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54307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5 0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感应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感应灯,包括上壳体(1)、设置在上壳体(1)上的灯头(2)、设置在上壳体(1)内的线路板(3)、设置在线路板(3)上且伸出上壳体(1)的菲涅尔透镜(4)、与上壳体(1)连接的下壳体(5)、设置在下壳体(5)上的发光组件(6)以及设置在下壳体(5)上用于罩住发光组件(6)的灯罩(7),所述线路板(3)包括控制模块、电源模块以及感应模块,所述发光组件(6)、感应模块以及电源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感应模块上还设有用于调节感应模块参数的调节模块,所述调节模块与感应模块电连接。这种感应灯安装使用方便且调节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感应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感应灯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具有红外感应功能的照明灯,它的灯体与红外感应器均是分开设置的,这样安装起来不是很方便,尤其是针对已经装修过了的地方,一般供灯头连接的灯座是有的,但是并没有安装红外感应器;现有技术具有红外感应功能的照明灯,红外感应器的参数调节起来不是很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使用方便且调节方便的感应灯。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感应灯,包括上壳体、设置在上壳体上的灯头、设置在上壳体内的线路板、设置在线路板上且伸出上壳体的菲涅尔透镜、与上壳体连接的下壳体、设置在下壳体上的发光组件以及设置在下壳体上用于罩住发光组件的灯罩,所述线路板包括控制模块、电源模块以及感应模块,所述发光组件、感应模块以及电源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感应模块上还设有用于调节感应模块参数的调节模块,所述调节模块与感应模块电连接。采用以上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首先将感应模块与灯体设置在一起,这样只需要有一个用于安装灯头的灯座就能将感应灯安装上去,这样安装使用比较方便,不需要额外的去安装感应器;并且设置了调节模块,所以调节起来比较方便。作为优选,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通过三根立柱连接,且所述立柱靠近上壳体一端比靠近下壳体一端粗。这样设置即不会影响感应模块,而且连接牢固度也较高。作为优选,所述感应模块包括红外感应模块以及光感应模块,且所述红外感应模块以及光感应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这样设置不但能通过红外感应模块来感应有没有人走过来,也可以通过光感应模块来感应光的强度来控制灯泡安装座是否通电。作为优选,所述调节模块包括与红外感应模块电连接的时间调节模块以及灵敏度调节模块、与光感应模块电连接的光强度调节模块。这样设置可以调节红外感应模块的延迟时间以及灵敏度,也可以调节光感应模块的光强度。作为优选,所述时间调节模块、灵敏度调节模块以及光强度调节模块分别包括时间调节旋钮、灵敏度调节旋钮以及光强度调节旋钮;且所述时间调节旋钮、灵敏度调节旋钮以及光强度调节旋钮均伸出上壳体。因为三个调节旋钮均是伸出上壳体的,所以调节起来更加方便。作为优选,所述上壳体上还设有多个散热孔,且所述散热孔水平朝向。这样设置不但散热效果较好,而且灰尘不容易从散热孔中进入上壳体内。作为优选,所述下壳体内还设有用于支撑发光组件的支撑座,所述发光组件设置在支撑座上。这样设置,发光组件固定比较牢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感应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感应灯的爆炸图。如图所示:上壳体;2、灯头;3、线路板;4、菲涅尔透镜;5、下壳体;6、发光组件;7、灯罩;8、立柱;9、支撑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但是本技术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感应灯,包括上壳体1、设置在上壳体I上的灯头2、设置在上壳体I内的线路板3、设置在线路板3上且伸出上壳体I的菲涅尔透镜4、与上壳体I连接的下壳体5、设置在下壳体5上的发光组件6以及设置在下壳体5上用于罩住发光组件6的灯罩7,所述线路板3包括控制模块、电源模块以及感应模块,所述发光组件6、感应模块以及电源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感应模块上还设有用于调节感应模块参数的调节模块,所述调节模块与感应模块电连接。所述上壳体I与下壳体5通过三根立柱8连接,且所述立柱8靠近上壳体I 一端比靠近下壳体5 —端粗。