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框架构造、座椅以及座椅框架的连结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26277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获得可以提高安装部件的设计上的自由度的座椅框架构造。连结座椅座垫框架(2)和座椅靠背框架(3)的连结托架(10)的第1臂部,插入座椅座垫框架(2)的侧梁部(8B)的内部而与侧梁部(8B)连结,另一方面,连结托架(10)的第2臂部,插入座椅靠背框架(3)的侧梁部(9B)的内部而与侧梁部(9B)连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设置于具备座椅座垫和座椅靠背的座椅中的。
技术介绍
目前,作为具备座椅靠背和座椅座垫的座椅、特别是车辆用座椅,已知以下构造由板材(板料)形成座椅靠背的框架即座椅靠背框架,通过卷边加工将其周缘部卷曲为连续的筒状(管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技术登录第2602770号公报(第5-6图)
技术实现思路
这种座椅靠背框架和座椅座垫框架的连结构造,没有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但考虑利用沿着座椅靠背框架和座椅座垫框架的整个外侧面的左右一对连结托架,将这些框架之间连结。但是,在上述构造的情况下,由于连结托架位于座椅靠背框架和座椅座垫框架的侧方,因此考虑到会成为安装于座椅靠背框架和座椅座垫框架的衬垫或者支脚部件等安装部件的设计上的较大制约。因此,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可以提高安装部件的设计上的自由度的。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座椅框架构造,其设置于具备座椅座垫和座椅靠背的座椅中,其特征在于,具备座椅座垫框架,其设置于所述座椅座垫上,在左右侧缘部中的至少一个上具备具有内部空间的第1梁部;座椅靠背框架,其设置于所述座椅靠背上,在左右侧缘部中的至少一个上具备具有内部空间的第2梁部;以及连结所述座椅座垫框架和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连结托架,其具有第1臂部及第2臂部,该第1臂部插入所述第1梁部的内部而与该第1梁部连结,该第2臂部插入所述第2梁部的内部而与该第2梁部连结。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座椅,其特征在于,其具备座椅座垫、座椅靠背以及所述座椅框架构造。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座椅框架的连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座椅座垫框架的第1梁部的内部空间中插入连结托架的第1臂部,同时在座椅靠背框架的第2梁部的内部空间中插入所述连结托架的第2臂部,由此,利用所述连结托架连结所述座椅座垫框架和所述座椅靠背框架。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连结托架的第1臂部和第2臂部,插入座椅座垫框架的第1梁部和座椅靠背框架的第2梁部,所以可以提高安装于座椅座垫框架的第1梁部上和座椅靠背框架的第2梁部上的安装部件的设计上的自由度。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框架构造的斜视图。图2是放大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座垫框架与座椅靠背框架之间的连结构造的一部分的斜视图。图3是放大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座垫框架与座椅靠背框架之间的连结构造的一部分的分解斜视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连结托架的外侧面侧的斜视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连结托架的内侧面侧的斜视图。图6是表示从前方观察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框架构造中的座椅靠背框架下部部分的斜视图。图7是表示从后方观察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框架构造中的座椅座垫框架的后角部部分的斜视图。图8是沿图7中的VII-VII线的剖面图。图9是表示从后方观察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座垫框架与座椅靠背框架之间的连结构造的一部分的分解斜视图。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连结托架的第1臂部与座椅座垫框架之间的连结构造的水平剖面图。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连结托架的第1臂部与座椅座垫框架之间的连结构造的分解斜视图。