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电池模块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2379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11 12: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其中,该电池包括:外壳(5)、设置在该外壳(5)内部的电池单元(7)和导热件(4)。导热件(4)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外壳(5)内,并与电池单元(7)以可传热的方式电绝缘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电池模块和车辆。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与电池单元电绝缘连接的导热件能够将电池单元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件散发,与现有的通过相互连接的电池单元散热相比,增加了散热的路径,提高了电池的散热效率,从而极大的提到了电池内部的导热系数,使得电池能够快速降温,电池的寿命和安全性也得以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其中,该电池包括:外壳(5)、设置在该外壳(5)内部的电池单元(7)和导热件(4)。导热件(4)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外壳(5)内,并与电池单元(7)以可传热的方式电绝缘连接。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电池模块和车辆。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与电池单元电绝缘连接的导热件能够将电池单元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件散发,与现有的通过相互连接的电池单元散热相比,增加了散热的路径,提高了电池的散热效率,从而极大的提到了电池内部的导热系数,使得电池能够快速降温,电池的寿命和安全性也得以提高。【专利说明】—种电池、电池模块以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电
,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池、电池模块以及包括该电池模块的车辆。
技术介绍
电池作为储能电源现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各种设备中,尤其是移动设备和动力设备。为满足人们便捷而高效的生活需求,各种设备都必须在不断提升功率的同时减小整体尺寸和重量,为这些设备提供稳定电源的电池也随之呈现出大容量、小型化、轻量化的设计趋势。 通常,为提高电池的容量和输出电压,会将多个电池单元堆叠封装在一个外壳内,再利用露在外壳外的电极/极耳和其它电池串联或并联以组成大功率的电池模组。一般而言,封装在外壳内的多个电池单元通过外壳将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传递到外界。事实上,单纯通过外壳散热很难获得较高的散热效率,而当电池应用在大功率供电场合时,这种应用往往是高功率、多周期的,过热问题尤为突出。在大功率的应用中,电池的过热问题会使得电池及其系统烧结、老化、甚至坏损。因此,如何提高电池的散热效率以增强电池的效率和使用寿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 传统工业中,为了克服该问题,常常采用的解决方式是将电池的体积放大。如此一来,电池具有更大的容量,放电时相对放电深度就会变小,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寿命。但是这种方法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与运营成本。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容量大、体积小且散热性好的电池和电池模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该电池通过导热件来进行改善散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其中,该电池包括:外壳、设置在该外壳内部的电池单元和导热件,其中所述导热件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电池单元以可传热的方式电绝缘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热件与所述外壳可传热地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热件包括与所述电池单元连接的主体部和自所述主体部向外延伸的延伸部。优选地,至少部分的所述延伸部与所述外壳连接。 优选地,所述延伸部的边缘不超出所述外壳(5)的外表面。 优选地,至少部分的所述延伸部穿过外壳并沿远离所述外壳的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导热件可以为多个。 优选地,所述导热件沿所述电池单元的表面设置。 优选地,所述电池单元为至少两个,所述导热件在相邻两个所述电池单元之间沿所述电池单元的表面设置。 优选地,所述电池为锂离子电池。 优选地,所述外壳为软包装膜。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模块,其中,该电池模块包括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池。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其中,该车辆包括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池模块,所述电池模块用于为所述车辆提供动力。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与电池单元电绝缘连接的导热件能够将电池单元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件散发,与现有的通过相互连接的电池单元散热相比,增加了散热的路径,提高了电池的散热效率,从而极大的提到了电池内部的导热系数,使得电池能够快速降温,电池的寿命和安全性也得以提高。 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电池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电池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电池的示意性俯视图,其中虚线标示导热件在外壳内部的轮廓; 图4是图2所示电池的示意性俯视图,其中虚线标示导热件在外壳内部的轮廓; 图5是图2所示电池的示意性俯视图,其中虚线标示导热件在外壳内部的轮廓; 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优选实施方式的电池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7是根据实施例1和对比例I的正极耳的最大温升-循环次数图表; 图8是根据实施例1和对比例I的负极耳的最大温升-循环次数图表; 图9是根据实施例1和对比例I的表面的最大温升-循环次数图表。 附图标记说明 I负极板2隔膜 3正极板4导热件 5外壳6密封胶 7电池单元 8极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 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接合附图中所示的方向和上下文的描述进行适当地理解。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池,其中,该电池包括:外壳5、设置在该外壳5内部的电池单兀7和导热件4,其中所述导热件4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外壳5内,并与所述电池单元7以可传热的方式电绝缘连接。 在本专利技术的电池工作的过程中,通常地,每一个电池单元7可以单独地提供电压,电池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电池单元7。当电池包括多个电池单元7时,相邻的两个电池单元7之间并联。优选地,电池单元7包括正极板3、负极板I和设置在该正极板3与负极板I之间的隔膜2。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用来传递热量的导热件4至少部分地容纳在电池的外壳5之内,也就是说该导热件4可以部分容纳在电池的外壳5之内,部分伸入到外壳5之中或穿过外壳5伸出到电池外部,或者也可以全部设置在电池的外壳5之内。 导热件4与电池单元7之间以可传热的方式连接,也就是说该导热件4与电池单元7之间可以采用任何现有技术中的可传热方式直接连接或间接地连接,从而传导电池单元7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导热件4与电池单元7之间相互电绝缘,即导热件4不起到导电的作用,而只是传导电池单元7的热量,因此导热件4不会影响电池中电池单元7的工作情况。具体地,导热件4不会影响电池单元7的电压,例如对于一个电池单元7或者多个电池单元7并联连接的情况,电池的电压与单个电池单元7的电压相等。 本专利技术对导热件4的材料并不做特殊限制,导热率良好的材料都可以用来制作导热件4,并且该导热件4优选为薄片状。如果导热件4的厚度过大,不但影响散热效果,而且增加电池的体积和重量。通常地,该导热件4优选地为由金属制成的箔片,其导热性更佳。优选地,该导热件4为铜或铝箔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与电池单元7电绝缘连接的导热件4能够将电池单元7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件4散发。与现有的通过相互连接的电池单元散热相比,增加了散热的路径,提高了电池的散热效率,从而极大的提到了电池内部的导热系数,使得电池能够快速降温,电池的寿命和安全性也得以提高。 优选地,所述导热件4与所述外壳5可传热地连接。为了能够更加直接和快速地将电池单元7产生的热量传递到电池外界,优选地,将导热件4与外壳5可传热地连接在一起,也就是说该导热件4与外壳5之间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5);设置在该外壳(5)内部的电池单元(7);和导热件(4),所述导热件(4)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外壳(5)内,并与所述电池单元(7)以可传热的方式电绝缘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广利任冬雪王国文
申请(专利权)人: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