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星树专利>正文

顶升横移输送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98084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5 1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顶升横移输送模组,包括基板,基板上表面一体连接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输出轴连接有升降板,基板下表面间隔设置有支座;于升降板及支座上设置有横移机构,所述横移机构包括转动装置、主动轮、从动轮及传动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升降板可在升降气缸带带动下实现垂直方向的升降移动,且位于升降板表面的产品还可在传送带带动下实现可靠的水平横移,即整个机构可实现垂直升降和水平横移的传送,而结构上采用基板中置的设计不仅使得升降板及支座在升降过程中更为稳定,还能有效节约机构空间占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升横移输送模组
本技术涉及一种输送装置,尤其是指一种顶升横移输送模组。
技术介绍
自动化生产中,物件的输送往往必不可少。而对于自动化输送系统而言,必定会存在纵横交错的传输轨道,而如何使得在不同方向轨道运行的物件快速、可靠、稳定的实现运送转换是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适用于自动传输系统转运的顶升横移输送模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顶升横移输送模组,包括基板,基板上表面一体连接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输出轴连接有升降板,基板下表面间隔设置有支座;于升降板及支座上设置有横移机构,所述横移机构包括转动装置、主动轮、从动轮及传动带; 所述转动装置设置于支座上,转动装置的输出轴套接主动轮; 所述升降板上对应主动轮设置有至少两个从动轮,从动轮凸出于升降板表面,所述传送带套接于主动轮与从动轮间; 上述结构中,所述横移机构包括两个,两个横移机构分别设置于升降板及支座的两侧边上; 上述结构中,所述升降板呈“H”字形,其中部连接升降气缸,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横移机构;“H”字形升降板的四角设有横移机构的从动轮; 上述结构中,所述基板/升降气缸与支座间设置有弹簧;基板/升降气缸下表面对应支座设有缓冲装置; 上述结构中,所述支座/升降气缸上还设有传输带张紧装置,传输带张紧装置包括销轴及套接于销轴上的张紧轮; 上述结构中,所述从动轮包括转动轴、轮体及轴承;轮体呈中空柱形,其两端嵌接有轴承,轮体通过轴承套接于转动轴上; 上述结构中,所述“H”字形升降板两平行臂外侧设有挡块;所述基板宽于“H”字形升降板并于端部设有挡板; 上述结构中,所述基板上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上设有限位槽,对应的于升降板/支座上设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套接于限位槽中。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升降板可在升降气缸带带动下实现垂直方向的升降移动,且位于升降板表面的产品还可在传送带带动下实现可靠的水平横移,即整个机构可实现垂直升降和水平横移的传送,而结构上采用基板中置的设计不仅使得升降板及支座在升降过程中更为稳定,还能有效节约机构空间占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的具体结构 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技术的应用侧视图; 图4为本技术的应用俯视图。 100-顶升横移模组;200-X轴横移模组;300-Y轴横移模组;1_基板;2_升降气缸;3_升降板;4-支座;5_主动轮;6_从动轮;7_固定轴;8_传送带;9_张紧轮;10_挡块;11-限位块;12_挡板;34_弹簧;35_缓冲装置;41_转动装置的输出轴;42_销轴;43_限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以及图2,一种顶升横移输送模组,包括基板1,基板I上表面一体连接有升降气缸2,升降气缸2的输出轴连接有升降板3,基板I下表面间隔设置有支座4。于升降板3及支座4上设置有横移机构,所述横移机构包括转动装置、主动轮5、从动轮6及传动带8。 在横移机构中,所述转动装置设置于支座4上,转动装置的输出轴41套接主动轮5,对应的,在升降板3上与主动轮5相对设置有至少两个从动轮6,两个从动轮6间隔设置,且从动轮6凸出于升降板3表面,而传送带8则套接于主动轮5与从动轮6之间。 工作时,不仅升降板3可在升降气缸带2带动下实现垂直方向的升降移动,且位于升降板3表面的产品还可在传送带8带动下实现可靠的水平横移,即整个机构可实现垂直升降和水平横移的传送,而结构上采用基板I中置的设计不仅使得升降板3及支座4在升降过程中更为稳定,还能有效节约机构空间占用。 