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电源交直流全自动的逆变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06085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3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电源交直流全自动的逆变电路,包括交流电源、不间断电源、铅蓄电池、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光耦合器、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第三反相器、第四反相器、变压器、晶闸管和负载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一体化电源交直流全自动的逆变电路,不仅结构简单、采用元件少、体积小、成本低和容易制作等优点,而且能很好地完成交直流电源的逆变,克服了传统交直流电源单向转换的不足,使得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自动互相转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化电源交直流全自动的逆变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流电源、不间断电源、铅蓄电池、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光耦合器、第一反相器、第二反相器、第三反相器、第四反相器、变压器、晶闸管和负载传感器,所述交流电源的火线同时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四二极管的正极和所述晶闸管的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交流电源的零线同时与所述变压器第一绕组的第一端、所述不间断电源的负极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不间断电源的正极与所述负载传感器的回路通断检测端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铅蓄电池的正极同时与所述变压器的第二绕组、所述负载传感器的电源端和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铅蓄电池的负极同时与所述负载传感器的接地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负极同时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光耦合器内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晶闸管的电压输出端同时与所述变压器第一绕组的第二端和所述负载传感器的回路通断检测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变压器的第二绕组的第一端同时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变压器第二绕组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光耦合器内感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光耦合器内感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负载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同时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和所述第四方向器的正电源端连接,所述第四反相器的接地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四反相器的电压输入端同时与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三反相器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反向器的电压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三反相器的电压输入端同时与所述第二反相器的电压输出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反相器的电压输入端同时与所述第一反相器的电压输出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反相器的电压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同时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靖新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昊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