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门刹车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179716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5 0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的供油行驶和制动的技术方案。具体是,一种油门刹车一体化装置,包括踏板及与踏板相连的踏杆,踏杆与主油缸的活塞杆的外伸端相连,主油缸与储能单元相连;踏板处于高位时对应于活塞杆的外伸位,同时对应主油缸与储能单元连通状态和制动油缸的供油制动位;踏板处于低位时对应活塞杆的回缩位,同时对应主油缸与储能单元的通路截止位,以及对应车辆行驶油门供油位和制动油缸的卸油制动解除位。上述技术方案中,同由一个踏板来实现控制,且踏板的抬升与下落运动与现有技术中的油门踏板运动状态完全相同,也可以理解为与现有技术中的制动踏板动作一致,操作动作十分简单,完全符合驾驶者的动作习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门刹车一体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汽车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车辆的供油行驶和制动的技术方案。
技术介绍
自动档汽车由于刹车和油门在同一侧控制并有同一个脚来踩踏控制,在紧急情况下驾驶员有时会将油门当作刹车踩下,造成严重的后果。近几年这种问题屡屡出现,说明当前汽车的刹车和油门的设计上存在一定的缺陷。避免这种悲剧的发生,不能仅仅一味强调驾驶员的责任,汽车在设计上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从源头上杜绝该类事故的发生。实际上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相关车商和设计部门的关注,当前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有重踩油门刹车;将油门和刹车安装在同一个部件上,采用不同的动作方式来分别控制;以及刹车优先等方法。快速踏下油门刹车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当前应用并不广泛,其最大的缺点是如果在需要急速提速通过危险地带时却会导致刹车,这种情况很多时候并不是需要的,如发现后车要追尾,以及侧面来车有碰撞危险,需要加速通过,面对这种情况,重踩油门刹车会导致错误的结果。将油门和刹车安装在一起,有采用踩一个踏板上部和下部分别控制油门和刹车;左右转加速、踩踏刹车等方法,该类方法通过脚部的细微的不同方向运动来分别控制刹车和加速,由于人对脚部的动作控制缺乏精度和灵敏度,这些设计反而会进一步增加误控制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优化设计的油门刹车一体化装置,踏板只有简单的踩下和抬起动作,该简单动作对应于制动和供油的操作,旨在有效避免驾驶者的误操作造成的安全事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油门刹车一体化装置,包括踏板及与踏板相连的踏杆,踏杆与主油缸的活塞杆的外伸端相连,主油缸与储能单元相连;踏板处于高位时对应于活塞杆的外伸位,同时对应主油缸与储能单元连通状态和制动油缸的供油制动位;踏板处于低位时对应活塞杆的回缩位,同时对应主油缸与储能单元的通路截止位,以及对应车辆行驶油门供油位和制动油缸的卸油制动解除位。上述技术方案中,同由一个踏板来实现控制,且踏板的抬升与下落运动与现有技术中的油门踏板运动状态完全相同,也可以理解为与现有技术中的制动踏板动作一致,操作动作十分简单,完全符合驾驶者的动作习惯,只是本专利技术中的踏板所控制的对象则是油门和制动两个动作。附图说明图1是作用在踏板上反作用力的受力曲线图;图2、3、4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示意图且分别对应活塞运动过程中的行程状态。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油门刹车一体化装置包括踏板10及与踏板10相连的踏杆11,踏杆11与主油缸20的活塞杆21的外伸端相连,主油缸20与储能单元30相连;踏板10处于高位时对应于活塞杆21的外伸位,同时对应主油缸20与储能单元30连通状态和制动油缸50的供油制动位;踏板10处于低位时对应活塞杆21的回缩位,同时对应主油缸20与储能单元30的通路截止位,以及对应车辆行驶油门供油位和制动油缸50的卸油制动解除位。上述技术方案中,驾驶人员只需踩踏一个踏板10,即可实现油门和刹车制动的操作,具体操作时也就是踩踏和抬脚两个动作,正常行驶时则稳定控制踏板10处于高位和低位之间的适当高度位置处。操作简便而又可杜绝误操作的现象发生。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将油门和刹车控制放在一个踏板10上来实现,踏下为加速,抬脚为减速和刹车,使得该踏板10成为速度踏板。具体说当踏板10处于上位或自由位置时为制动油缸50工作且刹车处于抱死状态,踩下踏板10,制动油缸50泄压而刹车逐渐放松,直到完全松开,此后油门开始增大,逐渐增大到最高状态。为获得较好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本专利技术实现踏板10踩下去的过程中逐步减少制动力经怠速到加速的这一个完整过程,并且踏板10的反作用力按提出的曲线变化,这里如图1所示,保证加速和制动的过程的舒适性。