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器及包含该空气净化器的空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940382 阅读:1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1 2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器(10)和包括该空气净化器(10)的空气净化装置。空气净化器(10)包括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等离子发生器(2)、过滤装置(3)和风机(4),在它们之间形成空气流动的主通道;还包括:废物处理装置(5),通过支路通道与在等离子发生器(2)和过滤装置(3)之间的主通道连接;第一阀门(7),设置在所述主通道上,且位于等离子发生器(2)和支路通道之间;第二阀门(8),设置在所述支路通道上;布置于过滤装置(3)周围的加热装置(6)。空气净化器(10)能够对空气净化器(10)中残留的臭氧进行室外排放或收集,还能够实现过滤层的再生,并能够对过滤层受热再生产生的废气物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净化器及包含该空气净化器的空气净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特别涉及一种带臭氧处理和过滤层再生装置的空气净化器,还涉及包括该空气净化器的空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空气质量变得越来越差。为了提高生活质量,空气净化器被广泛应用于对室内空气的净化。 参照图1,现有等离子空气净化装置一般包括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前置过滤网1、等离子发生器2、过滤装置3和风机4,且等离子发生器2后直接连接过滤装置3。工作时,利用风机4将污染空气吸入装置内,经过前置过滤网1、等离子发生器2和过滤装置3的先后净化处理,最后清洁空气从装置排出,进入室内。 但等离子发生器2放电时会使空气电离进而产生大量臭氧,高浓度的臭氧对人体有一定的伤害。现有的等离子空气净化装置只是通过过滤装置3对臭氧进行吸附脱除,但是仍然会有一定的臭氧因未被吸附而残留于空气净化装置内。如果不对这部分残留的臭氧进行处理,在需要将空气净化装置打开时,如在对装置进行维修或保养时,残留在装置内的臭氧会逸散到室内空气中,对人体产生危害。 而装置中常用的过滤材料虽然有一定的吸附能力,可以较好地吸附空气中的污染物(如粉尘、细菌、挥发性有机物等),但是,这些常用吸附材料的吸附容量都有限,容易吸附饱和,而在吸附达到饱和以后,不仅无法继续吸附污染物,而且还会出现已吸附污染物穿透、形成二次污染等问题。目前主要是通过定期更换过滤材料来避免上述问题,但这种方法存在不方便、维护成本较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对等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臭氧处理不彻底,残留的臭氧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器10,其包括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等离子发生器2、过滤装置3和风机4,在它们之间形成空气流动的主通道,还包括:废物处理装置5,其通过支路通道与在等离子发生器2的出口和过滤装置3的入口之间的主通道连接;第一阀门7,设置在主通道上,且位于等离子发生器2的出口和支路通道之间;第二阀门8,设置在支路通道上;废物处理装置5能够在风机4停转、第一阀门7关闭且第二阀门8打开时处理空气净化器10中残留的臭氧。 进一步地,过滤装置3的过滤材料为高比表面积的吸附材料。 更进一步地,本技术所提供的空气净化器10还可以包括一加热装置6,该加热装置6设置于过滤装置3周围,以通过对吸附在过滤装置3上的废气物进行加热解吸来实现过滤装置3的过滤层的再生。 可选地,该空气净化器10还包括导风板,该导风板设置于风机4与废物处理装置5之间,用于引导风机4的风向使过滤层再生产生的废气物进入废物处理装置5中。 可选地,该空气净化器10还包括设置在废物处理装置5处的吸入型风机,用于将废气物吸入到废物处理装置5中。 进一步地,废物处理装置5可以包括滤网、积尘箱和用于连接室外或废气收集器的管道。 进一步地,过滤装置3的过滤层为双级过滤层。 更进一步地,双级过滤层可以由活性炭31和分子筛32组成。 进一步地,加热装置6可以利用电加热、高频电加热、微波加热、远红外加热中的任一种方式。 本技术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以上任一空气净化器10,该空气净化器10安装在空气净化装置的管道中,且其废物处理装置5的管道设置成能够从外部容易操作。 本技术所提供的空气净化器10,通过在等离子发生器2和过滤装置3之间增设废物处理装置5,来清除空气净化器10中残留的臭氧。