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79230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20 1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粘结在一起的两个无ITO的电极层的触摸开关以及一种形成这样的触摸开关的平面体,所述触摸开关具有良好的可视性。平面体在基板的一个面上包括有采用多根导体线(L)以网状形成的网状电极,其中网状电极被分成间隔布置的多个导电区域和各自布置在各导电区域之间的非导电区域;各非导电区域具有切断导体线(L)的多个切断部,并且各非导电区域通过切断部,使相邻的导电区域之间绝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摸开关(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9年7月27日、申请号为200980130592.6、名称为《平面体和触摸开关》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面体和触摸开关。
技术介绍
近来,在计算机和电子装置的领域中,利用显示在显示装置上的内容、而不是利用按钮进行的操作已经被越来越多地开发。为了进行这样的操作,在显示装置的前面布置触摸开关,并检测触摸位置。触摸开关的类型包括电阻式、表面声波式、红外式等。还存在电容式,其通过因手指的触摸和/或手指的接近而引起的电容的变化来检测位置。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具有矩阵电极(X方向和Y方向的双层结构)的电容式触摸开关,如图19和20中所示。参考图21和22来提供详细说明,图21是示意性地示出如上所述的电容式触摸开关的结构的示意性平面图,图22是所述结构的横截面视图。已知的电容式触摸开关400包括:第一平面体403,其具有基板401和透明的第一电极402,该第一电极402包含ITO并呈带状地排列在基板401的一个面上;以及第二平面体406,其具有基板404和透明的第二电极405,该第二电极405包含ITO并呈带状地排列在基板404的一个面上。第一平面体403和第二平面体406按照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相互面对的方式,经由粘结层407而被粘结。当用手指等触摸平面体上的任意位置时,电极402和405在触摸位置处检测基于人体电容的电压等的变化,从而计算触摸位置的坐标。然而,ITO的电阻率较高,通常为200Ω/□~1000Ω/□。这导致触摸开关的尺寸的增大,以及电极的端子之间的电阻的增大。这会降低电容的检测灵敏度,并使得触摸开关无法工作。此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不使用ITO的电容式触摸开关。以网格图案形成铜或铜合金电极,从而允许电极的透过率为70%以上。在维持可视性的同时,形成低电阻电极。然而,专利文献2中的电极只设置在基板的一个面上。当如专利文献1中所述,利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形成两层电极时,当第一平面体与第二平面体重叠时,可视性将降低。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6-51187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34416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粘结在一起的两个无ITO的电极层的触摸开关,以及提供形成这样的触摸开关的平面体,其中所述触摸开关具有良好的可视性。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一种平面体实现的,所述平面体在基板的一个面上包括有采用多根导体线以网状形成的网状电极,其中网状电极被分成间隔布置的多个导电区域和各自布置在导电区域之间的非导电区域;各非导电区域具有切断导体线的多个切断部,并且各非导电区域通过切断部,使相邻的导电区域之间绝缘。在该平面体中,切断部优选地形成在网状电极的导体线的交叉部。此外,网状电极的网格间距优选地为100μm~1000μm。此外,导电区域优选地具有在不妨碍各导电区域的两端部之间的导电性的范围内切断导体线的多个切断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还通过一种电容式触摸开关实现,所述电容式触摸开关包括多个平面体,其中平面体经由粘结层而被粘结在一起。此外,在该触摸开关中,形成在一个平面体上的导电区域被优选地布置成与形成在另一个平面体上的导电区域垂直相交。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还通过一种触摸开关实现,所述触摸开关包括:基板;形成在基板的一个面上并且以一定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电极;和形成在基板的另一个面上并且以一定间隔排列从而与多个第一电极形成格子图案的多个第二电极,其中第一和第二电极各自采用多根导体线形成网状结构,并且导体线的方向相对于显示装置中的黑矩阵倾斜。上述触摸开关包括:在基板的所述一个面上形成在第一电极之间的第一辅助线;和在基板的所述另一个面上形成在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二辅助线;其中优选地通过第一电极的导体线、第一辅助线、第二电极的导体线和第二辅助线形成具有均等间隔的格子图案。此外,形成在基板的一个面上的第一电极的导体线、第一辅助线或者这两者与形成在基板的另一个面上的第二电极的导体线、第二辅助线或者这两者形成一条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还通过一种触摸开关实现,所述触摸开关包括:第一基板;面对第一基板布置的第二基板;在第一基板上、具体地说在面对第二基板的一面上形成并且以一定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电极;和在第二基板上、具体地说在远离第一基板的一面上形成并且以一定间隔排列从而与多个第一电极形成格子图案的多个第二电极,其中第一和第二电极各自采用多根导体线形成网状结构,并且导体线的方向相对于显示装置中的黑矩阵倾斜。