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129435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11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体结构(20),其具备:A柱支承部(42)、仪表板壁(28)、前构造支承部(30)、横构造支承部(32)、跨过仪表板壁(28)和A柱支承部(42)之间的重叠连接部(54)而延伸的外增强托架(12)。外增强托架(12)在第一位置安装于A柱支承部(42),在第二位置安装于横构造支承部(32),在第三位置安装于前构造支承部(30),在第四位置安装于仪表板壁(2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体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体结构,尤其是涉及包括安装在多个构造要素上的增强托架的车体结构。
技术介绍
车体结构以包含吸收正面碰撞时的冲击力的构造要素的方式定期进行再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车体结构,其包括使来自偏离中央的前方的冲击力向车辆的前车身构造的多个构造部件分散的增强托架。 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车体结构,其具备:A柱支承部;仪表板壁,其安装于所述A柱支承部,至少部分地划分形成车轮罩;前构造支承部,其从所述仪表板壁向车辆长度方向延伸;横构造支承部,其沿着所述仪表板壁的下部从所述前构造支承部向所述A柱支承部延伸设置;外增强托架,其在第一位置安装于所述A柱支承部,在第二位置安装于所述横构造支承部,在第三位置安装于所述前构造支承部,在第四位置安装于所述仪表板壁,并且跨过所述仪表板壁与所述A柱支承部之间的重叠连接部而延伸设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包括前车轮罩的车体结构的前部的车辆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上述一实施方式的、将车体结构的各种零件及车身面板拆下后的状态的侧梁、仪表板壁、乘员室的地板、在乘员室内安装于仪表板壁、侧梁及地板面板上的一对内增强托架的车辆的另一立体图; 图3是表示上述一实施方式的、安装于地板和仪表板壁上的一对内增强托架的车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上述一实施方式的、侧梁的A柱支承部、仪表板壁、前构造支承部的沿图2的IV — IV线的车体结构的剖面图; 图5是上述一实施方式的将包括侧梁的A柱支承部、仪表板壁、横构造支承部、前构造支承部的至少部分地划分形成车轮罩的要素与偏置托架、外增强托架、车轮罩盖一同表示的、车体结构前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上述一实施方式的、从另一角度表示至少部分地划分形成车轮罩的上述要素的、将外增强托架及车轮罩盖拆下的状态的车体结构前部的立体图; 图7是表不上述一实施方式的、在车轮罩内安装于车体结构的仪表板壁上的偏置托架的、与图6同样的车体结构前部的另一立体图; 图8是表不上述一实施方式的、在车轮罩内安装于仪表板壁、横构造支承部、前构造支承部、侧梁的A柱支承部的外增强托架的、与图6及图7同样的车体结构前部的另一立体图; 图9是上述一实施方式的、从车辆拆下的状态的外增强托架的前向面的立体图; 图10是上述一实施方式的、从车辆拆下的状态的外增强托架的后向面的立体图; 图11是上述一实施方式的、从车辆拆下的状态的外增强托架的俯视图; 图12是上述一实施方式的、安装于仪表板壁、侧梁的A柱支承部、横构造支承部、前构造支承部的外增强托架的概略俯视图; 图13表不上述一实施方式的乘员室的地板、仪表板壁、侧梁、内增强托架的一方、安装于乘员室的地板上的地板托架的、车体结构的乘员室的下部区域的分解立体图; 图14表不上述一实施方式的安装于地板托架、乘员室的地板、仪表板壁、侧梁上的内增强托架的、与图13同样的车体结构的乘员室的上述下部区域的另一立体图; 图15是表示上述一实施方式的安装于仪表板壁及侧梁上的内增强托架的、车体结构的乘员室的上述下部区域的切下的侧面图; 图16是表不上述一实施方式的、偏置托架安装于内增强托架及仪表板壁上且外增强托架安装于偏置托架上的状态的、侧梁的A柱支承部、仪表板壁、前构造支承部的、与图4同样的上面分解剖面图图; 图17是表示上述一实施方式的从车辆拆下的内增强托架的上面及各种凸缘部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上述一实施方式的从车辆拆下的内增强托架的俯视图; 图19是表示上述一实施方式的从车辆拆下的内增强托架的侧面图; 图20是表示上述一实施方式的从车辆拆下的内增强托架的后视图; 图21是表示上述一实施方式的侧梁的A柱支承部、经由偏置托架安装于仪表板壁、前构造支承部的外增强托架以及安装于侧梁、仪表板壁、偏置托架、乘员室的地板上的内增强托架的、与图12同样的车体结构的概略俯视图。 标记说明 10:车辆 12:外增强托架 14:内增强托架 20:车体结构 22:车轮罩 24:乘员室 28:仪表板壁 30:前构造支承部 32:横构造支承部 34:地板 40:侧梁 42:A柱支承部 54:重叠连接部(接头) 55:挡泥板安装托架 56:偏置托架 80:第一面区域 82:第二面区域 84:第三面区域 88:凹部 100:仪表板壁安装区域 102、104:地板安装区域 106:梁安装区域 R1、R2:肋 a 1:第一钝角 α2:第二钝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首先,参照图1,车辆10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车辆10包括:外增强托架12 (图4、图5及图8?