参见图3、4所示的应用了本技术顶升横移输送模组的自动传送系统,其包括有相互垂直的X轴横移模组200和Y轴横移模组300,通过配置顶升横移输送模组100可实现物件在X轴横移模组200和Y轴横移模组300之间运送的转换。举例说,首先设置时就将X轴横移模组200与Y轴横移模组300交错且设置于不同水平高度上,而后将顶升横移输送模组100设置在两者Y轴横移模组300对应X轴横移模组200延长处,开始时物件在X轴横移模组200上沿右运动,此时顶升横移输送模组100的升降板3向上抬升,高过Y轴横移模组300且几乎与X轴横移模组200平齐,物件到达X轴横移模组200右边缘后会随着升降板3上的传送带8运动至升降板3上,待物件完全到升降板3后,传送带8停止运作,而后升降板3下降,待低于Y轴横移模组300后,物件自然搭至Y轴横移模组300的传送带上,随后即可沿Y轴横移模组300的前后方向运动,实现转接。 实施例1: 上述结构中,所述横移机构包括两个,两个横移机构分别设置于升降板3及支座4的两侧边上。两套横移机构两侧设置的构造不仅使得整个顶升横移输送模组的装配更为方便,且两条传送带8也可使得其上承载物在横移运输过程中更为稳定。 实施例2: 上述结构中,所述升降板3呈“H”字形,其中部连接升降气缸2,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横移机构;“H”字形升降板3的四角设有横移机构的从动轮6。 升降板3设计为“H”字形可最大限度减少其用料,且两臂刚好对应两套横移机构形成横移传送面。 实施例3: 上述结构中,所述基板I或升降气缸2与支座4间设置有弹簧34,弹簧34可根据需要采用压簧或拉簧,从而在升降气缸2不工作时使升降板3在弹簧34的作用下回到一个基础位置。进一步的,基板I或升降气缸2下表面对应支座4设有缓冲装置35,缓冲装置35的作用则为升降气缸2驱动升降板3联动支座4移动过度时提供缓冲保护。 实施例4: 上述结构中,所述支座4或升降气缸2上还设有传输带张紧装置,传输带张紧装置包括销轴42及套接于销轴42上的张紧轮9。通过张紧轮9可调节传送带8的张紧度,防止其打滑。 实施例5: 上述结构中,所述从动轮6包括转动轴、轮体及轴承;轮体呈中空柱形,其两端嵌接有轴承,轮体通过轴承套接于转动轴上。本实施例的从动轮6在两端均通过轴承套接于转动轴上,增加了受力点,可使得从动轮6的使用寿命更长。 实施例6: 上述结构中,所述“H”字形升降板3两平行臂外侧设有挡块10,挡块10可防止传送带8向外滑落。而所述基板宽于“H”字形升降板并于端部设有挡板12,挡板12则可起到一个保护隔离作用; 实施例7: 上述结构中,所述基板I上设有限位块11,限位块11上设有限位槽,对应的于升降板3或支座4上设有限位销42,所述限位销42套接于限位槽中。该限位结构进一步加强了基板I与可垂直移动的升降板3或支座4的引导限位作用,放置运动过程中过冲对其他机构造成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顶升横移输送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基板上表面一体连接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输出轴连接有升降板,基板下表面间隔设置有支座;于升降板及支座上设置有横移机构,所述横移机构包括转动装置、主动轮、从动轮及传动带;所述转动装置设置于支座上,转动装置的输出轴套接主动轮;所述升降板上对应主动轮设置有至少两个从动轮,从动轮凸出于升降板表面,所述传送带套接于主动轮与从动轮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升横移输送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基板上表面一体连接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输出轴连接有升降板,基板下表面间隔设置有支座;于升降板及支座上设置有横移机构,所述横移机构包括转动装置、主动轮、从动轮及传动带; 所述转动装置设置于支座上,转动装置的输出轴套接主动轮; 所述升降板上对应主动轮设置有至少两个从动轮,从动轮凸出于升降板表面,所述传送带套接于主动轮与从动轮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横移输送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移机构包括两个,两个横移机构分别设置于升降板及支座的两侧边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升横移输送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呈“H”字形,其中部连接升降气缸,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横移机构;“H”字形升降板的四角设有横移机构的从动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星树
申请(专利权)人:陈星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