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观光车及其后排座椅安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67907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0 2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观光车后排座椅安全结构,包括竖向设置于最后一排座椅后方两侧位置的两根支撑杆,还包括一根横向设置的扶手杆,扶手杆两端可上下滑动地配合在两根支撑杆相对侧面沿竖向设置的滑槽内,还包括扶手杆限位机构,扶手杆限位机构用于实现对扶手杆在滑槽上下两端位置时的限位;同时后排座椅上两侧边缘的座位还设置有安全带结构,安全带结构包括位于座椅两侧边缘的座位两侧的四根安全带,安全带一端连接在座椅垫后侧位置的座椅上,另一端为设置有卡接装置的卡接端。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了上述座椅结构的电动观光车。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方便后排乘客上下车的同时,提高其乘车安全性,以利于后排乘客赏景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观光车后排座椅安全结构,包括竖向设置于最后一排座椅后方两侧位置的两根支撑杆,还包括一根横向设置的扶手杆,扶手杆两端可上下滑动地配合在两根支撑杆相对侧面沿竖向设置的滑槽内,还包括扶手杆限位机构,扶手杆限位机构用于实现对扶手杆在滑槽上下两端位置时的限位;同时后排座椅上两侧边缘的座位还设置有安全带结构,安全带结构包括位于座椅两侧边缘的座位两侧的四根安全带,安全带一端连接在座椅垫后侧位置的座椅上,另一端为设置有卡接装置的卡接端。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了上述座椅结构的电动观光车。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方便后排乘客上下车的同时,提高其乘车安全性,以利于后排乘客赏景等优点。【专利说明】一种电动观光车及其后排座椅安全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观光车,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观光车及其后排座椅安全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富足,我国的旅游业也呈现越来越发展和完善。全国很多地方均在打造自己的旅游景点和旅游特色。在旅游景点中,采用观光车代步,可以方便游客游览,节省游客体力。故观光车逐渐成为各大旅游景点必不可少的配置观光工具。 为了保护景点环境,避免车辆尾气污染,观光车一般是使用电池产生动力,环保无污染,有效利用资源。多数观光车采用蓄电池供电驱动方式,本身不排放污染大气的有害气体,只需蓄电池充电即可使用。观光车可以充分利用晚间用电低谷时富余的电力充电,使电厂的发电设备昼夜都能充分利用,有利于节约能源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量等长处。 现有的开放式结构的观光车,结构一般为包括车身底板,位于车身底板下方的车轮系,位于车身底板上方的多排座椅,位于车身底板前方的驾驶舱以及位于车身上方的顶棚,驾驶舱包括驾驶台,方向盘和挡风玻璃等构成,顶棚包括位于上方的顶板和连接于顶板和车身底板之间的支撑框架。开放式结构的观光车中,车身两侧位置为开放式设计,可以非常方便乘客上下车,以及行驶时观看风景。 但这种现有结构的观光车,仍然存在以下缺陷。1、观光车中一般尾排具有一排向后设置的座椅,以方便尾排乘客乘车过程中观赏风景,同时,现有的大部分观光车中尾排座椅后方并未设置栏杆,是敞开式结构以方便尾排乘客上下车,但这样当车辆行驶过程中,尾排乘客由于处于车辆尾部,非常容易被甩出车外,安全性较低。现有部分观光车中尾排座椅后方设置了栏杆(例如CN201120390396-电动十五座观光车),但这样又存在不方便尾排乘客上下车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方便后排乘客上下车的同时,能够提高其乘车安全性,方便乘客赏景的电动观光车及其后排座椅安全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其中涉及方位描述时以整车方位为描述标准,即车头方向为前方,车尾方向为后方。 —种电动观光车后排座椅安全结构,包括位于车身底板上向后设置的最后一排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向设置于最后一排座椅后方两侧位置的两根支撑杆,支撑杆下端固定在底板上,上端和顶棚固定,还包括一根横向设置的扶手杆,扶手杆两端可上下滑动地配合在两根支撑杆相对侧面沿竖向设置的滑槽内,滑槽上端位于支撑杆顶部位置,滑槽下端位于最后一排座椅中部前方位置,还包括扶手杆限位机构,扶手杆限位机构用于实现对扶手杆在滑槽上下两端位置时的限位;同时后排座椅上两侧边缘的座位还设置有安全带结构,安全带结构包括位于座椅两侧边缘的座位两侧的四根安全带,安全带一端连接在座椅垫后侧位置的座椅上,另一端为设置有卡接装置的卡接端。 