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丸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41607 阅读:1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1 1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喷丸处理装置。该喷丸处理装置具备:喷嘴,该喷嘴喷射投射材料;操作机构,该操作机构将上述喷嘴插入至设置于模具的背面且末端部被封闭的水冷孔;以及混合部,该混合部与上述喷嘴连接,将0.1-1.0MPa的压力的空气与投射材料混合而形成混合流,上述喷嘴在被上述操作机构插入到上述水冷孔之后的状态下,从上述喷嘴的前端向上述水冷孔的上述末端部喷射由上述混合部形成的上述混合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喷丸处理装置。该喷丸处理装置具备:喷嘴,该喷嘴喷射投射材料;操作机构,该操作机构将上述喷嘴插入至设置于模具的背面且末端部被封闭的水冷孔;以及混合部,该混合部与上述喷嘴连接,将0.1-1.0MPa的压力的空气与投射材料混合而形成混合流,上述喷嘴在被上述操作机构插入到上述水冷孔之后的状态下,从上述喷嘴的前端向上述水冷孔的上述末端部喷射由上述混合部形成的上述混合流。【专利说明】喷丸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喷丸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巳知有对设置于模具的冷却水通路的表面进行喷丸硬化处理的喷丸处理方法(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7-290222号公报。 然而,认为:在对细径的水冷孔进行喷丸硬化处理的情况下,因流入该细径的水冷孔的内部的气体的逸出性较差,故与该气体一起投射的投射材料的速度无法达到所需的速度。其结果,认为:在细径的水冷孔的末端部,无法充分获得喷丸硬化处理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中,期待在细径的水冷孔的末端部可充分获得喷丸硬化处理的效果的喷丸处理方法及喷丸处理装置。 本技术的一方式所涉及的喷丸处理方法从喷嘴喷射投射材料而进行喷丸强化处理,在上述喷丸处理方法中,具备:喷嘴插入工序,在该喷嘴插入工序中,将喷嘴插入至设置于模具的背面且末端部被封闭的水冷孔;以及投射工序,该投射工序在经过该喷嘴插入工序之后进行,在该投射工序中,将0.1-1.01?3的压力的空气与投射材料的混合流从上述喷嘴的前端向上述水冷孔的上述末端部喷射。 该方法中,通过将从前端投射投射材料的喷嘴插入至细径的水冷孔,而对该水冷孔的末端部实施喷丸处理。因此,从喷嘴的前端部以高速投射的投射材料不减速而与水冷孔的末端部接触。 一实施方式中,上述喷嘴的外径可为2111111?5111111。通过使用该喷嘴,投射材料从喷嘴的前端部以高速投射不减速而与细径的水冷孔的末端部接触。 一实施方式中,上述投射材料可为超硬喷丸材料。通过使用比重比一般的铁系投射材料大的超硬喷丸材料,从喷嘴的前端部投射的超硬喷丸材料的动能大于投射一般的铁系投射材料的情况。其结果,通过超硬喷丸材料与水冷孔的末端部接触,从而作用于该末端部的力大于使用一般的铁系投射材料的情况。 一实施方式中,上述投射材料的标称硬度(洛氏硬度)可为!I狀89-93,并且比重可为14.8?15.4。通过使用标称硬度为!!狀89-93且比重为一般铁系投射材料的2倍以上的超硬喷丸材料,从而超硬喷丸材料与水冷孔的末端部接触时产生的作用于末端部的力进而变得更大。 一实施方式中,上述投射工序中,上述喷嘴可一边绕该喷嘴的轴心旋转一边沿着上述水冷孔往返移动。通过喷嘴一边绕该喷嘴的轴心旋转一边沿着水冷孔往返移动,而从喷嘴的前端部投射的投射材料抵接于水冷孔的侧壁的表面。其结果,可消除在模具形成水冷孔时形成于该水冷孔的侧壁的工具痕(工具痕被投射材料击碎)。 一实施方式中,可还具有如下工序:在上述投射工序中,使用在前端安装有反射部件的喷嘴,由该反射部件使投射材料反射,而将投射材料投射于上述水冷孔的侧壁。通过如此进行处理,投射材料由安装于喷嘴的前端的反射部件反射,而抵接于水冷孔的侧壁。 一实施方式中,上述投射工序可进行至工具痕一律消除为止。通过以此方式进行处理,在模具形成水冷孔时形成于该水冷孔的侧壁的工具痕被一律消除(工具痕被投射材料一律击碎)。 一实施方式中,上述模具用于压铸,上述模具的材质为热模钢。该情况下,从喷嘴的前端部以高速投射的投射材料不减速,而抵接于压铸成型时产生高应力且使用材料自身的硬度较高的热模钢的模具上所形成的水冷孔的末端部。 