图12是为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连结托架的第1臂部与座椅座垫框架之间的连结构造的说明图。图13是表示参考例的第2支撑轴与座椅靠背框架之间的连结构造的要部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基于图1至图9对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座椅框架构造的斜视图,图2是放大表示座椅座垫框架和座椅靠背框架的连结构造的一部分的斜视图,图3是放大表示座椅座垫框架和座椅靠背框架的连结构造的一部分的分解斜视图,图4是表示连结托架的外侧面侧的斜视图,图5是表示连结托架的内侧面侧的斜视图,图6是表示从前方观察座椅框架构造中的座椅靠背框架下部部分的斜视图,图7是表示从后方观察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座椅框架构造中的座椅座垫框架的后角部部分的斜视图,图8是沿图7中的VII-VII线的剖面图,图9是表示从后方观察座椅座垫框架和座椅靠背框架的连结构造的一部分的分解斜视图。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座椅框架构造,是用于车辆用座椅、具体来讲是用于小型厢式汽车的2~3人用的长椅式后座的座椅框架构造中的例子。图1示出的座椅框架构造1设置于具备座椅座垫51和座椅靠背52的座椅中。座椅框架构造1具备设置于座椅座垫51上的座椅座垫框架2、和设置于座椅靠背52上的座椅靠背框架3。该座椅座垫框架2和座椅靠背框架3经由铰链构造4连结,同时座椅座垫框架2经由可以弯折的前脚部5支撑于车身地板上。这样设置了座椅框架构造1的长椅式后座,在不使用时通过将该长椅式后座整体地折叠,可以收纳于未图示的前座椅的背面侧。座椅座垫框架2和座椅靠背框架3形成为横向宽度长的大致矩形状,并安装有衬垫(未图示)。座椅座垫框架2和座椅靠背框架3构成为,具有平板部6、7和设置于该平板部6、7的周缘部上的卷曲部8、9。在这种构造的座椅座垫框架2和座椅靠背框架3中,将铝合金等可以弯折的基材的周缘部向内侧弯曲卷入而形成卷曲部8、9,该卷曲部8、9的内侧部分成为平板部6、7。该卷曲部8、9的弯折前端部被焊接于平板部6、7上。卷曲部8、9形成为方形剖面的筒状,具有内部空间。座椅座垫框架2的卷曲部8沿平板部6的整个周缘形成,具有前梁部8A,其构成座椅座垫框架2的前缘部;左右一对的第1梁部即侧梁部8B,其构成座椅座垫框架2的侧缘部;以及第3梁部即后梁部8C,其构成座椅座垫框架2的后缘部。另一方面,座椅靠背框架3的卷曲部9相对于平板部7以“コ”字状形成,具有上梁部9A,其构成座椅靠背框架3的上缘部;以及左右一对的第2梁部即侧梁部9B,其构成座椅靠背框架3的侧缘部。在侧梁部9B下部的内部设置第1加强部件43(图6)。座椅座垫框架2的后梁部8C,其左右方向的宽度设定为小于或等于左右一对的侧梁部8B的彼此相对面之间的宽度,同时配置于左右一对的侧梁部8B的后方。通过上述构造,左右一对的侧梁部8B的后表面开口,另一方面,后梁部8C的左右侧面开口。另外,座椅靠背框架3的左右一对的侧梁部9B的下表面开口。下面,对铰链构造4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铰链构造4具有左右一对的连结托架10,其将座椅靠背框架3以可以自由转动的方式与座椅座垫框架2连结,同时将座椅靠背框架3定位于就座位置上;以及锁止机构11,其锁止位于就座位置的座椅靠背框架3。因此,利用将座椅靠背框架3定位于就座位置的连结托架10,将座椅定位于就座位置。由于左右一对的连结托架10是相对于与沿左右方向的直线正交的面成面对称的部件,因此在这里,以一侧(左侧)的连结托架10为例进行说明。如图2至图5所示,连结托架10具有基部12;第1臂部13,其从该基部12向前方延伸出;第2臂部14,其从基部12向后方斜上方延伸;以及第3臂部15,其从基部12向座椅座垫框架2的内侧(右侧)延伸出。第1臂部13,从后方插入座椅座垫框架2的侧梁部(本例中是左侧的侧梁部)8B的内部(内部空间),固定于侧梁部8B上。详细地说,在第1臂部13上,在前后方向并排设置以左右方向为轴向的2个轴环16,另一方面,在侧梁部8B上设置通孔(未图示),其在左右方向上贯穿该侧梁部8B而形成,并与轴环16连通。这样,在穿过该通孔、轴环16而贯穿侧梁部8B的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座椅框架构造,其设置于具备座椅座垫和座椅靠背的座椅中,其特征在于,具备:座椅座垫框架,其设置于所述座椅座垫上,在左右侧缘部中的至少一个上具备具有内部空间的第1梁部;座椅靠背框架,其设置于所述座椅靠背上,在左右侧缘部中的至 少一个上具备具有内部空间的第2梁部;以及连结所述座椅座垫框架和所述座椅靠背框架的连结托架,其具有第1臂部及第2臂部,该第1臂部插入所述第1梁部的内部而与该第1梁部连结,该第2臂部插入所述第2梁部的内部而与该第2梁部连结。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泽田保
申请(专利权)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