当关闭第一阀门7,打开第二阀门8,并使风机4停转时,由于过滤层的阻力作用,未被过滤装置3吸附的臭氧无法通过过滤装置3,而只能进入废物处理装置5,被排放到室外或被收集起来,从而实现对等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臭氧的更彻底地处理。 本技术在增加废物处理装置5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设置于过滤装置3周围的加热装置6,能够进一步解决现有技术中过滤层易吸附饱和、无法再生的问题。在过滤层吸附达到饱和或接近饱和时,关闭第一阀门7,打开第二阀门8,同时启动加热装置6,于是在高温作用下,吸附在过滤层上的物质被解吸,进而实现过滤层的再生,有效克服过滤层易吸附饱和的缺陷。 在对过滤层进行加热再生的过程中,使风机4反向运转,将再生产生的废气物集中到废物处理装置5中。此外,本技术通过增设导风板或吸入型风机,实现了在风机4不反转的情况下使废气物进入废物处理装置5中。设置导风板,可以通过改变风机4的风向来将废气物集中到废物处理装置5中;而在废物处理装置5处安装吸入型风机,可以在风机4停转的情况下将废气物吸入废物处理装置5中。 废物处理装置5包括滤网、积尘箱和用于连接室外或废气收集器的管道,实现对装置中残留的臭氧或过滤层再生产生的废气物的处理。其中,固态废物被滤网挡入积尘箱内,气态废物则可通过连接室外的管道进行室外排放,或通过连接废气收集器的管道进行集中收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器。 图2示出本技术的空气净化器。 图中:10、空气净化器;1、前置过滤网;2、等离子发生器;3、过滤装置;31、活性炭;32、分子筛;4、风机;5、废物处理装置;6、加热装置;7、第一阀门;8、第二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参照图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器10,其包括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等离子发生器2、过滤装置3和风机4,在它们之间形成空气流动的主通道,还包括:废物处理装置5,其通过支路通道与在等离子发生器2的出口和过滤装置3的入口之间的主通道连接;第一阀门7,设置在主通道上,且位于等离子发生器2的出口和支路通道之间;第二阀门8,设置在支路通道上;废物处理装置5能够在风机4停转、第一阀门7关闭且第二阀门8打开时处理空气净化器10中残留的臭氧。 本技术通过在等离子发生器2的出口和过滤装置3的入口之间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净化器(10),包括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等离子发生器(2)、过滤装置(3)和风机(4),在它们之间形成空气流动的主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废物处理装置(5),通过支路通道与在等离子发生器(2)的出口和过滤装置(3)的入口之间的所述主通道连接;第一阀门(7),设置在所述主通道上,且位于等离子发生器(2)的出口和所述支路通道之间;第二阀门(8),设置所述支路通道上;所述废物处理装置(5)能够在风机(4)停转、第一阀门(7)关闭且第二阀门(8)打开时处理空气净化器(10)中残留的臭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净化器(10),包括沿空气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等离子发生器(2)、过滤装置(3)和风机(4),在它们之间形成空气流动的主通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废物处理装置(5),通过支路通道与在等离子发生器(2)的出口和过滤装置(3)的入口之间的所述主通道连接;第一阀门(7),设置在所述主通道上,且位于等离子发生器(2)的出口和所述支路通道之间;第二阀门(8),设置所述支路通道上;所述废物处理装置(5)能够在风机(4)停转、第一阀门(7)关闭且第二阀门(8)打开时处理空气净化器(10)中残留的臭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3)的过滤材料为高比表面积的吸附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器(10)还包括加热装置出),所述加热装置(6)设置于过滤装置(3)周围,以通过对吸附在过滤装置(3)上的废气物进行加热解吸来实现过滤装置(3)的过滤层的再生。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净化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器(10)还包括导风板,所述导风板设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利容封宗瑜韦磊杨勇黄巍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