本技术的另一方式的喷丸处理方法从喷嘴喷射投射材料而进行喷丸强化处理,在上述喷丸处理方法中,具备:判定工序,在该判定工序中,判定设置于模具的背面且末端部被封闭的水冷孔的内壁的表面有无工具痕;以及投射工序,在该投射工序中,在上述判定工序的判定结果为有工具痕的情况下,以除去上述水冷孔的内壁的表面上的工具痕的喷丸条件对上述水冷孔的内壁的表面进行喷丸处理。 根据该方法,首先,在判定工序中,判定模具的水冷孔的表面有无工具痕。接下来,在投射工序中,在判定工序的判定结果为有工具痕的情况下,以除去模具的水冷孔的表面上的工具痕的喷丸条件对模具的水冷孔的表面进行喷丸处理。如此,通过除去模具的水冷孔的表面上的工具痕,从而可避免工具痕部分处的应力集中,所以可防止或抑制龟裂的产生。 一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判定工序中,使用插入至上述水冷孔的祸电流传感器来判定上述水冷孔的内壁的表面有无工具痕。通过以此方式进行处理,在判定工序中,可使用插入至水冷孔的涡电流传感器来判定模具的水冷孔的表面有无工具痕。因此,可实现简便的判定。 本技术的又一方式的喷丸处理装置通过上述喷丸处理方法,来对形成于上述模具的上述水冷孔进行喷丸处理。该装置中,通过上述喷丸处理方法,对水冷孔实施喷丸硬化处理。因此,从喷嘴的前端部以高速投射的投射材料不减速而与水冷孔的末端部或侧壁接触。 本技术的再一方式的喷丸处理装置具备:外罩,在该外罩的内部具备投射室;操作机构,该操作机构设置于上述投射室的内部,将喷嘴插入至形成于模具的背面的细径的水冷孔;投射材料箱,该投射材料箱储存投射材料;混合部,该混合部将从上述投射材料箱供给的上述投射材料与0.1?1.01?3的压力的空气混合;以及软管,该软管将上述混合部与上述喷嘴相连。 该装置中,通过将从前端投射投射材料的喷嘴插入至细径的水冷孔,而对该水冷孔的末端部实施喷丸处理。因此,从喷嘴的前端部以高速投射的投射材料不减速而与水冷孔的末端部接触。 一实施方式中,上述操作机构可具有粉尘耐久性。通过如此构成,从而能够防止因喷丸处理时产生的粉尘而引起操作机构的作动不良。 根据上述各种方式以及一实施方式,能够提供在细径的水冷孔的末端部可充分获得喷丸硬化处理的效果的喷丸处理方法及喷丸处理装置。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用于进行喷丸处理方法的喷丸硬化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喷丸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 00是表示喷嘴插入工序的放大剖视图,(8)是表示投射工序的放大立体图。 图400及(8)是表示将使从喷嘴的前端投射的投射材料的一部分反射的反射部件设置于该喷嘴的前端的机构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考虑到工具痕的有无的情况下的喷丸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 00是表示判定工序的放大剖视图,(8)是表示第2投射工序的放大立体图。 图7 (八)是示意性表示水冷孔的末端部产生的拉伸应力的放大剖视图,(8)是表示水冷孔的末端部产生的拉伸应力以及压缩残余应力的图表。 图8是表示喷丸硬化装置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喷丸处理装置的整体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喷丸处理方法) 使用图1?图7对实施方式的喷丸处理方法进行说明。 图1表示用于进行本实施方式的喷丸处理方法的喷丸硬化装置10的示意图。如该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喷丸硬化装置10具备:投射材料12 ;储存该投射材料12的箱(投射材料箱)14 ;以及将从该箱14供给的投射材料12与高压力的气体混合的混合部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丸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喷嘴,该喷嘴喷射投射材料;操作机构,该操作机构将上述喷嘴插入至设置于模具的背面且末端部被封闭的水冷孔;以及混合部,该混合部与上述喷嘴连接,将0.1‑1.0MPa的压力的空气与投射材料混合而形成混合流,上述喷嘴在被上述操作机构插入到上述水冷孔之后的状态下,从上述喷嘴的前端向上述水冷孔的上述末端部喷射由上述混合部形成的上述混合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祐次松井彰则
申请(专利权)人:新东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