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式编码器装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87548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5 1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电式编码器装配装置,属于精密控制领域。包括夹持机构、拨动机构和装夹板,夹持机构和拨动机构可在装夹板上方进行三轴自由移动;夹持机构包括三轴联动平台和与三轴联动平台固连的夹头;拨动机构包括三轴联动平台和与三轴联动平台固连的拨动头;装夹板上设有摆放编码器的开孔,装夹板上同时安装用于固定编码器的夹紧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半自动机械式结构,通过控制夹持机构的三轴联动平台调整光电池PCB的位置,通过控制拨动机构的三轴联动平台快速地调整码盘与回转轴的同轴度,并固化码盘;配合现有的CCD视觉系统,快速的对编码器码盘、PCB、光电池实现高精度对位及微调,最终实现快速、准确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电式编码器装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编码器装配装置,具体讲是光电式编码器装配装置,属于精密控制领域。
技术介绍
编码器是一种将机械结构、电子结构、软件协议等各部分有机地组合成一个整体,并对其他运动设备或伺服控制系统提供精确旋转定位或角度控制的一种精密的设备。它能将精确角度位置数据通过电子器件的转换,输出给使用者精确的电信号或者脉冲波形信号。目前市场上这样的设备种类繁多,主流的设备主要有绝对值编码器、增量式编码器及旋变。在装配光电式编码器时,大部分厂家均利用工业CCD放大镜与简易的人工方式结合,来调整码盘的同轴度,同时将光电池与码盘去对位,这种方式导致光电式编码器装配效率和精度比较低,影响了后续的使用。此外,也有极个别的编码器厂家采用了全自动化对码盘及光电池的设备,但这种设备造价昂贵,技术难度高,需要有一定资金和技术实力的厂家才能够很好的运用这种技术,其严重地制约了光电式编码器的发展与运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装配效率和精度的光电式编码器装配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电式编码器装配装置,包括夹持机构、拨动机构和装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和拨动机构可在装夹板上方进行三轴自由移动;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三轴联动平台和与三轴联动平台固连的夹头;所述拨动机构包括三轴联动平台和与三轴联动平台固连的拨动头;所述装夹板上设有摆放编码器的开孔,装夹板上同时安装用于固定编码器的夹紧机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采用半自动机械式结构,操作人员通过控制夹持机构的三轴联动平台调整光电池PCB的位置,通过控制拨动机构的三轴联动平台快速地调整码盘与回转轴的同轴度,并固化码盘;配合现有的CCD工业视觉系统,快速的对编码器码盘、PCB、光电池实现高精度对位及微调,并最终实现码盘、光电池PCB的固化与固定;(2)、本专利技术装配装置机构装配方便,不受高昂成本与技术限制,与现有人工操作相比操作简单,装配精度和效率得以大大提高。作为改进,所述夹头包括第一夹块、第二夹块、导向杆和调节螺柱;所述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之间连接调节螺柱,所述调节螺柱控制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之间的离合;所述导向杆固定在任一夹块上并穿过另一夹块,另一夹块可沿导向杆轴向运动。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使夹头夹持更加稳定,夹持控制更加方便;通过导向杆设计,可防止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错位,进而影响夹持。作为改进,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夹紧块、导向杆、弹簧和调位螺钉,所述导向杆的一端穿过与装夹板垂直的支撑块与夹紧块连接,导向杆的套入另一端弹簧并固定,所述调位螺钉穿过支撑块上的螺纹孔与夹紧块接触。通过弹簧张紧力和调位螺钉配合,保证夹紧块对编码器进行持续性夹紧,防止编码器移动;并可以利用弹簧弹力与调位螺钉配合,松开对编码器底座的夹持,使夹紧块自动跟随定位螺钉移动。作为改进,所述导向杆为两个,分别位于调位螺钉的两侧,可以使用夹紧机构的夹持更加稳定可靠。作为改进,所述夹持机构和拨动机构分别连接伺服电机,所述装配装置的上方架设CCD视觉系统,所述伺服电机和CCD视觉系统连接PLC控制器。CCD视觉系统采集所需数据后发送至PLC控制器,PLC控制器进行数据分析后将数据反馈给上位机,上位机做出指令,通过PLC转化运算后,将指令发送至伺服电机驱动器,通过伺服电机控制与微调仪对编码器码盘、PCB进行高精度的调整与对位,避免人工参与的过程,进一步提升了装配精度和效率。