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处理加热炉温度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009001 阅读:3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2-05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处理加热炉温度的控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处理加热炉温度的控制方法,解决了测量温度偏离加热炉工作区间温度的技术问题,降低了热处理的废品率。该控制方法是,在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对待处理工件进行热处理之前,首先对原有测控系统中的测控仪(2)进行修正,然后采用原有测控系统对热处理加热炉进行温度控制,具体修正步骤如下:1)在原有的测控系统上增加监测系统,2)测控温度修正方法:在工艺设定温度下,加热炉进入保温阶段,读取监测仪(1)的温度值和原系统测控仪(2)的温度值,进入测控仪(2)的“误差校正”菜单项进行修正,在“误差校正”菜单项加入“正修正量”,使测控仪(2)示值和监测仪(1)示值一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本专利技术提供,解决了测量温度偏离加热炉工作区间温度的技术问题,降低了热处理的废品率。该控制方法是,在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对待处理工件进行热处理之前,首先对原有测控系统中的测控仪(2)进行修正,然后采用原有测控系统对热处理加热炉进行温度控制,具体修正步骤如下:1)在原有的测控系统上增加监测系统,2)测控温度修正方法:在工艺设定温度下,加热炉进入保温阶段,读取监测仪(1)的温度值和原系统测控仪(2)的温度值,进入测控仪(2)的“误差校正”菜单项进行修正,在“误差校正”菜单项加入“正修正量”,使测控仪(2)示值和监测仪(1)示值一致。【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属于温度控制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随科学的不断发展,传统热处理工艺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为提高热处理的工艺水平,静态的被动的温度控制系统已不能解决现实问题,需寻找新的方法以满足热处理工艺温度要求以满足越来越高的需求。 热处理工艺中对加热炉内温度偏差有一定的要求,如在对铝件进行回火时,要求回火炉温度偏差小于±5°C,也就是对加热炉而言,必须保证有效加热区间任一点(保温期间)温度及保温期间任一时刻的温度不偏离工艺温度±5°C,或者要求加热炉的温场偏差和波动量均不超过±5°C。但由于井式回火炉炉壁与工作区间有一导风套筒,将加热炉分为两个区间,套内工作区间和套外非工作区间。现有的温度控制系统通过测控点处的温度调节加热炉温度,由于测控点处在非工作区间,温度控制系统只能管理和控制测控点的温度,因此回火处理的工艺温度只能通过温度控制系统的调节仪调整测控点的温度来达到设定温度值,而测控点的温度为非工作区温度,不是工作区间温度,导致加热炉工作区间温度偏离工艺要求温度,同时由于工作区间内温场均匀性和波动性,也会影响工作区间温度与工艺温度的偏离,增加废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解决了测量温度偏离加热炉工作区间温度的技术问题,降低了加热炉工作区间温度偏离工艺要求温度的技术问题,降低了工作环境温场的均匀性和波动性对工作区间温度的影响,降低了热处理的废品率。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是,在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对待处理工件进行热处理之前,首先对原有测控系统中的测控仪进行修正,然后采用原有测控系统对热处理加热炉进行温度控制, 具体修正原有测控系统中的测控仪步骤如下: I)在原有的测控系统基础上增加监测系统,监测系统包括热电偶和温度指示仪表,温度指示仪表简称为监测仪,热电偶采用铠装软型具有随带I级补偿导线的热电偶,热电偶的热端位于加热炉中心,热电偶的随带I级补偿导线位于炉外,且I级补偿导线冷端连接监测仪信号输入端;监测仪的测量范围为0-600°C,且精度等级不低于0.3级; 监测系统的热电偶随同多个待处理工件一起固定放置于热处理的加热炉中心位置,待处理工件与待处理工件之间应留有一定间隙; 2)测控温度修正方法:在工艺设定温度下,加热炉进入保温阶段,读取监测仪的温度值和原系统测控仪的温度值,如果前者高于后者,那么进入测控仪(2)的“误差校正”菜单项进行修正,在“误差校正”菜单项加入“正修正量”,使测控仪示值和监测仪示值一致;反之,如果前者低于后者,那么加入“负修正量”,使测控仪示值和监测仪示值一致。