图11)及内增强托架14(图2?图4及图14?图21)。关于外增强托架12及内增强托架14,在有关车辆10的关联部分的说明之后更详细地进行说明。 如图1?图6所示,车辆10基本上包括车体结构20。对于车辆10包含的其它特征,为了简便而省略说明。车体结构20划分形成与外增强托架12及内增强托架14相关的车轮罩22及乘员室24。具体地,外增强托架12安装在车体结构20的、划分形成车轮罩22的部分及/或在车轮罩22露出的部分,内增强托架14如以下详述的那样,安装在乘员室24内的车体结构20的面上。乘员室24为车室。因此,由与乘员室24有关的构造构成车室车体结构。 如图2及图3所示,车体结构20基本上包括:车身侧面板26(图2及图3)、仪表板壁28(图2及图4?图6)、前构造支承部30(图2?图6)、横构造支承部32(图5及图6)、地板34(图2?图4)。图示的车体结构20具有将各种面板或装配件作为单一的一体构造而焊接形成的单一车身型的构造。但是,车体结构20也可以具有分离型的现有框架构造及车体构造,由从附图及本说明书可理解。 各车身侧面板26包括各种装配件及/或面板,通过将它们焊接而形成车身侧面板26。车身侧面板26除了对称(互为镜像)之外,全部相同,故而仅对一方的车身侧面板26进行说明,但该说明同样适用于两面板。 车身侧面板26例如包括:侧梁40、A柱支承部42、A柱44、B支柱46、上边梁48。在此理解为,车身侧面板26可包括为了简便而省略说明的其它区域及/或部分。另外,还应理解为,A柱支承部42可以是侧梁40的一部分。A柱支承部42从侧梁40向上方延伸,与A柱44及上边梁48连接及/或连接。 如图4所示,A柱支承部42包括内面板50和外部面板52。A柱支承部42的内面板50和外部面板52形成向竖直方向即车辆10的上下方向延伸的梁。内面板50作为替代也可以是仪表板壁28的延长部分或安装零件。内面板50及外部面板52以在内面板50及外部面板52的结合部分划分形成接头54的方式彼此焊接。接头54从内面板50及外部面板52各自的前面向前方延伸出。接头54基本上是内面板50和外部面板52之间的重复区域。在A柱支承部42上,如以下更详细的说明,设有挡泥板安装托架55。 仪表板壁28是分隔乘员室24和车辆10的发动机室的车体结构20的部分。另外,仪表板壁28将乘员室24和车轮罩22隔开。外增强托架12和内增强托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体结构,其具备:A柱支承部;仪表板壁,其安装于所述A柱支承部,至少部分地划分形成车轮罩;前构造支承部,其从所述仪表板壁向车辆长度方向延伸;横构造支承部,其沿着所述仪表板壁的下部从所述前构造支承部向所述A柱支承部延伸设置;外增强托架,其在第一位置安装于所述A柱支承部,在第二位置安装于所述横构造支承部,在第三位置安装于所述前构造支承部,在第四位置安装于所述仪表板壁,并且跨过所述仪表板壁与所述A柱支承部之间的重叠连接部而延伸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06.27 US 13/5350441.一种车体结构,其具备: A柱支承部; 仪表板壁,其安装于所述A柱支承部,至少部分地划分形成车轮罩; 前构造支承部,其从所述仪表板壁向车辆长度方向延伸; 横构造支承部,其沿着所述仪表板壁的下部从所述前构造支承部向所述A柱支承部延伸设置; 外增强托架,其在第一位置安装于所述A柱支承部,在第二位置安装于所述横构造支承部,在第三位置安装于所述前构造支承部,在第四位置安装于所述仪表板壁,并且跨过所述仪表板壁与所述A柱支承部之间的重叠连接部而延伸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结构,其中,还具备: 侧梁; 地板,其固定于所述侧梁; 内增强托架,其具有安装于所述侧梁的内侧面的梁安装区域、安装于所述仪表板壁的内装面的仪表板壁安装区域、安装于所述地板的上面的地板安装区域, 所述仪表板壁固定在所述侧梁及所述地板上,至少部分地划分形成车辆的乘员室; 所述外增强托架和所述内增强托架夹着所述仪表板壁而安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体结构,其中, 所述内增强托架经由所述外增强托架固定于所述前构造支承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体结构,其中, 所述外增强托架在所述第一位置具有第一面区域,在所述第二位置具有第二面区域, 所述第一面区域相对于所述第二面区域,角度偏移了第一钝角。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体结构,其中, 所述外增强托架在所述第三位置具有第三面区域, 所述第二面区域相对于所述第三面区域,角度偏移了第二钝角。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体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面区域相对于所述第三面区域垂直。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体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钝角比所述第二钝角大。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体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钝角为140°?150°。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体结构,其中, 所述第二钝角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彭凯克BC谢泼德S尼达姆J奇施克
申请(专利权)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