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柱承重式箱式建筑模块、箱式模块化建筑及其建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325626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2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柱承重式箱式建筑模块、箱式模块化建筑及其建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柱承重式箱式建筑模块包括由两个顶部纵梁、两个顶部横梁、两个底部纵梁、两个底部横梁,以及四个支撑柱相焊接构成的框架箱体;所述的顶部纵梁、顶部横梁、底部纵梁和底部横梁均由冷弯薄壁槽钢制成,所述支撑柱由冷弯或热轧方钢管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柱承重式箱式建筑模块的整体性和稳定性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箱式模块化建筑由多个相叠加的柱承重式箱式建筑模块构成,且相邻的柱承重式箱式建筑模块间通过螺栓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箱式模块化建筑的现场施工工期短、劳动力需求和对环境的影响少。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高了箱式模块化建筑的建造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就业容量大,产业关联度高,全社会50%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要通过建筑业才能形成新的生产能力或使用价值。然而,建筑业也是我国最大的单项能耗行业。据统计,我国建筑能耗已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占总能耗量的10%上升到2006年的25%以上,不久的将来这一比例将高达35%。建筑业的节能减排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未来国民经济整体发展质量的关键问题之一。发展箱式模块化建筑是解决目前建筑行业能耗过高的重要途径。箱式模块化建筑可以有效节约资源和材料,提高材料在实现建筑节能和结构性能方面的效率,减少现场施工对场地和环境条件的需求,减少建筑垃圾、减少建筑施工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有效实现绿色环保的要求,实现低能耗、低碳排放的建造过程。然而,现有用于建造箱式模块化建筑的箱式模块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整体性和稳定性较佳的柱承重式箱式建筑模块。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式模块化建筑,其能够缩短现场施工工期、减少劳动力需求,以及减少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箱式模块化建筑质量和施工效率的箱式模块化建筑的建造方法。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柱承重式箱式建筑模块,包括由两个顶部纵梁、两个顶部横梁、两个底部纵梁、两个底部横梁,以及四个支撑柱相焊接构成的框架箱体;所述的顶部纵梁、顶部横梁、底部纵梁和底部横梁均由冷弯薄壁槽钢制成,所述支撑柱由冷弯或热轧方钢管制成。进一步地,所述顶部纵梁长度与所述底部纵梁长度相等。进一步地,所述顶部横梁长度与所述底部横梁长度相等。进一步地,所述的顶部纵梁端面、顶部横梁端面与所述支撑柱上端采用全对接熔透焊接;所述的底部纵梁端面、底部横梁端面与所述支撑柱下端采用全对接熔透焊接。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柱承重式箱式建筑模块,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框架箱体由两个顶部纵梁、两个顶部横梁、两个底部纵梁、两个底部横梁,以及四个支撑柱相焊接构成,以及所述的顶部纵梁、顶部横梁、底部纵梁和底部横梁均由冷弯薄壁槽钢制成,所述支撑柱由冷弯或热轧方钢管制成,使得整体结构能够承受较大荷载,提高了柱承重式箱式建筑模块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箱式模块化建筑,包括建筑基础,还包括多个上述柱承重式箱式建筑模块,多个所述柱承重式箱式建筑模块呈多排、多列、多层排列;上下、左右及前后相邻的所述柱承重式箱式建筑模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位于底层的所述柱承重式箱式建筑模块与所述建筑基础也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建筑基础中预埋有节点板,位于底层的所述柱承重式箱式建筑模块与所述节点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箱式模块化建筑为住宅、医院、学校或者办公楼。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柱承重式箱式建筑模块,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箱式模块化建筑集成化程度高,能够缩短现场施工工期、减少劳动力需求,以及减少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建筑垃圾对环境的影响。为实现上述第三个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箱式模块化建筑的建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两个顶部纵梁、两个顶部横梁、两个底部纵梁、两个底部横梁,以及四个支撑柱在加工厂内进行焊接以制得所述柱承重式箱式建筑模块;在加工厂内对已制得的所述柱承重式箱式建筑模块安装墙面板,楼面板及门窗,并进行内部装修;将多个已装修的柱承重式箱式建筑模块吊装至已建造好的建筑基础上,且沿所述建筑基础长度方向排列;将所述柱承重式箱式建筑模块与建筑基础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将多个已装修的柱承重式箱式建筑模块吊装至已通过螺栓固定的所述柱承重式箱式建筑模块上,且使得上下、左右及前后相邻的所述柱承重式箱式建筑模块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重复该动作,直至构建成符合箱式模块化建筑图纸要求的箱式模块化建筑。进一步地,单个所述柱承重式箱式建筑模块为一个独立房间单元。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柱承重式箱式建筑模块构成一个独立房间单元。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箱式模块化建筑的建造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述建造方法能够提高箱式模块化建筑的质量和施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箱式建筑模块立体图。图2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箱式建筑模块与箱式建筑模块连接示意图图3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箱式建筑模块与建筑基础连接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I顶部纵梁2顶部横梁3底部纵梁4底部横梁5支撑柱6螺栓7建筑基础8节点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柱承重式箱式建筑模块,包括由两个顶部纵梁1、两个顶部横梁2、两个底部纵梁3、两个底部横梁4,以及四个支撑柱5相焊接构成的框架箱体;所述的顶部纵梁1、顶部横梁2、底部纵梁3和底部横梁4均由冷弯薄壁槽钢制成,所述支撑柱5由冷弯或热轧方钢管制成。优选地,所述的顶部纵梁I端面、顶部横梁2端面与所述支撑柱5上端采用全对接熔透焊接;所述的底部纵梁3端面、底部横梁4端面与所述支撑柱5下端采用全对接熔透焊接。另外,所述顶部纵梁I长度与底部纵梁3长度相等。所述顶部横梁2长度与底部横梁4长度相等,见图1。参考图1,所述框架箱体由两个顶部纵梁1、两个顶部横梁2、两个底部纵梁3、两个底部横梁4,以及四个支撑柱5相焊接构成,以及所述的顶部纵梁1、顶部横梁2、底部纵梁3和底部横梁4均由冷弯薄壁槽钢制成,所述支撑柱5由冷弯或热轧方钢管制成,使得整体结构能够承受较大荷载,提高了柱承重式箱式建筑模块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柱承重式箱式建筑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两个顶部纵梁(1)、两个顶部横梁(2)、两个底部纵梁(3)、两个底部横梁(4),以及四个支撑柱(5)相焊接构成的框架箱体;所述的顶部纵梁(1)、顶部横梁(2)、底部纵梁(3)和底部横梁(4)均由冷弯薄壁槽钢制成,所述支撑柱(5)由冷弯或热轧方钢管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强曹轲陆烨毛磊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