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方法采用了在控制热处理加热炉温度前,首先对调节仪进行修正的方法,解决了测控点处在炉子的外围导致热传导快的技术问题,以及测量点与环境温度的温差越大传导越快的技术问题;2)解决了测控点与工作区之间的温度偏差问题;3)降低了热处理的废品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专利技术是,在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对待处理工件进行热处理之前,首先对原有测控系统中的测控仪2进行修正,然后采用原有测控系统对热处理加热炉进行温度控制,需要修正的环境温度变化值是根据待处理工件的工艺规定温度范围确定,即工艺规定温度范围越大,需要修正的环境温度变化值越大,否则越小。 具体的修正原有测控系统中的测控仪2步骤如下: I)在原有的测控系统基础上增加监测系统,监测系统包括热电偶和温度指示仪表,温度指示仪表简称为监测仪1,即实现监测系统的温度显示功能,热电偶采用铠装软型具有随带I级补偿导线的热电偶,热电偶的热端位于加热炉中心,热电偶的随带I级补偿导线位于炉外,且I级补偿导线冷端连接监测仪I信号输入端;监测仪I的测量范围为0-6000C,且精度等级不低于0.3级; 监测系统的热电偶随同多个待处理工件一起固定放置于热处理的加热炉中心位置。待处理工件与待处理工件之间应留有一定间隙,有利于风道循环; 监测仪I放置在原有测控系统的测控仪2附近,有利于同时观察两表的温度示值。 2)测控温度修正方法:在工艺设定温度下,加热炉进入保温阶段,读取监测仪I的温度值和原系统测控仪2的温度值,如果前者高于后者,那么进入测控仪2的“误差校正”菜单项进行修正,在“误差校正”菜单项加入“正修正量”,使测控仪2示值和监测仪I示值一致。反之,如果前者低于后者,那么加入“负修正量”,使测控仪2示值和监测仪I示值一致。 为了简化加热炉温度的控制过程,可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多次重复上述修正过程,记录每次过程测量结果,测量结果包括修正量和环境温度,确定修正量和对应的环境温度的函数式,再在对应环境温度下,根据函数式计算修正量,根据计算的修正量修正测控仪2。【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该控制方法是,在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对待处理工件进行热处理之前,首先对原有测控系统中的测控仪(2)进行修正,然后采用原有测控系统对热处理加热炉进行温度控制, 具体修正原有测控系统中的测控仪(2)步骤如下: 1)在原有的测控系统基础上增加监测系统,监测系统包括热电偶和温度指示仪表,温度指示仪表简称为监测仪(I),热电偶采用铠装软型具有随带I级补偿导线的热电偶,热电偶的热端位于加热炉中心,热电偶的随带I级补偿导线位于炉外,且I级补偿导线冷端连接监测仪(I)信号输入端;监测仪(I)的测量范围为0-600°C,且精度等级不低于0.3级; 监测系统的热电偶随同多个待处理工件一起固定放置于热处理的加热炉中心位置,待处理工件与待处理工件之间应留有一定间隙; 2)测控温度修正方法:在工艺设定温度下,加热炉进入保温阶段,读取监测仪(I)的温度值和原系统测控仪(2)的温度值,如果前者高于后者,那么进入测控仪(2)的“误差校正”菜单项进行修正,在“误差校正”菜单项加入“正修正量”,使测控仪⑵示值和监测仪(I)示值一致;反之,如果前者低于后者,那么加入“负修正量”,使测控仪(2)示值和监测仪(I)示值一致。【文档编号】C21D11/00GK104328273SQ201410682788【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4日 【专利技术者】张中华, 寇建准, 陈贻军, 李隽姝 申请人:湖北江山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处理加热炉温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是,该控制方法是,在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时,对待处理工件进行热处理之前,首先对原有测控系统中的测控仪(2)进行修正,然后采用原有测控系统对热处理加热炉进行温度控制,具体修正原有测控系统中的测控仪(2)步骤如下:1)在原有的测控系统基础上增加监测系统,监测系统包括热电偶和温度指示仪表,温度指示仪表简称为监测仪(1),热电偶采用铠装软型具有随带Ⅰ级补偿导线的热电偶,热电偶的热端位于加热炉中心,热电偶的随带Ⅰ级补偿导线位于炉外,且Ⅰ级补偿导线冷端连接监测仪(1)信号输入端;监测仪(1)的测量范围为0‑600℃,且精度等级不低于0.3级;监测系统的热电偶随同多个待处理工件一起固定放置于热处理的加热炉中心位置,待处理工件与待处理工件之间应留有一定间隙;2)测控温度修正方法:在工艺设定温度下,加热炉进入保温阶段,读取监测仪(1)的温度值和原系统测控仪(2)的温度值,如果前者高于后者,那么进入测控仪(2)的“误差校正”菜单项进行修正,在“误差校正”菜单项加入“正修正量”,使测控仪(2)示值和监测仪(1)示值一致;反之,如果前者低于后者,那么加入“负修正量”,使测控仪(2)示值和监测仪(1)示值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中华寇建准陈贻军李隽姝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江山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