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防冲击设备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502099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3 1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下防冲击设备间包括:用于容纳设备的井下间室,所述井下间室具有与井下巷道连通的进出口;多个防爆墙,多个所述防爆墙设在所述井下间室内,多个所述防爆墙分别与所述井下间室的顶壁和底壁相接且与所述井下间室的相对的两侧壁交替连接以在所述井下间室内形成蛇形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井下防冲击设备间能有效降低爆破冲击波对设备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井下防冲击设备间
本专利技术涉及采矿
,尤其涉及一种井下防冲击设备间。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井下爆破产生的冲击波会对周围设施、设备造成冲击,影响周围设备的正常使用。目前,通常在设备间上安装防爆门,然而,安装防爆门成本高、并且容易受到爆破冲击波损坏,导致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有效降低爆破冲击波对设备损坏的井下防冲击设备间。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井下防冲击设备间包括:用于容纳设备的井下间室,所述井下间室具有与井下巷道连通的进出口;多个防爆墙,多个所述防爆墙设在所述井下间室内,多个所述防爆墙分别与所述井下间室的顶壁和底壁相接且与所述井下间室的相对的两侧壁交替连接以在所述井下间室内形成蛇形通道。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井下防冲击设备间能有效降低爆破冲击波对设备的损坏。优选地,井下防冲击设备间还包括多个阻挡门,所述阻挡门分别设在所述防爆墙与所述井下间室的侧壁之间以关闭和打开所述蛇形通道。优选地,多个所述阻挡门中距所述进出口最近的一个门为栅栏门,其余阻挡门为铁门。优选地,所述防爆墙的宽度为所述井下间室的宽度的2/3-3/4。优选地,所述防爆墙互相平行,且相邻防爆墙之间的间距等于每个防爆墙的自由端与所述井下间室侧壁之间的间距。优选地,多个所述防爆墙中的一个设在所述进出口处。优选地,所述防爆墙上设有通风口。优选地,相邻防爆墙上设置的通风口中,一个通风口位于一个防爆墙邻近所述井下间室的底壁的位置,另一个通风口位于另一个防爆墙邻近所述井下间室的顶壁的位置。优选地,还包括塑料管,所述塑料管设在防爆墙内且所述塑料管的内腔形成所述通风口。优选地,所述防爆墙为钢筋混凝土墙。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井下防冲击设备间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线A-A的剖视示意图。图3是图1中沿线B-B的剖视示意图。附图标记:井下防冲击设备间100,井下巷道200,井下间室10,进出口11,蛇形通道12,顶壁13,底壁14,侧壁15,防爆墙20,自由端21,外端面22,阻挡门30,塑料管40,通风口41,防爆墙的宽度a,井下间室的宽度b,相邻防爆墙之间的间距D,防爆墙的自由端与井下间室侧壁之间的间距d。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参照图1-3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井下防冲击设备间100。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井下防冲击设备间100包括:用于容纳设备的井下间室10以及多个防爆墙20。井下间室10具有与井下巷道200连通的进出口11,多个防爆墙20设在井下间室10内,多个防爆墙20分别与井下间室10的顶壁13和底壁14相接且与井下间室10的相对的两侧壁15交替连接以在井下间室10内形成蛇形通道1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井下防冲击设备间100的井下间室10内可放置设备,设备与井下巷道200通过防爆墙20隔开以防止爆破冲击波直接冲击设备,防爆墙20与井下间室10的顶壁13和底壁14相接以实现稳定固定,多个防爆墙20与井下间室10的侧壁15交替连接并在井下间室10内形成蛇形通道12以对冲击波进行多次削弱,有效降低了爆破冲击波对设备的损坏。具体地,其中一个防爆墙20的一端与井下巷道200的右侧壁15连接且另一端与井下间室10左侧的侧壁15连接,与其相邻的防爆墙20的一端与井下间室10左侧的侧壁15连接且另一端与井下间室10右侧的侧壁15连接,如此形成蛇形通道12。其中,防爆墙20的数量不限于附图所示的三个,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防爆墙20的数量。优选地,如图1所示,井下防冲击设备间100还包括多个阻挡门30,阻挡门30分别设在防爆墙20与井下间室10的侧壁15之间以关闭和打开蛇形通道12。