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油道螺旋板式强油水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66116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20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双油道螺旋板式强油水冷却器,涉及一种冷却器,其包括换热体,换热体内部设有水通道及分别设置在水通道内外侧的油通道Ⅰ和油通道Ⅱ,水通道、油通道Ⅰ、油通道Ⅱ为螺旋结构,换热体螺旋结构内侧还设有进水腔、出油腔Ⅰ、出油腔Ⅱ三个独立腔室,进水腔与水通道连通,出油腔Ⅱ、出油腔Ⅰ依次并排设置在进水腔侧面,出油腔Ⅰ与油通道Ⅰ连通,出油腔Ⅱ与油通道Ⅱ连通,换热体顶部设有与进水腔连通的进水口,换热体外壁上设有与水通道连通的出水口、与油通道Ⅰ连通的进油口Ⅰ、与油通道Ⅱ连通的进油口Ⅱ,换热体底壁设有与出油腔Ⅰ连通的出油口Ⅰ、与出油腔Ⅱ连通的出油口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降低耗水、耗电量,体积小,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双油道螺旋板式强油水冷却器,涉及一种冷却器,其包括换热体,换热体内部设有水通道及分别设置在水通道内外侧的油通道Ⅰ和油通道Ⅱ,水通道、油通道Ⅰ、油通道Ⅱ为螺旋结构,换热体螺旋结构内侧还设有进水腔、出油腔Ⅰ、出油腔Ⅱ三个独立腔室,进水腔与水通道连通,出油腔Ⅱ、出油腔Ⅰ依次并排设置在进水腔侧面,出油腔Ⅰ与油通道Ⅰ连通,出油腔Ⅱ与油通道Ⅱ连通,换热体顶部设有与进水腔连通的进水口,换热体外壁上设有与水通道连通的出水口、与油通道Ⅰ连通的进油口Ⅰ、与油通道Ⅱ连通的进油口Ⅱ,换热体底壁设有与出油腔Ⅰ连通的出油口Ⅰ、与出油腔Ⅱ连通的出油口Ⅱ。本技术可有效降低耗水、耗电量,体积小,成本低。【专利说明】双油道螺旋板式强油水冷却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却器,特别涉及一种螺旋板式油水冷却器。
技术介绍
现有螺旋板式油水冷却器通常是由两块薄金属板分别焊接在一块中心分隔挡板上并卷成螺旋形而成的。两块薄金属板在冷却器内形成两条螺旋形通道,在顶、底部上分别焊有盖板或封头,在进行换热时,冷、热流体分别进入两条通道,在冷却器内作逆流流动。这种油水冷却器存在耗水量大、耗电量高,体积大占地面积多,功能单一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降低耗水、耗电量,减少占地面积,节约成本的双油道螺旋板式强油水冷却器。 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油道螺旋板式强油水冷却器,该强油水冷却器包括外轮廓呈圆柱形的换热体,换热体内部设有供冷水流通的水通道及分别设置在水通道内外侧的油通道I和油通道II,所述水通道、油通道1、油通道II为螺旋结构,所述换热体螺旋结构内侧还设有进水腔、出油腔1、出油腔II三个独立腔室,进水腔与水通道连通,出油腔I1、出油腔I依次并排设置在进水腔侧面,出油腔I与油通道I连通,出油腔II与油通道II连通,换热体顶部设有与进水腔连通的进水口,换热体外壁上设有与水通道连通的出水口,换热体外壁上设有与油通道I连通的进油口 I,换热体外壁上还设有与油通道II连通的进油口 II,换热体底壁设有与出油腔I连通的出油口 I,换热体底壁上还设有与出油腔II连通的出油口 II。 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进水腔、出油腔1、出油腔II三个腔室截面均呈扇形,每个扇形的圆心角分别为120度;所述水通道、油通道1、油通道II内分别设有定距柱。 本技术双油道螺旋板式强油水冷却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技术双油道螺旋板式强油水冷却器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外露表面减少40%,有效减少占地面积,节约成本; 2、本技术双油道螺旋板式强油水冷却器的水通道、油通道1、油通道II为整板卷制、焊接后密封性好,保证了油水热交换时可靠性,从而使变压器能安全运行,结构可 A+-.罪; 3.