所述感应模块包括红外感应模块以及光感应模块,且所述红外感应模块以及光感应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调节模块包括与红外感应模块电连接的时间调节模块以及灵敏度调节模块、与光感应模块电连接的光强度调节模块。所述时间调节模块、灵敏度调节模块以及光强度调节模块分别包括时间调节旋钮、灵敏度调节旋钮以及光强度调节旋钮;且所述时间调节旋钮、灵敏度调节旋钮以及光强度调节旋钮均伸出上壳体。所述时间调节模块、灵敏度调节模块以及光强度调节模块分别包括时间调节电位器、灵敏度调节电位器以及光强度调节电位器,所述时间调节旋钮、灵敏度调节旋钮以及光强度调节旋钮分别用来调节时间调节电位器、灵敏度调节电位器以及光强度调节电位器。所述上壳体I上还设有多个散热孔,且所述散热孔水平朝向。所述散热孔是设置在上壳体I上端面上,所以在图中没有看到。所述下壳体5内还设有用于支撑发光组件6的支撑座9,所述发光组件6设置在支撑座9上。所述支撑座9是固定在下壳体5上的。【主权项】1.一种感应灯,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设置在上壳体(I)上的灯头(2)、设置在上壳体(I)内的线路板(3)、设置在线路板(3)上且伸出上壳体(I)的菲涅尔透镜(4)、与上壳体(I)连接的下壳体(5)、设置在下壳体(5)上的发光组件(6)以及设置在下壳体(5)上用于罩住发光组件(6)的灯罩(7),所述线路板(3)包括控制模块、电源模块以及感应模块,所述发光组件(6 )、感应模块以及电源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感应模块上还设有用于调节感应模块参数的调节模块,所述调节模块与感应模块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I)与下壳体(5)通过三根立柱(8 )连接,且所述立柱(8 )靠近上壳体(I) 一端比靠近下壳体(5 ) 一端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模块包括红外感应模块以及光感应模块,且所述红外感应模块以及光感应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模块包括与红外感应模块电连接的时间调节模块以及灵敏度调节模块、与光感应模块电连接的光强度调节模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调节模块、灵敏度调节模块以及光强度调节模块分别包括时间调节旋钮、灵敏度调节旋钮以及光强度调节旋钮;且所述时间调节旋钮、灵敏度调节旋钮以及光强度调节旋钮均伸出上壳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I)上还设有多个散热孔,且所述散热孔水平朝向。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5)内还设有用于支撑发光组件(6)的支撑座(9),所述发光组件(6)设置在支撑座(9)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感应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感应灯,包括上壳体(1)、设置在上壳体(1)上的灯头(2)、设置在上壳体(1)内的线路板(3)、设置在线路板(3)上且伸出上壳体(1)的菲涅尔透镜(4)、与上壳体(1)连接的下壳体(5)、设置在下壳体(5)上的发光组件(6)以及设置在下壳体(5)上用于罩住发光组件(6)的灯罩(7),所述线路板(3)包括控制模块、电源模块以及感应模块,所述发光组件(6)、感应模块以及电源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感应模块上还设有用于调节感应模块参数的调节模块,所述调节模块与感应模块电连接。这种感应灯安装使用方便且调节方便。【IPC分类】F21V17-00, F21V29-83, F21V23-04【公开号】CN204285344【申请号】CN201420861174【专利技术人】朱维统, 孟廷虎, 蒋军建, 叶亦崇 【申请人】宁波菲勒斯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4月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感应灯,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1)、设置在上壳体(1)上的灯头(2)、设置在上壳体(1)内的线路板(3)、设置在线路板(3)上且伸出上壳体(1)的菲涅尔透镜(4)、与上壳体(1)连接的下壳体(5)、设置在下壳体(5)上的发光组件(6)以及设置在下壳体(5)上用于罩住发光组件(6)的灯罩(7),所述线路板(3)包括控制模块、电源模块以及感应模块,所述发光组件(6)、感应模块以及电源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感应模块上还设有用于调节感应模块参数的调节模块,所述调节模块与感应模块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维统孟廷虎蒋军建叶亦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菲勒斯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