这样,乘客上下车时,将扶手杆向上拉至滑槽上端,方便乘客上下车,车辆出发时,扶手杆两端向下拉至滑槽下端,方便乘客搭手拉住,保护乘客安全,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快捷。另外,后排座椅上两侧的座位上设置了安全带结构,保持座椅侧边为未设置扶手的敞开式结构以方便上下车,同时上车后位于座椅两侧位置的乘客可以靠安全带将自身扣紧,这样即不会影响乘客上车速度,又保证了乘客安全。 作为优化,所述扶手杆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杆上端的卷线弹簧,卷线弹簧上缠绕设置有拉线,拉线下端和扶手杆相连接,扶手杆限位机构还包括滑槽下端位置形成的一个沿滑槽斜向上弯曲延伸的一个限位槽。 这样优化后,靠卷线弹簧提供向上的拉力实现扶手杆在滑槽上端位置时的限位,扶手杆滑动至滑槽下端后,可以滑动到限位槽内完成限位,结构简单且操作非常方便快捷。所述卷线弹簧为现有机构,能够靠弹力提供旋转以为拉线提供向上的拉力,结构和汽车安全带使用的卷轴弹簧结构原理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滑槽上端位置的支撑杆内侧面上覆盖安装有一个弹簧壳,弹簧壳和滑槽上端之间形成有弹簧安装腔并安装所述卷线弹簧,所述拉线下端固定连接在扶手杆位于滑槽内部的部位上。 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限位结构,使其能够更好的实现限位,保证稳定可靠。 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动观光车,包括车身和位于车身下方的车轮,车身包括底板,位于底板上方的多排座椅,以及位于底板前方的驾驶舱,所述驾驶舱包括驾驶台,方向盘和挡风玻璃,车身上还设置有顶棚,顶棚包括位于上方的顶板和连接于顶板和车身底板之间的支撑框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上所述的电动观光车后排座椅安全结构。 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方便后排乘客上下车的同时,提高其乘车安全性,以利于后排乘客赏景等优点。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结构的电动观光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单独座椅部分放大后的局部首I]视图。 图3为图1中单独的蓄电池和绝缘套部分放大后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一种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结构的电动观光车及其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时:如图1-图3所示,一种电动观光车,包括车身和位于车身下方的车轮I,车身包括底板2,位于底板2上方的多排座椅,以及位于底板2前方的驾驶舱,所述驾驶舱包括驾驶台3,方向盘4和挡风玻璃5等构成,车身上还设置有顶棚,顶棚包括位于上方的顶板和连接于顶板和车身底板2之间的支撑框架7 ;最后一排座椅向后设置,且最后一排座椅位置设置有活动扶手机构。 这样,最后一排座椅位置设置有活动扶手机构后,上下车时可以将扶手收回,以方便乘客上下车,上车后可以将扶手打开保护乘客安全,故方便乘客上下车的同时提高了后排乘客安全性。 所述活动扶手机构,包括竖向设置于最后一排座椅后方两侧位置的两根支撑杆41,支撑杆41下端固定在底板上,上端和顶棚固定,还包括一根横向设置的扶手杆42,扶手杆42两端可上下滑动地配合在两根支撑杆41相对侧面沿竖向设置的滑槽43内,滑槽43上端位于支撑杆顶部位置,滑槽43下端位于最后一排座椅中部前方位置,还包括扶手杆限位机构,扶手杆限位机构用于实现对扶手杆在滑槽上下两端位置时的限位。 这样,乘客上下车时,将扶手杆向上拉至滑槽上端,方便乘客上下车,车辆出发时,扶手杆两端向下拉至滑槽下端,方便乘客搭手拉住,保护乘客安全,结构简单且操作方便快捷。 其中,所述扶手杆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杆上端的卷线弹簧44,卷线弹簧上缠绕设置有拉线45,拉线45下端和扶手杆42相连接,扶手杆42限位机构还包括滑槽下端位置形成的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观光车后排座椅安全结构,包括位于车身底板上向后设置的最后一排座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向设置于最后一排座椅后方两侧位置的两根支撑杆,支撑杆下端固定在底板上,上端和顶棚固定,还包括一根横向设置的扶手杆,扶手杆两端可上下滑动地配合在两根支撑杆相对侧面沿竖向设置的滑槽内,滑槽上端位于支撑杆顶部位置,滑槽下端位于最后一排座椅中部前方位置,还包括扶手杆限位机构,扶手杆限位机构用于实现对扶手杆在滑槽上下两端位置时的限位;同时后排座椅上两侧边缘的座位还设置有安全带结构,安全带结构包括位于座椅两侧边缘的座位两侧的四根安全带,安全带一端连接在座椅垫后侧位置的座椅上,另一端为设置有卡接装置的卡接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永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