本专利技术中刹车力仍来源于脚踩踏板10的力量,但该能量通过的储能单元30储存起来,在车辆开始加速之前,大力气的踩踏不是制动,而是储存能量。当踏板10到达怠速位置时,踏板10反作用力较小,稍微用力便可加速,后面随速度升高,踩下踏板10的反作用力升高。需要减速时,放松踏板10,油门开度逐渐减小,越过怠速位置时,靠储存的能量进行制动,通过控制脚抬起的高度来控制刹车力的大小,脚抬起越高,刹车力越大,脚完全抬起,达到最大刹车力。当脚从踏板10上拿下来,车是处于抱死状态的,这个位置参照图2。参见图1,在制动区和加速区采用和普通油门踏板相似的反作用力曲线。当踏板10压下到一定程度使得刹车完全松开到开始加速一段区间(图中怠速区),使得踏板10反作用力较快减小,该段区间对踏板10的移动速度进行控制,但该段区间踏板10反作用力随踏下速度而变,快速踏下,反作用力迅速上升,缓慢踏下,作用力逐渐变小,以便容易找到怠速点,不至于一下加速过快。所述的储能单元30优选方案包括筒体状的壳体31,壳体31内设置蓄能活塞32,蓄能活塞32与壳体31之间设置密封圈,蓄能活塞32与壳体31的内筒底之间设置弹簧33,壳体31连接于主油缸20无杆腔的中段,主油缸20的活塞22的轴向长度大于壳体31与主油缸20的连通处的孔口直径。以下继续说明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想所公开的具体技术方案。所述的主油缸20的缸体上设置连通活塞22两端腔室的回油管路40,主油缸20两端腔室经由回油管路40构成的连通位对应于壳体31与主油缸20的连通处的孔口关闭截止位,所述的回油管路40上设置节流阀41。主油缸20被活塞22分为两个左右两个空腔,两个空腔都充满液压油。活塞22处于某些位置时,主油缸20的左右两个空腔通过回油管路40联通,回油管路40上的节流阀41可以调节回油的流速。所述的制动油缸50的油路51连接在邻近主油缸20的前缸盖23的缸体上。这样设计可以保证车辆当踏板10处于上位或自由位置时为制动油缸工作且刹车处于抱死状态。优选的,所述的主油缸20的活塞22自蓄能活塞32孔口关闭截止位到缸体后缸盖24之间的行程对应于油门开启供油位。位于后缸盖24或邻近后缸盖24的缸体上连接有补油回路60,补油回路60上设置单向阀61,单向阀61的导通方向为向缸内供油的方向。在主油缸20出现渗漏时可以补充缸内的液压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工作原理和过程加以说明。结合图2、3、4,将油门拉绳放在位置2处。在图2所示位置,车辆处于完全制动状态,回油管路40处于截止状态,主油缸20左右两个空腔不通,由储能单元30储存的弹簧压缩势能推动蓄能活塞32向右移动,使得主油缸20右侧空腔的液压油经油路51进入刹车油缸即制动油缸50,使车辆制动。踩下踏板10时,活塞22向左移动,如图3所示,回油管路40仍处于截止状态,主油缸20的左右两个腔室不通,主油缸20左侧的液压油被压入储能单元30,推动蓄能活塞32上升,弹簧33被压缩,蓄能活塞32的能量增加,主油缸20右侧腔室空间变大,制动油缸50泻出的液压油流进主油缸20右侧腔室,使刹车力变小。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蓄能活塞32的直径较主油缸20的缸径大很多或者弹簧33的刚度较小时,弹簧33作用到主油缸20的压力变化很小,踏板10的反作用力变化较小或者有所变大。随着活塞22的左移,储能单元30的入口开度越来越小,活塞22的移动速度开始会受到限制,当储能单元30的入口即将关闭而回油管路40尚未开通时,活塞22可以在踏板的作用下比较慢的移动,这时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油门刹车一体化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门刹车一体化装置,包括踏板(10)及与踏板(10)相连的踏杆(11),其特征在于:踏杆(11)与主油缸(20)的活塞杆(21)的外伸端相连,主油缸(20)与储能单元(30)相连;踏板(10)处于高位时对应于活塞杆(21)的外伸位,同时对应主油缸(20)与储能单元(30)连通状态和制动油缸(50)的供油制动位;踏板(10)处于低位时对应活塞杆(21)的回缩位,同时对应主油缸(20)与储能单元(30)的通路截止位,以及对应车辆行驶油门供油位和制动油缸(50)的卸油制动解除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门刹车一体化装置,包括踏板(10)及与踏板(10)相连的踏杆(11),其特征在于:踏杆(11)与主油缸(20)的活塞杆(21)的外伸端相连,主油缸(20)与储能单元(30)相连;踏板(10)处于高位时对应于活塞杆(21)的外伸位,同时对应主油缸(20)与储能单元(30)连通状态和制动油缸(50)的供油制动位;踏板(10)处于低位时对应活塞杆(21)的回缩位,同时对应主油缸(20)与储能单元(30)的通路截止位,以及对应车辆行驶油门供油位和制动油缸(50)的卸油制动解除位;所述的储能单元(30)包括筒体状的壳体(31),壳体(31)内设置蓄能活塞(32),蓄能活塞(32)与壳体(31)之间设置密封圈,蓄能活塞(32)与壳体(31)的内筒底之间设置弹簧(33),壳体(31)连接于主油缸(20)无杆腔的中段,主油缸(20)的活塞(22)的轴向长度大于壳体(31)与主油缸(20)的连通处的孔口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志刚陈效华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