触摸开关包括:在第一基板上、具体地说在面对第二基板的一面上形成在第一电极之间的第一辅助线;和在第二基板上、具体地说在远离第一基板的一面上形成在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二辅助线,其中优选地通过第一电极的导体线、第一辅助线、第二电极的导体线和第二辅助线形成具有均等间隔的格子图案。此外,形成在第一基板上的第一电极的导体线、第一辅助线或者这两者与形成在第二基板上的第二电极的导体线、第二辅助线或者这两者形成一条线。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相互粘结的两个无ITO的电极层的触摸开关,其中所述触摸开关具有良好的可视性;并且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形成这样的触摸开关的平面体。附图说明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触摸开关的局部横截面。图2示出触摸开关的电极和辅助线。图2(a)示出第一电极和第一辅助线,并且图2(b)示出第二电极和第二辅助线。图3示出第一电极、第一辅助线、第二电极和第二辅助线的位置关系。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视图。图5示出触摸开关的局部横截面。图6示出触摸开关的局部横截面。图7示出触摸开关的电极和辅助线。图7(a)示出第一电极和第一辅助线,并且图7(b)示出第二电极和第二辅助线。图8示出图7的第一电极、第一辅助线、第二电极和第二辅助线的位置关系。图9示出为了进行网状电极和ITO电极之间的比较而使用的电极。图10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触摸开关的主要部件的示意性横截面图。图11是图10中所示的触摸开关中所包括的第一平面体的平面视图。图12是图10中所示的触摸开关中所包括的第二平面体的平面视图。图13(a)是图11的主要部分的放大视图,并且图13(b)是图12的主要部分的放大视图。图14是示出图11中所示的第一平面体的网状电极的导电区域和非导电区域之间的边界的图。图15是示出图12中所示的第二平面体的网状电极的导电区域和非导电区域之间的边界的图。图1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触摸开关的平面视图。图17是示出第一平面体和第二平面体相互粘结的形态的平面视图。图18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平面体的变型的平面视图。图19是具有矩阵电极的已知电容式触摸开关的平面视图。图20是具有矩阵电极的已知电容式触摸开关的平面视图。图21是示意性地示出已知电容式触摸开关的示意性平面图。图22是图21的横截面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参考附图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触摸开关。该触摸开关是安装在显示装置的前面的电容式触摸开关。在显示装置中形成有形成水平线和垂直线的格子图案的黑矩阵。图1中所示的触摸开关10包括基板12,形成在基板12的一个面上的第一电极14,以及形成在基板12的另一个面上的第二电极16。在本说明书中,基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触摸开关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摸开关,包括:基板;多个在所述基板的一个面上采用多根导体线形成网状结构、并且以一定间隔排列的第一电极;多个在所述基板的另一个面上采用多根导体线形成网状结构、并且以一定间隔排列的第二电极;在所述基板的一个面上形成在所述第一电极彼此之间的第一辅助线;和在所述基板的另一个面上形成在所述第二电极彼此之间的第二辅助线,其中,通过所述第一电极的导体线、所述第一辅助线、所述第二电极的导体线和所述第二辅助线,看上去形成一个格子图案。

【技术特征摘要】
2008.07.31 JP 2008-198419;2009.05.08 JP 2009-113751.一种触摸开关,包括:基板;多个在所述基板的一个面上采用多根导体线形成网状结构、并且以一定间隔排列的第一电极;多个在所述基板的另一个面上采用多根导体线形成网状结构、并且以一定间隔排列的第二电极;在所述基板的一个面上形成在所述第一电极彼此之间的第一辅助线;和在所述基板的另一个面上形成在所述第二电极彼此之间的第二辅助线,其中,在从下方或上方观察触摸开关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极的导体线、所述第一辅助线、所述第二电极的导体线和所述第二辅助线相连,通过所述第一电极的导体线、所述第一辅助线、所述第二电极的导体线和所述第二辅助线形成一个格子图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开关,其中形成在所述基板的一个面上的所述第一电极的导体线与形成在所述基板的另一个面上的所述第二辅助线形成一条线,并且/或者,形成在所述基板的一个面上的所述第一辅助线与形成在所述基板的另一个面上的所述第二电极的导体线形成一条线。3.一种触摸开关,包括:第一基板;面对所述第一基板布置的第二基板;多个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个面上采用多根导体线形成网状结构、并且以一定间隔排列的第一电极;多个在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个面上采用多根导体线形成网状结构、并且以一定间隔排列的第二电极;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个面上形成在所述第一电极彼此之间的第一辅助线;和在所述第二基板的一个面上形成在所述第二电极彼此之间的第二辅助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鸿野胜正水元英诏
申请(专利权)人:郡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