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光电式编码器装配装置整体结构图;图2本专利技术光电式编码器装配装置仰视图;图3本专利技术光电式编码器装配装置立体图;图4本专利技术光电式编码器装配装置初始状态结构图;图5本专利技术光电式编码器装配装置工作状态俯视图;图6本专利技术光电式编码器装配装置初始状态立体图1;图7本专利技术光电式编码器装配装置工作状态立体图2;图8底座结构图;图9各部件结构图1;其中,(a)下夹块、(b)上夹块、(c)直线轴承、(d)调节螺柱;图10各部件结构图2;其中,(a)第一转接块、(b)第二转接块、(c)拨动头;图11各部件结构图3;其中,(a)装夹板、(b)夹紧块、(c)弹簧限位块;图中,1-底座,2-第一三轴微调仪,3-下夹块,4-直线轴承,5-导柱,6-调节螺柱,7-导柱,8-直线轴承,9-上夹块,10-第二转接板,11-拨动头,12-第一转接板,13-第二三轴微调仪,14-弹簧限位块,15-弹簧,16-弹簧限位块,17-弹簧,18-调位螺钉,19-直线轴承,20-直线轴承,21-导柱,22-导柱,23-夹紧块,24-装夹板,25-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11所示,本专利技术光电式编码器装配装置,包括底座1,第一三轴微调仪2,第二三轴微调仪3和装夹板24。底座1中间设有一凸起,第一三轴微调仪2和第二三轴微调仪3通过内六角螺钉安装在底座1凸起的一侧,装夹板24通过内六角螺钉安装在凸起的另一侧。下夹块3通过内六角螺钉安装在第一三轴微调仪2上,下夹块3的定位边与第一三轴微调仪2的上表面对应的边贴合。下夹块3上设有轴承室,轴承室两侧开有螺纹孔。轴承25套装在调节螺柱6上,轴承25外圆安装在下夹块3上的轴承室内;两个导柱5、7螺纹端分别旋入下夹块3上对应的螺纹孔中并紧固。上夹块9上设有两个直线轴承配合孔,直线轴承配合孔的两侧设有螺纹孔,两个轴承配合孔之间开有用于调节螺柱6安装的螺纹孔;两个直线轴承4、8的配合端分别插入上夹块9上的直线轴承配合孔内,直线轴承4、8两侧开孔上旋入内六角螺钉与上夹块9紧固;导柱5、7及调节螺柱6分别对准装配好直线轴承4、8的孔及上夹块9上的开孔,导柱5、7分别穿过至直线轴承4、8,调节螺柱6的上端经螺纹孔穿出上夹块9;旋转调节螺柱6的上端,上夹块9可沿着导柱5、7的轴向相对下夹块3上下运动。上夹块9前端的下表面和下夹块3前端的上表面均设有缺口,这样上夹块9和下夹块3贴合后所形成夹头可以更加方便地对PCB进行夹持和松放。第一转接板12通过内六角螺钉固定在第二三轴微调仪13的上面,第一转接板12的定位边与第二三轴微调仪13的上表面对应的边贴合。第二转接板10通过内六角螺钉固定在第一转接板12上,第二转接板10定位边与第一转接板12对应的边贴合;拨动头11通过内六角螺钉固定于第二转接板10上,拨动头11定位边与第二转接板10对应的边贴合。装夹板24底面通过内六角螺钉与底座1固定连接,装夹板24的上表面为方形,设有供编码器半成品底座卡入的圆孔,装夹板24上表面的一角设有与其垂直的支撑块,“L”形夹紧块23摆放在装夹板24的上表面。支撑块上开有两个用于直线轴承19、20插入的直线轴承配合孔,每个轴承配合孔的上下两侧分别开有用于固定直线轴承19、20的螺纹孔,两个直线轴承配合孔之间开有供调位螺钉18旋入的螺纹孔。直线轴承19、20配合端插入分别与支撑块对应的直线轴承配合孔内,并旋入内六角螺钉紧固。夹紧块23上设有两个供导柱21、22旋入的螺纹孔,导柱21、22分别导入直线轴承20、19,导柱21、22螺纹端旋入夹紧块23对应的螺纹孔内并紧固;弹簧15套于导柱22上,弹簧17套于导柱21上;弹簧限位块14旋入导柱22后端紧固,弹簧限位块16旋入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光电式编码器装配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电式编码器装配装置,包括夹持机构、拨动机构和装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和拨动机构可在装夹板上方进行三轴自由移动;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三轴联动平台和与三轴联动平台固连的夹头;所述拨动机构包括三轴联动平台和与三轴联动平台固连的拨动头;所述装夹板上设有摆放编码器的开孔,装夹板上同时安装用于固定编码器的夹紧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电式编码器装配装置,包括夹持机构、拨动机构和装夹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和拨动机构可在装夹板上方进行三轴自由移动;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三轴联动平台和与三轴联动平台固连的夹头;所述拨动机构包括三轴联动平台和与三轴联动平台固连的拨动头;所述装夹板上设有摆放编码器的开孔,装夹板上同时安装用于固定编码器的夹紧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电式编码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头包括第一夹块、第二夹块、导向杆和调节螺柱;所述第一夹块与第二夹块之间连接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冬吴波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埃斯顿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埃斯顿自动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