铁电极12底部为球形,可进行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双自由度自适应摆动调节。单片机8控制伸出、缩回距离和压力,通过行程控制,实现进给充电部件2的伸出和缩回距离,通过控制溢流减压阀5,调节空气压力从而控制缓冲力。单片机8与继电器、电磁换向阀、充电部件及传感器依次串联连接,单片机8通过单片机控制板上的键盘和显示面板进行操作。活塞杆19由气动部分保证进给动作运转,活塞杆19的进给距离由单片机8控制行程,电动汽车充电时进给充电部件2与气动部分的活塞杆19作用,活塞杆19推动伸缩式推板17,在自适应调节压块11、弹簧13、调节螺栓14共同作用可使衔铁电极12上下、左右两个方向摆动,从而使阴极21、阳极22和电池极板1双自由度自适应接触。该充电装置机械部分结构简单、安装调节方便、刚度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自由度自适应智能调节充电装置

【技术保护点】
双自由度自适应智能调节充电装置,由机械、电控、气动三部分组成,机械部分为进给充电部件,电控部分为单片机,单片机连接充电装置,气动部分依次由气压缸、油雾器、溢流减压阀、空气过滤器、气压源组成,其特征在于,进给充电部件连接气压缸,单片机连接溢流减压阀,在溢流减压阀和油雾器之间设有压力计;气压缸通过电磁换向阀与油雾器连接;其中,进给充电部件由衔铁电极、弹簧、托板、伸缩式推板、连接板组成,衔铁电极嵌合于自适应调节压块内,衔铁电极两端分别通过带有弹簧的调节螺栓和螺母固定于托板上,所述的衔铁电极由阴极和阳极组成,上下固定在托板上;固定衔铁阴极和阳极的调节螺栓和螺母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伸缩式推板,伸缩式推板另一端通过调节螺栓和螺母连接连接板,连接板与托板平行;自适应调节压块底部通过弹簧与托板连接;连接板通过连接螺母连接气压缸的活塞杆;衔铁电极底部为球形,进行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自适应摆动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1.双自由度自适应智能调节充电装置,由机械、电控、气动三部分组成,机械部分为进给充电部件,电控部分为单片机,单片机连接充电装置,气动部分依次由气压缸、油雾器、溢流减压阀、空气过滤器、气压源组成,其特征在于,进给充电部件连接气压缸,单片机连接溢流减压阀,在溢流减压阀和油雾器之间设有压力计;气压缸通过电磁换向阀与油雾器连接;
其中,进给充电部件由衔铁电极、弹簧、托板、伸缩式推板、连接板组成,衔铁电极嵌合于自适应调节压块内,衔铁电极两端分别通过带有弹簧的调节螺栓和螺母固定于托板上,所述的衔铁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智张国峰刘嘉鑫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