双油道螺旋板式强油水冷却器冷却排列为水通道、油通道1、油通道I1、水通道结构,专门设置水通道的水流循环方向为顺时针,油通道1、油通道II的油流方向为逆时针,提高油水热交换速度,加强油冷却的效果; 4、经过试验证明,本技术双油道螺旋板式强油水冷却器总传热系数最高达到3300Kcal/ m2.h°C,传热效果优于YF (风冷)冷却器和传统的列管换热器,是列管换热器的1-3倍,从而节约了能源,且有良好的经济性,有效降低耗水、耗电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双油道螺旋板式强油水冷却器作进一步的说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双油道螺旋板式强油水冷却器连接电源控制箱及油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换热体的剖视放大图; 主要元件标号说明:1-水压表,2-换热体,3-油温表,4-电源控制箱,5-油流继电器,6-油管,7-油阀,8-油泵,9-支架,10-出油法兰I,11-出油法兰II,12-出水法兰,13-进水法兰,14-进油法兰I,15-进油法兰II,16-油通道II , 17-进水腔,18-定距柱,19-水通道,20-出油腔I ,21-油通道I ,22-出油腔IKd-出水口,c-进水口,bl-出油口 I,b2-出油口 II,al-进油口 I,a2_ 进油口 II。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双油道螺旋板式强油水冷却器,该强油水冷却器包括外轮廓呈圆柱形的换热体2,换热体2内部设有供冷却水流通的水通道19及分别设置在水通道19内外侧的油通道I 21和油通道II 16,所述水通道19、油通道I 21、油通道II 16为螺旋板结构,换热体2顶部设有与进水腔17连通的进水口 C,进水口 C通过在换热体2顶部焊接与进水腔17连通的进水法兰13形成;换热体2外壁上设有与水通道19连通的出水口 d,出水口 d通过在换热体2外壁上焊接与水通道19连通的出水法兰12形成;换热体2外壁上设有与油通道I 21连通的进油口 I al,进油口 I al通过在换热体2外壁上焊接与油通道I 21连通的进油法兰I 14形成;换热体2外壁上还设有与油通道II 16连通的进油口 II a2,进油口 II a2通过在换热体2外壁上焊接与油通道II 16连通的进油法兰II 15形成;换热体2底壁设有与出油腔I 20连通的出油口 I bl,出油口 I bl通过在换热体2底壁上焊接与出油腔I 20连通的出油法兰I 10形成;换热体2底壁上还设有与出油腔II 22连通的出油口 II b2,出油口 II b2通过在换热体2底壁上焊接与出油腔II 22连通的出油法兰II 11形成;出油口 I bl、出油口 II b2所在油腔顶侧分别安装有油温表3,排气孔装置,在出水口 d处安装有水压表I。 所述换热体2螺旋结构内侧呈圆柱型部分设有进水腔17、出油腔I 20、出油腔II 22三个独立腔室,每个腔室截面均呈扇形,三个扇形的圆心角分别为120度。进水腔17与水通道19连通为一体,出油腔II 22、出油腔I 20依次并排设置在进水腔17侧面,出油腔 I20与油通道I 21连通为一体,出油腔II 22与油通道II 16连通为一体。分别在进、出口处安装焊接相对应的法兰及两端封板,就形成了一个独立水流回路,两个独立油流回路。 换热体2是由三张厚度为2-3mm的不锈钢卷板卷制形成,出油腔I 20、出油腔 II22及进水腔17的钢板首端焊接在一起。所述换热体2顶部分别设有与水通道19、油通道I 21、油通道II 16连通的排气孔,排气孔可做排气后使变压器油在油路中无气泡产生和取样化验之用;所述水通道19、油通道I 21、油通道II 16内分别设有定距柱18,这样保证螺旋结构尺寸,亦可增加流体的拢动性、增大雷诺数、提高传热效率。 使用时,换热体2安装在支架9上,进油口 I al、进油口 II a2分别与两个油泵8通过油管6相连接,再通过油管与变压器(图中未示出)连接形成两组油回路,油管6中还连接有油流继电器5及油阀7。冷水由换热体2顶端的进水口 c进入进水腔17,再由进水腔17流到水通道19中,在水通道19由内向外流出出水口 d。变压器产生热油分别由进油口 I al、进油口 II a2进入油通道I 21、油通道II 16,再由外向内流到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油道螺旋板式强油水冷却器,其特征在于,该强油水冷却器包括外轮廓呈圆柱形的换热体(2), 换热体(2)内部设有供冷水流通的水通道(19)及分别设置在水通道(19)内外侧的油通道Ⅰ(21)和油通道Ⅱ(16),所述水通道(19)、油通道Ⅰ(21)、油通道Ⅱ(16)为螺旋结构,所述换热体(2)螺旋结构内侧还设有进水腔(17)、出油腔Ⅰ(20)、出油腔Ⅱ(22)三个独立腔室,进水腔(17)与水通道(19)连通,出油腔Ⅱ(22)、出油腔Ⅰ(20)依次并排设置在进水腔(17)侧面,出油腔Ⅰ(20)与油通道Ⅰ(21)连通,出油腔Ⅱ(22)与油通道Ⅱ(16)连通,换热体(2)顶部设有与进水腔(17)连通的进水口(c),换热体(2)外壁上设有与水通道(19)连通的出水口(d),换热体(2)外壁上设有与油通道Ⅰ(21)连通的进油口Ⅰ(a1),换热体(2)外壁上还设有与油通道Ⅱ(16)连通的进油口Ⅱ(a2),换热体(2)底壁设有与出油腔Ⅰ(20)连通的出油口Ⅰ(b1),换热体(2)底壁上还设有与出油腔Ⅱ(22)连通的出油口Ⅱ(b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国剑肖剑平陆震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桂变整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