具体地,阻挡门30的一端与井下间室10的侧壁15枢转连接且阻挡门30的另一端与防爆墙20的侧壁15连接以对蛇形通道12进行封闭和打开,进一步阻挡了冲击波进入相邻的阻挡门30交错设置能够减少爆破冲击对阻挡门30的损坏。然而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阻挡门30可以是可旋转地开合的门,也可以是可移动地开合的门,阻挡门30还可以设置成与防爆墙20的侧壁15枢转连接。进一步地,多个阻挡门30中距进出口11最近的一个门为栅栏门,其余阻挡门30为铁门。由此,爆破冲击波首先到达距离进出口11最近的防爆墙20以及与其连接的栅拦门处,冲击波被距离进出口11最近的防爆墙20削弱,残留冲击波经栅拦门进入蛇形通道12并被后面的防爆墙20逐渐削弱。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对冲击波逐渐削弱,不仅防爆效果好,而且避免了较大冲击对防爆墙20的损害,增强了防爆墙20的使用寿命。有利地,防爆墙的宽度a为井下间室的宽度b的2/3-3/4。由此,合理地控制了爆破冲击波的逐层削弱,避免了爆破冲击波对井下间室10内设备的损坏。在图1所示的具体示例中,防爆墙20互相平行,且相邻防爆墙20之间的间距D等于每个防爆墙20的自由端21与井下间室10的侧壁15之间的间距d。具体地,各个防爆墙20均垂直于井下间室10的侧壁15、顶壁13以及底壁14,井下间室的宽度b以及防爆墙的宽度a为恒定值,进而每个防爆墙20的自由端21与井下间室10的侧壁15之间的间距d为恒定值。由此,形成了宽度均匀的蛇形通道12,有利于稳定削弱爆破冲击波。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相邻防爆墙20之间的间距D以及防爆墙20的自由端21与井下间室10之间的间距还可以递增或递减以形成宽度递增或递减的蛇形通道12。其中,多个防爆墙20中的一个设在进出口11处。具体地,参照图1,多个防爆墙20依次沿井下间室10的进出方向分布,距离设备最远的防爆墙20设在进出口11处,且该防爆墙20的外端面22与井下间室10的外端面22相平齐,其余防爆墙20逐渐远离进出口11且逐渐邻近设备。由此,在井下间室10的进出口11处对爆破冲击波进行削弱,避免了冲击波由较宽的巷道直接进入较窄的井下间室10,对冲击波形成了有效了阻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多个防爆墙20还可以都设在进出口11的内侧。如图2所示,防爆墙20上设有通风口41。由此,通风口41的设置使井下间室10的通风良好,便于设备的正常工作。进一步地,相邻两个防爆墙20上设置的通风口41中,其中一个防爆墙20的通风口41位于一个防爆墙20邻近井下间室10的底壁14的位置,另一个防爆墙20的通风口41位于另一个防爆墙20邻近井下间室10的顶壁13的位置。由此,便于空气上下流动排出,进一步提高了通风效果,并有利于减小爆炸产生的冲击。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2、3所示,井下防冲击设备间100还包括塑料管40,塑料管40设在防爆墙20内且塑料管40的内腔形成通风口41。具体地,塑料管40的数量为多个,每个塑料管40的中心轴线方向与防爆墙20的端面22相垂直。塑料管40可作为预埋件,在防爆墙浇筑的时候形成通风口41,这样就不需要在墙体浇筑完成后另行打孔。优选地,防爆墙20为钢筋混凝土墙。这样,防爆墙20采用钢筋混凝土墙,具有更好的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井下防冲击设备间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井下防冲击设备间,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纳设备的井下间室,所述井下间室具有与井下巷道连通的进出口;多个防爆墙,多个所述防爆墙设在所述井下间室内,多个所述防爆墙分别与所述井下间室的顶壁和底壁相接且与所述井下间室的相对的两侧壁交替连接以在所述井下间室内形成蛇形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防冲击设备间,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纳设备的井下间室,所述井下间室具有与井下巷道连通的进出口;多个防爆墙,多个所述防爆墙设在所述井下间室内,多个所述防爆墙分别与所述井下间室的顶壁和底壁相接且与所述井下间室的相对的两侧壁交替连接以在所述井下间室内形成蛇形通道,所述防爆墙上设有通风口,相邻防爆墙上设置的通风口中,一个通风口位于一个防爆墙邻近所述井下间室的底壁的位置,另一个通风口位于另一个防爆墙邻近所述井下间室的顶壁的位置;多个阻挡门,所述阻挡门分别设在所述防爆墙与所述井下间室的侧壁之间以关闭和打开所述蛇形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防冲击设备间,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阻挡门中距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根夏长念裴青彦党军锋张峰李少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方铜业股份有限公司铜矿峪矿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