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4665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1 19: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接线夹,包括:第一夹持体;第二夹持体,与第一夹持体通过铰接轴铰接,第一夹持体的第一部分和第二夹持体的第一部分位于铰接轴的同一侧,且第一夹持体的第一部分和第二夹持体的第一部分围成用于容纳待连接导线的夹持空间;弹簧,用于驱动第一夹持体和/或第二夹持体向封闭夹持空间的方向移动;支撑杆,具有工作状态和闲置状态,至少部分支撑杆位于夹持空间内,在工作状态,支撑杆将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支撑为形成具有供待连接导线进入的进口的夹持空间,在闲置状态,任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向封闭夹持空间的方向移动;绝缘杆,与第一夹持体和/或第二夹持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操作人员容易出现触电事故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接线夹,包括:第一夹持体;第二夹持体,与第一夹持体通过铰接轴铰接,第一夹持体的第一部分和第二夹持体的第一部分位于铰接轴的同一侧,且第一夹持体的第一部分和第二夹持体的第一部分围成用于容纳待连接导线的夹持空间;弹簧,用于驱动第一夹持体和/或第二夹持体向封闭夹持空间的方向移动;支撑杆,具有工作状态和闲置状态,至少部分支撑杆位于夹持空间内,在工作状态,支撑杆将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支撑为形成具有供待连接导线进入的进口的夹持空间,在闲置状态,任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向封闭夹持空间的方向移动;绝缘杆,与第一夹持体和/或第二夹持体连接。本技术解决了操作人员容易出现触电事故的问题。【专利说明】接线夹
本技术涉及接线工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接线夹。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操作人员将接线夹连接到到连接导线上时,需要手持接线夹,将其连接到待连接导线上,现有技术的接线夹容易出现操作人员触电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线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操作人员容易出现触电事故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接线夹,包括:第一夹持体;第二夹持体,与第一夹持体通过铰接轴铰接,第一夹持体的第一部分和第二夹持体的第一部分位于铰接轴的同一侧,且第一夹持体的第一部分和第二夹持体的第一部分围成用于容纳待连接导线的夹持空间;弹簧,用于驱动第一夹持体和/或第二夹持体向封闭夹持空间的方向移动;支撑杆,具有工作状态和闲置状态,至少部分支撑杆位于夹持空间内,在工作状态,支撑杆将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支撑为形成具有供待连接导线进入的进口的夹持空间,在闲置状态,任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向封闭夹持空间的方向移动;绝缘杆,与第一夹持体和/或第二夹持体连接。 进一步地,支撑杆为绝缘体。 进一步地,弹簧为扭转弹簧,弹簧包括:扭转弹簧本体,套设在铰接轴上;两个延伸段,分别由弹簧本体的两端沿扭转弹簧本体的切线方向远离扭转弹簧本体延伸,两个延伸段分别与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抵接。 进一步地,支撑杆与第一夹持体的第一部分铰接并向第二夹持体第一部分延伸,在工作状态,支撑杆抵接第二夹持体的第一部分的靠近进口的位置。 进一步地,支撑杆包括支撑杆本体和延伸体,延伸体设置在支撑杆本体远离第一夹持体的端面上,并沿支撑杆本体的延伸方向远离支撑杆本体延伸,延伸体设置在端面的靠近铰接轴的位置,延伸体与端面形成拐角结构,第二夹持体上设置有与拐角结构相适配的抵接结构。 进一步地,抵接结构为与第二夹持体的第一部分连接的连接轴,在工作状态,连接轴位于端面与延伸体之间。 进一步地,第二夹持体上形成有条形通槽,延伸体位于条形通槽内并延伸至夹持空间外。 进一步地,绝缘杆与第二夹持体位于远离夹持空间的第二部分连接并远离第二夹持体延伸,第一夹持体上设置有接线部。 进一步地,第一夹持体上设置有螺纹孔,接线部包括与螺纹孔配合设置的螺钉。 进一步地,接线部连接在第一夹持体的远离夹持空间的第二部分上。 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将接线夹连接在待连接导线上时,手持绝缘杆将被支撑为形成具有供待连接导线进入的进口的接线夹连接导线,导线有进口进入,然后将支撑杆置于闲置状态,使得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抱紧导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操作人员容易出现触电事故的问题。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接线夹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接线夹的实施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第一夹持体;2、第二夹持体;3、铰接轴;4、延伸段;5、支撑杆;51、支撑杆本体;52、延伸体;6、连接轴;7、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接线夹包括:第一夹持体I ;第二夹持体2,与第一夹持体I通过铰接轴3铰接,第一夹持体I的第一部分和第二夹持体2的第一部分位于铰接轴3的同一侧,且第一夹持体I的第一部分和第二夹持体2的第一部分围成用于容纳待连接导线的夹持空间;且第一夹持体I的第一部分和第二夹持体2的第一部分围成用于容纳待连接导线的夹持空间;弹簧,用于驱动第一夹持体I和/或第二夹持体2向封闭夹持空间的方向移动;支撑杆5,具有工作状态和闲置状态,至少部分所述支撑杆5位于所述夹持空间内,在工作状态,支撑杆5将第一夹持体I和第二夹持体2支撑为形成具有供待连接导线进入的进口的夹持空间,在闲置状态,任第一夹持体I和第二夹持体2向封闭夹持空间的方向移动;绝缘杆,与第一夹持体I和/或第二夹持体2连接。 在将接线夹连接在待连接导体上时,首先将支撑杆5置于工作状态,使得夹持空间形成具有供待连接导线的进口,通过进口将连接夹连接在导线上,然后将支撑杆置于闲置状态,使得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抱紧导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操作人员容易出现触电事故的问题。进一步地,弹簧驱动第一夹持体I和第二夹持体2抱紧导线,有利于降低接线夹与导线的连接电阻。 优选地,支撑杆5为绝缘体。进一步提高了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的性能, 优选地,弹簧为扭转弹簧,弹簧包括:扭转弹簧本体,套设在铰接轴3上;两个延伸段4,分别由弹簧本体的两端沿扭转弹簧本体的切线方向远离扭转弹簧本体延伸,两个延伸段4分别与第一夹持体I和第二夹持体2抵接。 还可以优选地,弹簧为拉伸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夹持体I和第二夹持体2,以驱动第一夹持体I和第二夹持体2向封闭夹持空间的方向移动。 优选地,支撑杆5与第一夹持体I的第一部分铰接并向第二夹持体2第一部分延伸,在工作状态,支撑杆5抵接第二夹持体2的第一部分的靠近进口的位置。 在将接线夹连接在导线上的过程中,将接线夹的进口对准导线,使导线由进口进入夹持空间,在此过程中,导线驱动支撑杆5由工作状态转换为闲置状态,弹簧驱动第一夹持体I和第二夹持体2抱紧导线。 优选地,支撑杆5包括支撑杆本体51和延伸体52,延伸体52设置在支撑杆本体51远离第一夹持体I的端面上,并沿支撑杆本体51的延伸方向远离支撑杆本体51延伸,延伸体52设置在端面的靠近铰接轴3的位置,延伸体52与端面形成拐角结构,第二夹持体2上设置有与拐角结构相适配的抵接结构。 优选地,抵接结构为与第二夹持体2的第一部分连接的连接轴6,在工作状态,连接轴6位于端面与延伸体52之间。 优选地,第二夹持体2上形成有条形通槽,延伸体52位于条形通槽内并延伸至夹持空间外。在将支撑杆5置于工作状态时,克服弹簧的力,将第一夹持体I的第一部分与第二夹持体2的第一部分分离,形成供导线进入的开口,然后手持延伸体52移动至连接轴6处,以使连接轴于拐角结构处。 优选地,绝缘杆与第二夹持体2位于远离夹持空间的第二部分连接并远离第二夹持体2延伸,第一夹持体I上设置有接线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夹持体(1);第二夹持体(2),与所述第一夹持体(1)通过铰接轴(3)铰接,所述第一夹持体(1)的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夹持体(2)的第一部分位于所述铰接轴(3)的同一侧,且所述第一夹持体(1)的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夹持体(2)的第一部分围成用于容纳待连接导线的夹持空间;弹簧,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夹持体(1)和/或所述第二夹持体(2)向封闭所述夹持空间的方向移动;支撑杆(5),具有工作状态和闲置状态,至少部分所述支撑杆(5)位于所述夹持空间内,在所述工作状态,所述支撑杆(5)将所述第一夹持体(1)和所述第二夹持体(2)支撑为形成具有供所述待连接导线进入的进口的所述夹持空间,在所述闲置状态,任所述第一夹持体(1)和所述第二夹持体(2)向封闭所述夹持空间的方向移动;绝缘杆,与所述第一夹持体(1)和/或所述第二夹持体(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旭东孙云生王辉马军余志森尚东慧孙兵张永山肖利吴胜林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